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7999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消化道出血抢救及护理内容摘要: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 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 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这一 范围。大量出血是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出1000或循环血容量 的,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这是常见的急症,病死率高达8-13.7%。 近十几年来,由于急诊内镜、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和放射性核素, 锝()腹部扫描的广泛应用,对出血部位和病因一般能迅速作出诊断。 关键词:上消化道 出血 抢救 护理目 录1 临床资料2 抢救处理(1) 迅速补充血容量:(2) 积极止血(3) 内镜治疗(4) 应用

2、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3 加强观察(1) 正确估计失血量(2) 排除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3) 病情观察(4) 出血是否停止或再出血的评估4 护理(1) 常规护理(2) 心理护理(3)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4) 饮食护理(5) 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6) 健康指导5 讨论(1)抢救和处理及时(2)观察和正确的判断:(3)精心的护理 目的:探讨和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 20 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加强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作出相应的处理

3、措施,使患者的住院时间缩短,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血,大多为中等动脉出血,不易自止,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腹痛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等,如不积极抢救和及时处理可危及生命。2009 年 5 月至 2012 年 2 月,本人参与抢救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50 例,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0 例,男 32 例,女 28 例,年龄 1868 岁,平均 50岁,胃、十二指肠溃疡 48 例,肝硬化 10 例,胃癌 2 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便血和休克症状。2 抢救处理在抢救患者时,护士必须保持冷静,头脑清醒,动作敏捷、熟练,为挽救

4、患者的生命争分夺秒。(1)迅速补充血容量:快速建立 12 条静脉通道,选择大号针头,血管宜避开关节,不易滑动,以利快速补液输血。遵医嘱立即为患者作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做好输血准备。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血细胞比容;吸氧以改善组织缺血缺氧,适当用镇静剂,以免因患者紧张,引起更大量的出血。(2)积极止血:根据医嘱应用止血药或执行止血措施。如是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采取的止血措施是胃内灌注冷生理盐水,收缩胃血管,减少胃粘膜血液量。采用灌注和吸出同时进行的方法,不但能协助止血,还能观察出血是否停止。胃内灌注经稀释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胃壁小血管的 a 受体,使其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应用 H2

5、受体拮抗剂和生长抑素。(3)内镜治疗:内镜治疗的有效方法包括溃疡内注入肾上腺素、110000 硬化剂、乙醇等,或热探针烧烙术,单电极电烙术或 YAG 激光。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常可重复一次,增加成功率。(4)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如是肝硬化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患者除应用止血药治疗外,必要时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插管时应向患者解释置放气囊导管是抢救生命的紧急措施,以取得患者密切配合,争取时间,配合医生尽快插管成功,以起到止血的作用。3 加强观察(1) 正确估计失血量:一般大便潜血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在大于 510ml;柏油样大便提示出血量在 5070ml;胃内积血量 250300m

6、l 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在 400ml 以上时,才有循环系统失代偿的现象。因此可根据症状、脉搏、血压、血红蛋白浓度等估计出血的程度。轻度出血:患者有头晕、乏力。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 10%以下(小于 400 ml);中度出血:病人有面包苍白、烦躁、心悸、口渴、尿少等症状,脉搏 100 次/min 左右,收缩压降至 90100mmHg,血红蛋白70100g/L,估计出血量约占总血容量 20%(1000ml 左右);重度出血:患者除有面色、口唇苍白外,还有休克症状,脉搏细速、出冷汗、甚至无尿等。脉搏大于 120 次/min,收缩低于80mmHg,血红蛋白低于 70g/L,估计出血量占总血容量

7、30%(大于 1500ml)。(2)排除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因素:口咽、鼻腔部位的出血,如鼻出血、拔牙而咽下血液引起的呕血与黑便。呼吸、循环系统疾病,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二尖瓣狭窄等导致的出血。进食动物血引起黑便。口服含铋剂或炭粉、中药等均可出现黑便,但一般为灰黑色,无光泽,且隐血试验阴性。(3)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大出血应用升压药时,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出血量、血压等,一般1530min 测量生命体征 1 次,根据血压情况,调节补液及升压药的速度,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护、吸氧。注意观察患者休克状态有无改善,如患者面色逐渐转为红润,皮肤温暖,出汗停止,血压上升,则提示好转。注意观察

8、尿量,出现少尿或无尿者,则高度提示周围循环不足或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故要准确记录 24h 出入量,有休克时留置尿管,测量每小时尿量,应保持尿量30ml/h。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计数、大便潜血试验,以了解贫血情况,判断出血是否停止。应结合患者的原发病进行全面的病情观察,如因胃粘膜病变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者,应观察是否伴有腹痛,有无胃穿孔等。注意观察呕吐物,大便的性质、颜色、量、次数等,做好记录及床边、书面交班。(4)出血是否停止或再出血的评估:患者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受排便次数的影响,因此根据患者一般情况,排便状况,测量血压,心率等综合判断出血是否停止。下列情况提示继续

