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218335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涉世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涉世家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陈涉世家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文言实、虚词,总结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用法。(2)了解省略句等文言句式(3)了解史记及司马迁2.能力目标:(1)参考注释,理解文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自读能力。(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力求生动地叙事、形象地写人。(3)理解本文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 3.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人物的功过得失,着力培养他们正确的是非观、历史观,使他们有创见,不盲从。(2)学习陈涉少有壮志,壮有所为,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为国家早做贡献,多做贡献。课文简析:本文节选的是史记陈涉世家的前部分,主要叙述陈涉发动起义的经过和起义军初期的

2、迅猛发展形势。文章属于传记体裁,着眼于表现陈涉在反对秦王朝暴政斗争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显示他洞察时局的能力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干。作者善于把握历史事件的发展进程,又善于运用语言描写、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从而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伟大斗争的图景。这是一篇叙事性很强的文言文,可通过反复地读,来疏通字词句义、理清叙事脉络、分析记事手法。学情简析:学生已有相当的文言积累,不必对文言词句讲解太细,但须将重点文言词句弄准确,记牢固,应到学生有意识的整理积累文言词句知识。学生通过诵读对文章写法、人物形象等有自己的认识,不必严格的统一答案,只要其说法合理即可。学习重点:1积累识记文言

3、词语,合理翻译句子2.了解这次起义的原因、舆论准备情况和起义发动的经过,认识陈涉的才略、胆识以及他在反秦统治的斗争中的作用。3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习难点:1掌握文中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2赏析文中的语言描写,了解史传文学的写法。 3正确评价陈涉。教学方法:1文献法 组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如司马迁史记、大泽乡起义等等,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2竞赛法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3讨论法4课本剧表演5延伸拓展法教学设想:1.在熟悉课文的前提下,疏通文意。主要利用正音、断句(读准句中停顿)、范读等方法,引导学生熟悉课文;然后,由学生的分组试译全文,疏通文意,其中

4、,读不懂的语句,集体解疑。2.充分利用课后练习,将其自然融入课堂教学中,减轻学生负担,落实“训练重点”。3.在熟悉课文、疏通文意基础上,通过填空题,达到理解基本内容的目的。4.用复述主要内容的方法,强化对课文基本内容的理解学习时数:二课时预习导学:一、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闾( )左 谪戍( ) 当行( ) 度已失期( )以数谏( ) 罾( ) 间( ) 祠( )陈胜王( ) 忿恚( ) 笞( ) 毋 ( ) 以应( )陈涉宁( )有种乎 蕲( ) 谯( ) 长吏( )二、文学常识。史记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时代的人?2史记的“世家”部分是记什么人的? 3课文中记述陈涉起义的经过,同时又记了哪些有

5、关的人物?这些人物中与陈涉关系最密切的是谁?三、找出文中最难懂的句子,说说哪些词语不明白。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 导入:与学生回忆背诵山坡羊潼关怀古 ,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引出百姓苦难引出农民起义,导入新课。二. 预习展示 识记相关知识,考虑作者为什么把陈涉放入世家。学生试答,可形成争论,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后再下结论。三. 初读:1.朗读 学生各自自由的朗读课文,辨析有关字词的词义。如:古今异义:亡、等、间、尝、往往等;一词多义:次、数、书、王、为等;重点虚词:之、以等;通假字:谪、唱、以、被等。2试译课文二人小组,结合注解疏通大意,并记下不明白的语句,全班讨论解决。说明 学生分

6、小组疏通大意,教师随时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学生只是疏通大意,不需要逐字“对号入座”。指导学生练习在书上做点笔记。四.理读理清叙事脉络。仍以小组讨论形式来组织1.再读课文,试将文中的故事情节用“四字词语”概括出来。明确:“少时佣耕”“胸怀大志”“谪戍渔阳”“遇雨失期”“陈吴谋划”“行卜念鬼”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 “激怒将尉”“并杀二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 “所向披靡”“队伍壮大”“陈县称王”“应者如云” 。2.结合以上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陈胜认为起义将得到广大人民支持的理由是什么?提出了什么口号? 陈胜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又是怎样发动起义的? 起义

7、初期的迅猛发展形势是怎样的? 让学生分别用原文和自己的话来回答。五.拓展作业编演课本剧 完成练习一、二、三(一)说明:学生分组节选片断表演即可,要注意合理设置场景、人物动作神态等,可是当丰富内容。提倡写出书面剧本。第二课时一. 课堂展示展示小组编演的课本剧,组织学生评论。引导学生根据情景揣摩人物言行、神态。二. 演读人物语言在文中画出陈胜的语言,说说应读出怎样的语气?如:“苟富贵,无相忘。 ”读出因失望而叹恨、而又有所祈愿的语气;“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读出自己的心志不为人知的感叹语气;学生朗读,激励学生比一比,评一评谁读得更好,要说出理由,体会人物心理,并以此来品味文章的语言描写。三.

8、评说人物事例结合课文中的事例,说说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少时佣耕”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甘受压迫受奴役、胸怀大志的人;“陈吴谋划”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关心天下大事,对时局有清醒的认识和深刻洞察力的人; “发动起义”的事例,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胆识、有谋略、有杰出组织领导才能的人;将课后练习三也放入此处讨论,学生评说为主,由此可引到文章的写作技巧通过典型事例,运用细节描写、人物对话来刻画人物。并在讨论中解决作者为什么把陈涉放到世家中来写。四.拓展写作在课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性鲜明的陈涉,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个性,身边也有很多个性突出的人,让我们也来做一做“太史公” ,记下其人其事。

9、五.阅读推介:史记项羽本纪 史记李广列传六.作业: 练习三(二) 、 (三)板书设计:陈涉世家 司马迁胸怀大志 典型事例胆识过人 详略得当才能突出 语言描写附练习:一.把下边句子中省略的成分补出来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 )用者。2、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 )辱之,以激怒其众。3、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二.填空1、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 通史,作者是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和 家。“世家”是一种 文体。2、本文以 线索。按事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一段)叙述陈胜年轻时代的远大抱负。第二部分(第二段)叙述第三部分(第三段)叙述3、本文选材详略得当。从全篇来看,详写的是

10、、 ,略写的是陈胜少时与人佣耕、 、农民政权的建立等,至于各地反秦斗争则是一句话带过。4、表现陈胜青年时代远大抱负,道出志士胸襟的句子是:三.语段阅读(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1)解释下列句中的“之”字。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苟富贵,无相忘若为佣耕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佣者笑而应曰(3)写“佣者笑而应曰”的作用是 (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中“燕雀”比喻 ,“鸿鹄”

11、比喻 。陈涉的“鸿鹄之志”是 (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回答)(5)文中画龙点睛、关涉全篇的短语是 (二)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12、!”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6、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释义。(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3)固以怪之矣 7、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B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8、解释词语(1)间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又何间焉(2)或 或以为死 或二者之为(3)语 卒中往往语 此中人语云(4)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5)然 吴广以为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6)乃 乃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乃不知有汉9、与“扶苏以数谏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是( )A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 固以怪之矣C 祭以尉首 D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0、填空(1)起义的导火线是: (2)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陈胜等人绝不是逞匹夫之勇,陈胜等人对朝廷、庶民的情形、庶卒的心理都有比较全面、清醒的认识和了解。他们采用了哪些正确的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