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9213723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研报告(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项目概要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4综合评价与结论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52.1贫困根源分析2.2项目背景2.3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第三章 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概况163.1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概况3.2项目协作单位基的本概况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前景预测264.1产品的主要用途,主要应用领域的需求、未来市场预测4.2国内同类产品主要研发机构和生产厂家开发、生产情况4.3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替代进口或出口的可能性

2、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29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5.2项目建设规模和建设内容第六章 技术可行性和成熟性分析326.1 项目的基本原来、关键技术及工艺路线6.2中草药科研种植的成熟性和可靠性第七章 项目的组织及经营方式377.1项目组织管理7.2项目经营方式第八章 项目实施进度408.1项目实施进度安排8.2项目实施年度安排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19.1 项目总投资规模9.2 投资使用方案9.3 资金筹措方案9.4贷款偿还计划第十章 财务评价与效益分析4310.1经济效益分析 10.2社会效益分析第十一章 风险分析 4611.1项目风险分析11.2技术风险11.3 市场风险第十二章 结

3、论和建议4812.1总结 12.2建议附表目录1、附表-1项目总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表2、附表-2土建及装饰工程投资估算表3、附表-3设施设备投资明细表4、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5、附表-5总成本费用6、附表-6运营成本费用7、附表-7劳动定员及工资福利费用估算表8、附表-8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9、附表-9利润表10、附表-10产品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估算表11、附表-11现金流量表12、附表-12投资回收期附件目录1、项目备案文件复印件2、环保情况证明复印件3、林权证及土地租赁合同复印件4、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5、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6、企业法人身份证复印件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概要1.1.

4、1 项目名称: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扩建1.1.3 项目实施地点:镇安县木王镇等四乡镇1.1.4 项目承担单位:镇安县瑞琪中药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1.1.5 项目建设期限:1年6个月(2011年11月2013年4月)1.1.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建设布局本项目的建设依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的要求,以公司基地为产业发展示范基础,按照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干群积极性高,项目选在木王镇、杨泗镇、柴坪镇、云盖寺镇等乡镇为项目建设区。(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1)种源基地建设 建设药材种质资源圃。建立猪苓、重楼和白芨种质资源圃 150 亩。 建设

5、良种繁育基地 300 亩。2)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公司按照中药材 GAP 标准,建立 1000 亩的三种植中药材示范基地;扩建 1000 平方米中药材粗加工厂。3)猪苓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采用 “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 的模式,按照GAP 要求,与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县 4 个项目乡镇建设 4000亩的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4)科研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全县中药材科技服务中心一处,基地技术服务中心 4 个。1.1.7 总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流动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1.1.8资金筹措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企业自筹1

6、00万元,占总投资的6%, 申请农业银行贷款00万元,占总投资的%。申请国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名 称 单位 指标值备 注1 产品规模和方案 1.1猪苓、重楼等三种中药材规范种植 亩1000增收800万元1.2猪苓、重楼等三种中药材推广种植亩4000增收2400万元1.3安置劳动就业 人6001.4人均年增收 元10002 总投资 万元 21002.1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18002.2流动资金 万元3003 销售收入 万元 1064.73正常年平均4 总成本费用 万元334.93正常年平均5 经营成

7、本 万元280.93正常年平均6 利润总额 万元671.24正常年平均7 投资利润率(%) 29% 8 上缴税金 万元 226.37正常年平均9 净利润 万元 459.5 正常年平均10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3.97%税后11 财务净现值(Ie=12%) 万元 990.71税后12 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5.9713 动态投资回收期(税后) 年 12.8914 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31.9%15 盈亏平衡点的销售收入 万元 339.65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3.1 国家及陕西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1.3.2 国家农业科技发展纲要 (20112020

8、年) 。1.3.3 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1.3.4 陕西省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定。1.3.5 陕西省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产业化开发的决定 。1.3.6 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1.3.7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1.4 综合评价与结论1.4.1 综合评价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符合陕西省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精神要求,市场前景较好,建设内容和规模切合实际,技术方案科学可行,投资估算合理,组织管理机构设置合理,管理措施得力,运行方案科学可行,符合环保要求和规定。从项目的财务和经济分析来看,

