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146010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件:专题九 专题小结 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专题小结知识整合与阶段检测,专题脉络梳理,核心考点归纳,阶段质量检测,一、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和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主要活动1戊戌变法的社会条件(1)客观原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动员和维新派同顽固势的论战,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5)政治基础:无实权的光绪皇帝。(6)主力:一批兼有学生和士大夫双重身份的人才,形成一个知识分子群体。(7)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8)推

2、动因素: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尤其是德国强占胶州湾。,2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主要活动,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甲午战争后,维新人士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华文明史第四卷材料二: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梁启超,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二的主要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百日维新中体现上述思想主张的措施及意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依据材料一、二内容归纳概括;第(2)问回答百日维新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材料一、二的主旨,有重点、有选择地作答,“意义”可从对当时及对中

3、国历史发展进程的积极作用方面分析归纳。答案:(1)主张全民教育;重视女学。(2)措施: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意义:培养了具有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答出以上任意三点即可),二、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2阅读下列材料: 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

4、98年11月25日),请回答:(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解析:第(1)问结合戊戌变法的失败分析其含义,戊戌变法未能改变旧制度而失败,因此,改革必须打破旧制度才能成功,失败原因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等方面考虑。第(2)问结合明治维新打破旧制度的措施分析。答案:(1)含义:必须改变旧的政治制度,改革才能成功(或“改革必须除旧才能立新”)。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或“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封建顽固势力强大。(2)改革措施: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度,取消武士特权,实现四民平等。,点击下图片进入“阶段质量检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