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09314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J](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析 *基于时间序列的经济计量模型胡冰川 1 徐 枫 2 董晓霞 3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 1980 年 1 月至 2009 年 2 月全球农产品价格以及相关因素建立的时间序列数据模型,着重分析了石油价格在生物质能源发展前后与 农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现有数据证明了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在长期对农产品价格产生了重要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全球生物质能源发展之后,全球石油价格 对农产品价格的 弹性大幅提高;此外,本文通 过模型结果得出美国国内经济的变化并未对国际农产品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结论。关键词:国际农产品价格 波动 生物质能源 美国经济一、引言2008 年 4 月,由于全球粮食

2、价格暴涨,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B佐利克在华盛顿召开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会议上说,食物价格上涨可能会使 1 亿人口陷入更深刻的贫困 1。与此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宣布,全球有 8.54 亿人面临饥饿。2008 年 6 月,国际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其中,食物价格指数较之 2005 年的平均水平上涨了近 80%,而小麦、玉米、大米、大豆的价格水平较 2005 年的平均水平上涨了约 200%2(见图 1) 。2008 年 6 月以后,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银行破产、证券价格暴跌、企业大规模裁员已经从华尔街蔓延到全

3、世界,并开始逐步从金融界波及到产业界。全球粮食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根据国际金融统计(MF-IFS )的数据 3,2009 年 2 月,全球食物价格指数较 2008 年 6 月下降约 30%,而大米、小麦、玉米、大豆价格较 2008 年 6 月的最高水平也平均下降了 35%。*本文受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论食物消费结构升级与粮食价格波动” (项目编号:2008043049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粮食价格的趋势研究” (项目编号:20081147)资助。本文作者真诚感谢张晓山研究员、李周研究员、杜志雄研究员、党国英研究员、李成贵研究员、张元红研究员提出的修改意见与评论;感

4、谢廖永松副研究员、刘长全博士、靖飞博士、俞立平博士在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方面给予的建议;感谢宋海英博士、张兰博士、杨美丽博士对本文讨论与评价;感谢其他未知名的研究人员提出的相关宝贵建议。当然,文责自负。1资料来源:http:/www.worldbank.org 。2数据来源:http:/www.imf.org。3数据来源:http:/www.imfstatistics.org/imf。图 1 国际食物价格指数与石油价格指数变动资料来源:http:/www.imfstatistics.org/imf。国际粮食价格从 2006 年 1 月开始到 2008 年 8 月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变化。与此同时

5、,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逐步显现,国内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失业人数增加。针对严峻的形势,温家宝总理在 200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并提出具体措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农业结构”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二、文献回顾2007 年底,在国际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时,国内很多学者就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对此次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共识。研究普遍认为:农产品基本供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生物质能源发展大幅提高了国际农产品需求(黄季焜、张林

6、秀,2007 4;钟甫宁,2008;李国祥,2008;税尚楠,2008) ;中国、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全球农产品需求的增加;石油价格上涨带来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促进了农产品价格上涨(李国祥,2008) ;跨国公司控制市场、国际游资参与和投机农产品贸易放大了新需求的影响(税尚楠,2008) ;自然灾害频发、生产周期性变动等影响农业生产特有的因素使得各国农产品供给减少,国际库存明显下降(钟甫宁,2008) 。对于 2007 年底开始的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内研究结论也较为一致。其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 5: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包括土地租金和物质费用大幅度上涨;由于近年来城乡

7、居民收入明显增加,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较快,农产品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受到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一方面,油料、大豆、棉花价格会顺着产业链迅速变动,另一方面,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对国内农产品价格预期产生影响;货币溢出效应放大了农产品的涨价趋势,货币超量供给,使得货币供给与农产品的比例关系发生了变化,引起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国际上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也较为丰富。Rosen(2008)强调了食物价格上涨对依赖农产品进口的低收入国家的影响,指出需要增加国际粮食援助,同时也指出农产品价格在短期内存在不可预见性。进一步地,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局(USDA-ERS)建立了粮食安全模型,具体分析了粮食援助的数值

8、。近期关于全球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波动较为系统的4资料来源:聂北茵:张林秀解读近期中国农产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 中国青年报 ,2007 年 8 月 5 日。5资料来源:黄庭满:国内外专家认为:农产品高位运行不会引发全面通胀 , 经济参考报 ,2008 年 3月 25 日。论述,具有代表性的是 Trostle(2008)的一篇研究报告。该报告首先分析了全球农产品供需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对食物消费、生物质能源发展进行了重点讨论,并分析了美元汇率、贸易政策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该报告指出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威胁,不仅使得低收入国家增加债务负担,更使得部分国家出现政治危机

