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8575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需求导向下控规深化设计——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及公共空间设施为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2基于需求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深化设计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为例摘要:随着城市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提升,职能从管理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城市公共设施受到重视。本文以北京中关村丰台科技园区为例,以政府统筹、规划提前预判、通过需求导向,细化园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并为其寻找空间,以提升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品质为目的。文章是从人的实际需求出发针对规划设计条件对控规内容进行细化与补充,并在问题与需求导向下,对已批控规地块内非独立占地设施的内容、规模、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 深化设计 人的需求 科技园区 北京前言快速的经济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迅速改变城市形象的同时,也导致了城市特色的

2、遗失和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下降。2012 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城市设计工作的核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精细化设计 1。规划从以往的注重宏观的战略目标规划,到逐步重视微观的精细化的规划上。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是城市中不可缺少的构成元素,是城市的细部,它协调着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今中关村科技园区,也将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如何提高园区的品质和精细化管理的上,2010 年至 2012年,丰台科技园先后完成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景观环境设计任务书以及地下空间规划和导则的编制。从传统控规和城市设计导则所确定用地的基础上,如何对用地内的建设内容作进一步更细致的控制和建议

3、,所以本文着重探讨从独立占地的常规公共服务设施转向为非独立占地的实际需求设施上,即从广义上研究公共服务设施。1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城市设计篇,注重微观城市环境设计控制, P170 2 / 121 概述1.1 相关概念在辞海 中国大百科全书或维基百科中,并没有“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设施”的词条,与之相关的中文词条宝货“公共事业” “基础设施”等,相关英文词条包括“pulic service”和infrastucture。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可将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设施理解为:公共服务设施从广义上讲,政府为所有人提供的日常服务的设施。其中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指涉及城市整

4、体生活水平和公共利益,是城市规划对土地使用发挥公共干预核心作用的公共设施,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区服务、市政公用、行政管理等设施。经营性公共服务设施主要指由市场配置调节,提供生活、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服务的公共设施,包括商业服务、金融、经营性文体设施等设施 2。1.2 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不同国家或者经济组织对公共设施的界定都不相同,其概念和范围也随时代发展而变化。1928 年法国法学家 Duguit 在其著作中定义公共服务设施指所要完成的活动都应当由政府提供保障、进行安排和监督的设施。1974 年 D.Jones 提出公共服务设施是指

5、联邦、州和地方政府为所有人提供的日常服务,包括两类,一是直接为家庭和社区服务;二是依托固定设施,居民只有出行才能享受的设施。之后开始从规划学、地理学和管理学领域逐步对公共设施配置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我国公共设施规划研究起步较晚,通过 CCPD 检索有关公共设施最早的文章为关于修订北京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建设指标的基本思路 ,发表于 1995 年北京规划建设第二期。2002 年,北京市公布实施了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成为我国较早出台的公共服务设施地方标准。2011 年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实施,以及 2012 年十八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和健全基本公共

6、服务体系。2 胡畔,王兴平,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问题解读及优化策略探讨,城市规划,2013,第 37 卷,第 10 期 3 / 122 丰台科技园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问题及实际需求2.1 传统控规编制下出现的问题2.1.1 传统控规中公共服务设施系统中关村丰台科技园东区位于中心城西南部,是北京重要的总部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孵化基地。上位规划中明确了各公共服务设施的用地主要有: 文化娱乐设施即现状汽车博物馆用地;医疗卫生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包含商务配套和商业休闲两方面的内容,鼓励商务配套设施与商务办公建筑的兼容,促进多种功能复合发展。市政交通设施主要有环

7、卫设施、交通设施、市政设施及应急避难场所;对相关公共空间设施也提出原则性的控制。综上,上位规划中的公共设施主要针对独立占地的设施规划,这些规划了的设施是否可以满足园区人的需求,是否真正给人和园区带来方便,我们对已实施丰台科技园一期、二期进行调查。2.1.2 存在的问题从一期与二期园区已有配套服务设施现状分析,其中自发形成了一些市场需求设施,这些设施具有一定的聚集效应如:商务辅助功能的银行、商务文印、移动电信、邮政等;商业辅助功能的餐饮、购物和住宿服务等;休闲娱乐功能如药房、各类小型健身机构、书吧、网球、羽毛球场、小型超市等。这些设施在规划时并未给予确定,是依据市场自发形成的。已规划公共服务设施

8、主要有商业服务设施约 209 万平方米,其中地下服务设施约 27 万平方米。园区内除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规划的设施外,现状科技园审判区、科技园区派出所、科技园管委会。均在外环西路西侧规划的 G2 生产防护绿带中。上位规划并没有考虑到行政管理用房(管委会办公、市政管理、物业管理等相关管理用房)等公共设施的规划。对于园区内部交通,从地铁站到园区管委会约 2 公里,严重缺乏园区内公交微循环系统,解决公交线路和地铁站口延伸到园区的最后一公里交通接驳是本次规划应该重点考虑的。同时园区内餐饮等商业服务设施缺失,教育配套设施需求较大,入驻企业职工子女的入托、入学需求,还有其他问题如职工住宿、公益图书馆等文化

9、设施配套也存在不足。 4 / 12综上,规划思考园区在控规确定用地的前提下,如何根据需求来细化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2.2 人的行为导向下园区的实际需求园区吸引的人群主要是园区的产业人群,占 50%,还有周边常住居住人群、外来办事人群、高端商务人士等,其中产业人群中以年轻化 39 岁以下人居多,占到70%。而不同人群的行为导致需求的不同,这些需求活动对环境设施提出了多样化的要求,根据我院 2012 年编制的科技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规划研究 ,通过拦截调查的方法选取 200 个样本数据,调查数据显示,丰台科技园以商务功能为主,其中办公室员工占 62.3%,从年龄结构来看 36 岁以上和 2635 岁为