9、出血或再出血的可能,应及时治疗。反复呕血,甚至呕血转为鲜红色,或胃管抽吸液持续为血性。黑便持续存在,或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变成暗红色,伴肠鸣音活跃。经补充血容量后,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无明显改善,或暂时好转又恶化。下列患者易出现再出血现象,应密切观察本次出血量大。有多次大量出血史。24h 内反复大量出血。呕血患者的再出血比单有黑便机会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明显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病变处有隆起的小血管或红色小斑点等。一般认为一次出血后 48h 以上未再出血者,再出血的机会明显降低。4 护理(1)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护理。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晕倒、摔伤及因活

10、动而加大出血。出血量大时,取休克卧位或下肢抬高 30 度,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同时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要做到“三及时”,即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抢救处理及时,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2)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由于突然呕血及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而加重出血,所以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患者,科学地解释病情,并向患者详细说明各种治疗措施,注意事项以及如何配合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3)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对需使用三腔二

11、囊管的患者,使用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情况,做耐心的解释工作,安定患者情绪,以取得配合。插管前认真检查是否通畅,胃囊及食管囊有无漏气及气囊注气后膨胀是否均匀,并做好标记。测试两个气囊的注气量,一般胃气囊充气 150200ml,压力在4050mmHg,食管气囊充气 100150ml,压力在3040mmHg。注意插管后,注气时先胃囊,后食道囊,放气时先食道囊,后胃囊。管子末端系上 0.5kg 的重物,利用滑轮作重力牵引,固定要牢固,防止滑入胃内达不到止血的效果,对燥动不安的患者,应严防自行拔管,如遇管子滑出,立即将气放出,以防气囊进入食道,喉部引起窒息。置管后让患者取侧卧位,口腔内的分泌物应随时吐出,

12、不宜咽下,以免误入气管引起吸入性肺炎,定时测量气囊压力,压力不足时应及时补充。从胃管内抽吸胃内物,亦可注入药物,再用生理盐水少许冲洗胃管,以保持通畅。出血停止 24h 后可经胃管注入少许流质饮食,充气 612h 放气 30min,以改善局部受压粘膜的血液循环,避免发生压迫性溃疡。一般置管 72h,如出血不止可适当延长,如出血停止可放气,继续观察 24h,确无出血可拔管,拔管前嘱患者少量饮水或口服石腊油 20ml 以润滑食道壁,并将气囊内气体全部抽出,轻轻将管拔出。(4) 饮食护理:对出血量少,又无呕吐,临床表现无明显活动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无刺激性流食,如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的患者。而对急

13、性大出血,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者应暂禁食。急性大出血停止后改为流食,半流质饮食逐渐改为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普食。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止血后 12d 即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食,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以避免诱发和加重肝腹水与肝性脑病。避免进食硬食和带刺食物、粗纤维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应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道及胃粘膜而再次出血。(5)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随时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消除口腔异味,避免口腔细菌繁殖,防止口腔内残留物或气味再次引起恶心、呕吐。应协助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护理时应避免刺激舌、咽喉、上腭等而诱发恶心、呕吐,协助患者用温水轻擦肛门部位,做好皮肤护理,迅速处理

14、带血的呕吐物,便血或被污染的衣物,防止被患者看见,产生不安。(6)健康指导: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医学知识,学会识别早期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呕血或黑便时应卧床休息,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身体活动,应暂禁食,并告知禁食的重要性。讲解需要执行的治疗措施和辅助检查的配合,留置胃管,急诊胃镜检查或止血等相应措施执行的时机,操作过程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如急诊胃镜止血后,至少24h 禁食,且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否则易导致再次出血。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紧张、恐惧心理,合理安排生活,增强体质,应戒酒戒烟。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乱用药物,以免诱发出血,定期复查。5 讨论(1)抢救和处理及时:

15、上消化道出血因出血量大、不易自止,易造成失血性休克,因此采取及时有效的止血措施和抗休克治疗,是十分关键的。(2)观察和正确的判断:首先要明确出血原因和部位,还要正确地估计出血量,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患者生命体征情况来确定输液和输血的速度,同时注意观察呕吐物和大便的次数、性质和量,以判断出血是否停止或是有再次出血,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以作出相应的处理。(3)精心的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护理,应避免患者因恐惧、紧张或饮食不当引起再次出血而加重病情。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的止血治疗和认真细致的观察和护理,可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和减少并发症,慢性病着者定期门诊随访。从而达到康复的目的。参考文献(1)刘红艳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概况 护理研究,2004.18(8c) 。(2)李小英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心理护理 护理研究,2006,20(6):16321633(3)李素霞上消化道出血的中西医护理进展 护理研究,2002,16(8):4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