9、投资估算合理,资金筹措方式可行,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投资收益率高,回收期较短,偿债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实施后,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繁荣,具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从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来看,该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陕南猪苓、重楼和白芨产业链的形成,带动退耕农户的增收,同时为猪苓、重楼和白芨的稳定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同时通过建立仿生种植示范点。开展猪苓、重楼和白芨的良种先育、繁育和保存研究,建立优质资源库,为名优道地中药材的稳定发展进行有益的探索。1.4.2结论该项目有显著地综合效益,具有可行性。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镇安县位于陕西省秦岭南鹿,

10、 ,属长江水系流域,北连关中,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万亩,辖19镇,204个行政村,总人口29.3万人。镇安县地处秦岭腹地,是国家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多年来为确保南水北调不受污染,镇安不能发展大型工业尤其是化工企业,因此镇安县农民只有农业收入,基本没有工业收入,多年来全县财政收入维持在2亿元以下,农民的生活水平较低。特别是居住在山区的乡、村、镇农民生活更加贫困。2.1贫困根源分析2.1.1 镇安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份田”的山区农业县,受自然条件制约,山区耕地少,土壤贫瘠,因而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种田连最基本的吃饱穿暖的要求都满足不了,无疑,此路不通。传统的农业

11、无法让他们摘掉贫困的帽子,要发展经济,只有在人均.8亩的林地上做文章了。2.1.2 无工不富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但镇安县山高林密,是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之一,为保南水北调水源地环境不受污染,国家限制在镇安山区发展工业企业,因而也影响到镇安县的财政收入;2.1.3 镇安县大片山林规划为国家生态林,近年来已禁止砍伐林木,大部分农民失去了主要经济来源;2.1.4 镇安县农业水利设施建设不到位,农民种田主要是靠天吃饭使种田的产量不稳,农民收入起伏较大;2.1.5 镇安县地处秦岭深处,距沿海港口及国家内其它大城市较远,造成产品运输成本相对较高,影响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以及产业的发展。2.1.6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

12、、技能差、主观依赖性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民剩余劳动力相对素质较低,不善经营,缺少闯劲致富门路。2.1.7 大部分贫困农民户缺乏生产启动资金及缺少对生产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2.2 项目背景扶贫帮困是国家历来一贯的政策,为了增加贫困地区农民的收入,国家出来了一系列的扶贫政策和鼓励措施,国务院过阅199765号会议纪要、人总行关于试办国家扶贫基础工程实验项目贷款的通知以及中国弄业银行扶贫基础工程实验项目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农银函1994654号),国开办发(2008)29号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等对信贷扶贫做出了详细规定。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和陕西省巩固退耕还

13、林成果专项规划提出:“要以市场为向导,以企业为主体,集中力量抓好现代中药、绿色食品、电力开发、生态旅游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中药材资源,实施种植规范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做大做强中药产业” 。为陕南实现突破性发展制定了总体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提出了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四大绿色产业的主攻方向,也为镇安县实现突破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增加当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我公司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优势,开发了“镇安县5000亩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拟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为镇安县地道药材道地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数据,同时探索林下仿生种植中药材,为其产业化发展奠

14、定基础,从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带动镇安县农民增收,实现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目标。2.3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3.1项目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近期发展趋势种质源的研发和保护及推广是项目建设中重要的内容,药用植物种植资源是之要用植物可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是要用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和自我繁殖过程的体现,可以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不断发展与演化、突变与遗传,是中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药产业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野生和栽培两部分。其研究内容包括:药用植物野生和珍稀濒危种的基因保护;栽培药用植物种貭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护及良种选育。对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主要

15、是以引种驯化和良种选育为目的,其鉴定和评价应包括性状、产量、质量和抗逆性等特征;种质资源的保存通常通过收集并保存种子(包括组织和器官) 、就地和迁地保护等几种形式;良种选育实质就是药用植物优异种质资源的筛选和在加工,而野生种植及其近缘是育种的主要基因来源。19世纪,瑞士科学家A.de Candolle提出大部分栽培植物起源于旧太陆。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H.V.Harlan认为植物多样性已受到威胁,必须收集和保存种质资源。70年代以后,人们对化学药开发成本高、风险大和周期长达了共识,中药资源以其几千年的临床经验自然成为iguanzhu的焦点。加之国际社会医疗模式的网改变和回归自然的呼声,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特别青睐中国丰富的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并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掠取。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民健康和中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