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08660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总复习第一部分乘法意义及乘法口诀教案一、设计理念在复习课上,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复习,能否自觉地梳理知识?是衡量复习课有效性的重要标志。一般说,教师为了达到复习量的高密度,往往在课前作精心地选择习题,而在课堂的复习时,将大量的习题呈现给学生,认为学生在大量练习中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课堂的实践表明,教师的一片苦心,并不能换来学生的认真态度,有时学生的“反感”情绪则会抵制练习的密度。为此,教师也感到十分地苦恼。复习课,是再现学习过程,将已学知识加以梳理,纳入整体系统之中。要想保持新授课那种让学生“新”、“动”的滋味,我在表内乘除法口决的复习与整理中,不仅仅停留在让学生熟练

2、背诵口诀这唯一的形式上,而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去整理知识。我尝试把复习课的整理过程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自己去整理知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他们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增强。我把复习课的基本环节分为再现知识梳理和沟通提升拓展综合应用四个板块。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改革实验教材书(人教版)第三册 102 页。三、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乘法口诀,甚至能跳着背、倒着背,但是对于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是很到位;学生的知识系统性不太强,灵活地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提取信息的能力也比较弱,分析问题、寻找规律的能力也需要加强。四、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熟

3、练掌握乘法意义和乘法口诀。2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灵活地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五、教学重点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六、教学难点通过整理与复习,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七、教学准备表格 卡片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识1口算。58= 56= 39=83= 93= 68= 95= 46=16= 74= 36= 72= 91= 53=说一说 56 的意义【学情预设:56 表示(1)5 个 6 连加的和是多少?6 个 5 相加的和是多少?(2)5 的 6 倍是多少? (3)6 的 5 倍是多少?(4)6 张 5 元的人民

4、币一共是多少元? (5)6 个 5 分钟是多长时间?(6)比 4 个 6 多 1 个 6 的数? (7)比 6 个 6 少 1 个 6 的数】2连接符合图意的数字卡片。(1)【设计意图:通过学 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让学生复习乘法的意义。 】谁愿意把图意说一说?【学情预设:一组三个人去跳绳,4 个组一共有多少人?3 的 4 倍是多少?】动画:乘法口诀连线 2(2)【学情预设:这两道题,学生经常犯的错误有有些算式不该连,给连上了;有些算式该连线,却忘记了;主要原因一是因为学生对乘法的意义不太熟悉;二是受乘法算式中因数位置的影响,有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因为 34 与 43 这两个算式一样,那

5、么 3 个 4相加和 4 个 3 相加也是一样的。老师一定给学生澄清这一点。 】777333333337 733 个 7 相加 7 个 3 相加73动画:乘法口诀连线 1(二)背口诀,呈现口诀表。把口诀用一张 1010 的表格呈现,如下: 1 2 3 4 5 6 7 8 9123456789动画:2、4、6、8 的乘法口诀;动画:3 的乘法口诀动画:5 的乘法口诀动画:7 的乘法口诀动画:记忆 9 的乘法口诀(三)梳理与沟通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2 = 2=2 = 2(1)先让孩子思考题目的意思(2)自己尝试解决,老师巡视,找出典型情况(3)汇报交流:从一一得一开始找符合条件的口诀

6、;想到哪就是哪,没有顺序,答案不全面;按照乘积从小到大,有序思考。(4)教师讲解:12、22、32、42、52、62、72 这 7 个数中,哪些数与乘法 口诀中的积无关?22、52、62 这三个数与乘法口诀中的积无关,先筛选排除,剩下 12、32、42、72这四个数,我们看这四个数分别是哪些乘法口诀的积?二六十二,三四十二;四八三十二;六七四十二,八九七十二,从中选择其中的四 个就可以了。 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交流。【动画】 “积的个位是 2 乘法口诀”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等式成立。=4 = 4=4 = 4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交流。【动画】 “积的个位是 4 乘法口诀”3在里填上合适

7、的数,使等式成立。=6 = 6=6 = 6先让学生自己尝试,然后再交流。【动画】 “积的个位是 6 乘法口诀”【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有序思考的习惯,在学生自主尝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层次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从一一得一开始背;有的同学想到哪就写到哪;有的同学先把 12、22、32、42、52、62、72 都写在本上,然后把不是乘法口诀中的积划去,最后根据个位是 2 的数想口诀,这样就能够作到不遗漏、不重复。 】4自然数的平方数列1、4、9、16、25、( )、( )、64、( )、( )【设计意图:在口诀表中,除了横行、竖列有规律以外,还有一些隐含的规律,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就能培养孩子的

8、思维能力。让学生 在观察和背口诀中发现规律,从而得出自然数的平方数列。(这个名词可以暂时不告诉学生)】【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根据相邻的两个数之间相差 3、5、7、9、11、13、15 等;有的学生可以从积的角度去想规律:一一得一,二二得四,三三得九;四四十六,五五二十五;学生能够发现两个因数是相同的。】(四)提升与拓展1两个数的和相等,积不等。请你们找出和是 15 的两个加法算式,并把两个加数作为因数,用口诀计算它们的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 69=15, 69=54, 六九五十四;78=15, 78=56 七八五十六;】 请你们找出和是 12 的几个加法算式,并把两个加数作为因数,

9、用口诀计算它们的积。【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杂论无章的现象,老师再次强调有序思考的重要性。 39=12, 39=27, 三九二十七; 48=12, 48=32, 四八三十二; 57=12, 57=35, 五七三十五;66=12, 66=36, 六六三十六;】2关于计算【设计意图:学习了乘法口诀,让学生用乘算加,使学生体会到随着知识的逐步增加和不断地学习,可以有更多的策略,而且可以用新的方法解决已学的问题,新办法比旧方法更简便。如:1845,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学习了进位加法,方法是竖式。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让学生体会到口诀也能解决问题。】【学情预设:1845=2 个 95 个 9=7 个 9=6

10、3;63-35=9 个 75 个 7=4 个 7=28;9182736=91+92+9 3+94=10 个 9=90,就是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来用口诀进行计算的。】你能用乘法口诀计算出结果吗?小练习:1648= 54-36= 3645= 2456= 81-63= (这些题目里的数应该是乘法口诀的积)【设计意图:一是复习乘法的意义,二是为学生学习乘法分配律做铺垫,作到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三是不断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四是让学生理解随着知识的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更灵活,更多样,体现数学的价值性和数学内在的美。】(五)综合应用1这些图形一共有多少条边?2看图,选择符合问题的算式。18 元 18 元 18

11、元 18 元44443(1)一共有多少本书? 184(2)4 套书一共需要多少元? 33331818181834动画:有多少本书?3在一个正方形的花坛四周摆花,每边摆 8 盆,至少需要多少盆?【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属于方阵问题的题目,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直接用 84,经过老师提示,能够明白四个角上的 4 盆需要减去。(1)84-4=28(盆) (2) (8-1)4=28 (盆) 】(六)课后作业1积的个位是 8 的乘法口诀动画:积的个位是 8 的乘法口诀附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积相等的两个算式 14=22; 和是 12 184516=23; 39=15 , 39=27, 三九二十七 =2 个 9+5 个 918=24; 48=12 , 48=32, 四八三十二; =7 个 919=33; 57=12 , 57=35, 五七三十五; =6326=34; 66=12 , 66=36, 六六三十六28=44;29=36; 有序思考 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8=46;49=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