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905189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 河南特岗案例分析答题重要知识点概括总结(一)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发展 错误,理解2、学生是独特的人 独特 尊重学生独特的感觉与感受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二)教师观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观(教师角色的转换)A 教师与学生,促进者B 教学与研究,研究者C 教学与课程,开发者和建设者D 学校与社区,社区型开放的2、教学行为变化A 师生关系上,尊重、欣赏 赏识教育B 教学关系上,帮助、引导C 对待自我上,反思D 与其他教育者,合作(三)学习观1、自主2、合作3、探究(四)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的课程2、教学应重过程甚于重结论,因此我们的教学应重视人,而不仅仅是学科,(五

2、)评价观发展性评价原则:关注学生发展过程,“立足过程,促进发展”(六)新型师生关系原则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七)教学原则因材施教 启发性教学 循序渐进(定义及贯彻要求)(八)德育原则1、知行统一2、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4、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常用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说之以情,晓之以理”2、榜样示范:为人师表,榜样力量无穷3、实践锻炼(九)班级管理原则(十)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因材施教)河南特岗知识点列表规律 核心要点 教育的启示和经典例题顺序性1、从到;由到;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由易到难。(身体的发展: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2、不可逆转:头尾律,中心四周律,大肌肉都动作到精细动作。3、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不能“拔苗助长 ”。教育启示: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例:人的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思维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阶段性1、指在儿童发展的连续过程中,在不同年龄阶段会表现出某些稳定的、共同的典型特点。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不同的年龄阶段,面临着不

4、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启示: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B)A. 循序渐进 B.有针对性 C.因材施教 D.抓关键期例: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B)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内涵:A 、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 B、不同方面发展在同一时期的发展中速度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洛伦茨-印刻现象:动物追随行为 印刻现象,只在特定的时期出现,即关键期;小学四年级: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儿童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10 岁教育启示:

5、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因此教育要( C )A. 因材施教 B. 循序渐进 C. 抓关键期 D. 扬长避短例:学记中的“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 ,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C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均衡性 D.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发展起止时间有早晚、发展速度有快慢,最终水平和优势领域也不同。以智力差异为例子:智力类型(默读 VS 大声朗诵)智力水平(正态分布)智力表现早晚差异:早慧 VS 大器晚成。智力结构:男女各自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教育启示: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长善救失,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教育中强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是由于身心发展的

6、( D)规律。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互补性身心互补:身残志坚张海迪生理机能之间的互补:盲人视觉与触觉教育启示: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练一练1.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平衡性2 .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3.人的生理发展经历“由上到下、由近及远、由中心到四周”的发展规律,这体现了人身心发展的( )规律。A

7、.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4.礼记学记中提出“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5.有人大器晚成,有人侧重于理科,有人聪明早慧,这说明了人的心理发展具有( )特点。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6. “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7、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可逆性 C.模仿期 D.关键期8、高一(2)班班主任王老师面对全班同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从来不采取“一刀切”

8、整齐划一的办法,因为他深刻的认识到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9、在教学过程中搞“一刀切”“一锅煮”把儿童和青年的教育“成人化”,这违反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10、教育要遵循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 )现象。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11、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B)A.转折期 B.关键期 C.危机期 D.过渡期12、人的记忆发展由机械记忆

9、到意义记忆,思维发展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等,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B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13、个体身心发展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叫做 关键期 。相关图示案例分析讲课材料在总结案例分析答题技巧之前,我们要对案例分析题概念、类型、答题技巧、答题策略进行一个系统的介绍,再结合具体的典型案例分析进行说明,然后有具体到一般推出答题的诀窍,帮助考生在考场上以最短的时间,迅速的搜集和整理答案,做到最完美的回答。案例分析题在现阶段的招教考试中是一个必考内容,案例的来源都是学校教学、活动、生活的真实事件,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学习的教育理论解决现实案例。一.什么是案