10、主体人群,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分别占 40%左右;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本科占 51.2%,专科及以下占 40.3%,从收入来看,年收入 515 万的人占 60%。这些人群分别对园区提供的配套设施如生活配套、餐饮购物、文化教育、运动休闲等有不同的需求。综合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生活配套需求由于人口结构不同,各类人群的消费能力、偏好存在一定得差异,导致对配套设施的需求类型显著不同,从调查数据显示,普遍反映缺乏文化和体育设施的场所,没有休息座椅等。(2)餐饮需求调查数据显示,园区内有 65%左右的员工不能够在园区内就餐,园区内没有足够的就餐场所,员工只能选择在园区外吃饭或者从园区外订餐。员工希

11、望园区能够提供足够和多样的就餐场所。(3)购物需求调查发现,员工的购物需求多集中在食品、生活用图?购物时长需求图?餐饮需求图?生活配套需求图?园区内公交系统 5 / 12品上,占到 60%以上,员工希望园区能够提供日常生活需要的超市、生活服务性商业配套;并且大多数人选择购物的时间控制在 20 分钟以内,310 分钟最佳,也就是说希望园区在每 1000 米的范围内提供满足员工日常生活需要的场所。(4)文化需求对于文化休闲类设施的需求,调查显示,位居前三位的是外部空间、休闲吧和图书馆,也就是说园区缺乏可供人休息、休闲阅读的外部空间和相应的文化设施场所。(5)体育设施需求员工对体育设施的需求具有普遍

12、性,说明园区缺乏供员工运动的场所,通过调查,员工对大型专业场馆要求并不高,规划应立足于大众型、方便、低消费设施。(6)医疗服务需求对于医疗服务,调查显示普遍需要,对于医疗机构的需求以社区医院为主,能够满足解决常规病,购药等非专科的医疗机构即可。(7)外部空间需求对于可停留的外部空间调查结果表现出无差异的强烈需求,也是员工午休期间最主要的需求之一。目前各园区绿化环境基本较好,但缺少高品质的集中公共绿地,以及可供人停留的亭廊、座椅等设施,外部空间缺少趣味性。规划应着重考虑外部空间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来增加人的可逗留时间,提高园区的品质。(8)交通设施需求通过现场调研,走访,员工和外来办事人员对于公共

13、交通均表现出强烈需求,当前公交远不能满足需要。如何解决园区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成为规划重要考虑的问题之一。(9)教育设施需求由于园区内职工的年龄结构年轻化,多数在 3039 岁,对于园区内设立幼儿园有较高需求,按照新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幼儿园用地缺少约 700 平方米,需考图?园区内公交系统图?外部空间需求图?文化需求 6 / 12虑增加幼儿园的建筑面积以满足相应需求。3 需求导向下公共服务设施深化3.1 公共服务设施细化的内容和空间选择3.1.1 公共服务设施细化的内容规划保留上位规划中确定的独立占地的公共设施 5 类,新增公共服务设施细化设施 12 类。 (表 3-1)其中,上位

14、规划中的文化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基础教育设施、市政交通设施以及商业配套设施的位置及规模均保留不变;新增 12 类设施均为非独立占地设施,并根据实际需求增设,包括服务类设施 2 类,一站式服务大厅和邻里中心站;管理性设施 1 类,行政管理用房;市政交通类设施 5 类,垃圾收集站、公共厕所、能源站、自行车和公交系统;经营性设施 4 类,酒店、图书休闲吧、快餐公司、产业服务平台,共 12 小类。3.2.2 细化设施的空间选择上位规划中公共服务设施的位置不变,增加的设施为非独立占地设施,综合考虑主要布局在东三期未出让地块内、管委会自持地块内和公共空间内布局。空间布局的原则为:(1)避让已出让地块;

15、(2)尽可能在管委会自持地块内;3)与需求功能相匹配。根据我院编制的科技产业园区配套设施规划研究中的相关内容,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园区,可依据自身情况规模作弹性控制,可在规划为 M4 或 F3 的用地内保留一定的自持比例(约 20%) 。园区根据自身发展与市场需求,在不同阶段保留了一定的自持用地。其中樊羊路以西、园区中图?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图?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7 / 12南部 35#与 36#地块,管委会拟形成自持用地,樊羊路以东地块,管委会拟自持部分用地,这样增强了细化设施的有效落实。3.2 为人的需求服务的设施自下而上通过对园区职工和周边居民的需求调查,以使用者的行为特征为出发点,细化园区

16、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增加或调整已有设施规模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其中,公益性的为人服务的设施有邻里中心站、园区内部公交系统、自行车租赁站、公共厕所;非公益市场性的为人服务设施有图书休息吧、员工快餐公司。(1)邻里中心站借鉴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站的理念,在管委会自持地块内,设置一处邻里中心站,邻里中心站有 12 项基本功能为超市、银行、餐饮、邮政、文化活动、卫生所、洗衣店、药店、美容美发、文化用品、修理房、菜场。除此之外,设置一处 6 班幼儿园,建筑面积约2000 平方米。其余可以以创意产业特色及娱乐休闲为主,并随市场调控。同时建议设置网购自提点一处,为配送人员提供相应服务。(2)园区内公交系统规划强调绿色交通系统,建立新能源、低碳环保的区内交通体系,方便园区职工“最后一公里”出行。公交线路形成环线+放射线;环线 2 条,共 11.4 公里,双向运行;放射线 3.2 公里,双向运行。(3)自行车租赁站结合地铁、公交站、场设置站点。园区内共规划自行车中心租赁站 6 处, 普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