9、;最后,该报告指出未来国际农产品市场仍然存在非常大的不确定性,农产品价格在局部地区短期内可能下跌,从中长期来看,农产品价格将会持续上涨。从某种意义上讲,由于 Trostle 报告为美国农业部(USDA)公布,因此,其基本结论都与美国政府的利益相一致,值得仔细考量;但是,该报告至少系统地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变动状况,有较为客观的数据作为支撑,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国外学者在研究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原因方面,关于生物质能源发展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研究颇多。Westcott(2007)详细介绍了美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略,并指出美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对玉米生产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大豆

10、等农产品生产的间接影响,并得出结论: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使美国农民收入增加,美国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支付下降,美国农场的土地价格上涨;Coyle(2008 )从技术角度出发,认为当前的生物质能源技术是低效率的;Tokgoz(2009)从石油价格变动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直接影响出发,讨论了生物质能源发展对欧洲农业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对不同方案的模拟得出结论:随着石油价格上涨,生物质能源的不断发展不仅会对欧洲谷物价格产生影响,也将进一步给畜牧业和养殖业发展带来冲击。这类研究不胜枚举,无论从哪个角度或采用哪种方法,最终得出的结论都很一致: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增加了农产品需求,从而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就国际农产品价

11、格波动的研究方法而言,国外很多学者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分析,对于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历史比较悠久。Van Tongeren et al.(2001)从一般均衡模型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模型技术在农业政策分析以及农产品市场变动分析中的作用,尽管该文未对具体的农产品价格变动做出具体的实证研究,但从技术的角度指出了在农产品价格研究中采用模型的有效性;Benavides(2004)根据历史经验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玉米和小麦价格做出分析,得出汇率、库存是影响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了预测。针对最新一轮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国外很多学者采用新的模型工具,得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结

12、论:Valenzuela et al.(2007)用实际的农产品价格变动检验了许多计量模型本身的有效性,得出不同模型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分析各有优劣,不存在一种完美“模型”的结论;Mitra(2008)采用非线性 Cobweb 模型得出库存对粮食价格波动有着重要影响的结论。这些研究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在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方面,模型技术具有重要地位。综上所述,对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命题,国内外研究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明显差异。在研究视角方面,国内外研究都是从价格波动的原因出发进行分析,进而着重讨论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最后对未来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趋势做出判断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而国外研究与

13、国内部分研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研究范围而言,国外研究侧重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而国内研究侧重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二是就具体的技术细节而言,国外研究一般借助新的模型工具,得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结论,而国内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得出宏观性的结论及政策建议。本文拟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定量分析各种因素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着重考察生物质能源发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三、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综合国际国内相关文献,对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国内外主流观点基本一致。大多学者都认同: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改变了农产品需求,带来了市场结构的变化,

14、从而导致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尽管对二者之间具体的定量关系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至今还不十分充分,但是,仍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在中长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或者可以称为“结构性”因素,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生物质能源发展、技术进步等,特别是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此类因素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球农产品市场的供求格局,改变了农产品价格的长期运行趋势,十分具有规律性。除此之外,已有文献在很大程度上也对全球农产品价格波动做出了相应的模型分析,这些模型分析主要侧重于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短期因素,例如美元贬值和市场的偶发性因素。此类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随机性(见图 2) 。本文对于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

15、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也将从上述两个角度出发。1 9 9 6 年 1 9 9 8 年 2 0 0 0 年 2 0 0 2 年 2 0 0 4 年 2 0 0 6 年 2 0 0 7 年 2 0 0 8 年需求增长因素( 人口增长 + 经济快速发展 + 人均肉类消费增加 )2 0 0 9 年粮食库存下降生物质能源快速发展美元贬值大量外汇储备进口需求增加进口政策金融危机需求因素农业产出缓慢增长石油价格上涨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自然灾害出口政策供给因素1 9 9 6 年 1 9 9 8 年 2 0 0 0 年 2 0 0 2 年 2 0 0 4 年 2 0 0 6 年 2 0 0 7 年 2 0 0 8 年

16、 2 0 0 9 年图 2 农产品价格变动的理论影响因素资料来源:Trostle(2008) ,后经笔者更新改进。(一)结构性因素就中长期影响因素而言,随着全球人口增长以及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粮食以及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明显增长:一方面,食物本身的消费量增加,而且消费结构升级带来了饲料粮消费量增加;另一方面,以基本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相关农产品例如棉花、大豆、玉米需求量的快速扩张(程国强等,2008) 。其中,以生物质能源发展带来的影响最为深远 6,因为就目前的状况看,发达国家和地区(例如美国、欧盟)和农产品主要出口国(例如巴西)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积极性很高,其原因在于:在全球能源存量既定的背景下,全球能源消费增长(见表 1)所带来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日趋突出;从贸易的角度出发,发达国家 7并没有粮食出口的义务,也没有“养活”全世界的责任;除了经济考虑以外,在发达国家内部,出于政治的考虑,同时为平衡其国内各利益集团的需求,发展生物质能源就成为一个很好的政策选择。6这一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