10、例分析教育教学案例分析是指围绕一定的教育目的,把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可供学习者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往往是一个故事、一个事例或一个事件),通过学习者独立分析或相互讨论,来提高学习者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一个案例就是一个故事,有冲突、有问题,这就必然产生结论,有了矛盾与冲突必须让我们去解决,他的问题通常是说,假如我们是案例中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办?【案例】: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热爱我的工作,注意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但是,我真的感觉学生有的时候实在是太吵闹了在讲课过程中,有的学生会在下面说话或插话进来;在自学或做练习时

11、,有的同学会在那里窃窃私语或很自由地讨论问题;在课堂讨论的时候更是难以把握,学生会争论不休;在课间休息时更是乱作一团 问题:如果你是这位老师,对于课堂吵闹的现象,你的基本态度和常规做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基本态度: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课堂气氛更加重要,课堂纪律要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容纳儿童的不同个性学生的动作与声音(言为心声)是学生成长的一部分,学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允许学生比较自由地参与动作和语言是儿童情绪、情感的伴随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儿童可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愤怒、遗憾和沮丧教师要与学生分享这种情感 常规做法: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保持稍稍的喧闹改变

12、课堂的权威结构和主体定位,即由教师作为权威的主体和偏向于教师的权威结构向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师生民主平等的权力结构转变。还有一种类型就是把这些问题、冲突产生的矛盾、结果呈现给我们,在这个案例中的老师,他对这些问题处理的方式有些是正确的,有些不是正确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这就需要我们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案例中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形象地诠释一个教育观念,或者解读一个问题解决的策略,反映教师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实践能力。【案例】:一次,我正在布置作业:每个生字写 5 遍就听有个同学小声说:都会写了,还让写!我没说话就下课了但这件事引起了我的反思,在班会上,我提出了教师怎样留作业

13、?的问题经过商讨,同学们一致同意:常规性的作业应该写,但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决定多写或少写,其他时间可以做自己更感兴趣的事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绝大多数学生都在不同方面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写作业成了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一件乐事,再也不是苦差事了 问题:结合这位教师的做法,谈谈怎样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参考答案 教育需要智慧。只有充满智慧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学习带来生机和乐趣。既然学生作业都会写了,就不要千篇一律。所以要充分尊重学生,做到:一、对学生现在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能力高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特长等有全面的了解因材施教;二、在完成学校统一教学要求并达到基本培养规格的同时,允许有所选择和有

14、所侧重地发展某方面的特长和能力;三、促使学生有计划地、主动地不断调整学习目标,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发展。 以上是两种出题方式,不管是哪种出题方式,它都包含着大量的理论和现实因素,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现实进行分析,这就叫案例分析。二.案例分析基本题型叙述型、片段型、比较型、图表型、漫画型。三.案例分析题的一般答题方法由于案例分析考察的是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某一特定案例的能力,具备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所以很多考生感到无从下手。考试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找不着答题要点,或者少或者多、或者答非所问。不能结合案例恰当地与理论对号入座,语言组合缺乏专业词语(也叫关键词)。所以,

15、案例分析想拿高分要把握三点:1) 要有教育理论的知识2) 要有自己清晰的逻辑思维3) 语言表达流畅通顺组织答案尽量用专业语言,请考生们务必记住:三句话法:(概括分析,判断、肯定观点正确与否)1) 联系教育理论(关键词)2) 加入阐释说明(简明扼要)3) 结合案例分析(以上案例中)四.教学案例分析的基本策略1) 全面阅读 攫取信息2) 联系原理 对号入座3) 针对信息 具体分析4) 语言表达 逻辑清晰五.做案例分析题应该储备的主要教育理论知识、教育学知识、我国目前的主要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3、直观性原则(重点)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语言直接。4、启发性原则(

16、重点)要求:强调目的;抓住重难点;设置问题,启发思维;培养良好思维方法。要求:目的性学习;抓关键;设置问题情境;5、循序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重点)、德育原则1、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导向性)2、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因材施教)3、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4、知行统一原则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重点)8、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9、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常用的德育方法:1、说理教育2、榜样示范3、实际锻炼4、陶冶教育5、指导自我教育6、品德评价、班级管理原则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5、健全班级规章制度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后进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