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903449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 2广州体育学院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与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 加 强 我 院 重 点 学 科 及 学 科 研 究 方 向 建 设 ,特 制 定 本 办 法 。第二条 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原则是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严 格条件、宁缺勿滥。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对象包括: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扶持学科、省级扶持学科、院级重点学科和学科研究方向。第二章 基本条件第四条 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按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选办法规定条件和申报程序,开展创建活动和组织申报。获得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和省级扶持学科的学科将按照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试行)

2、办法及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实施管理。第五条 院级重点学科(一)院级重点学科,即从现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遴选适应广东教育及体育发展需要,体现学院 优势和特色,并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较多成果,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二)院级重点学科须有 3 个以上(含 3 个)方向相对稳定、特色较突出、2相关成果较多、有一定优势和影响的学科研究方向,其中至少有 12 个学科研究方向处于本学科发展前沿;学科发展对广东省教育及体育事业发展和体育科技进步有较重要意义;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竞争重大科研课题的能力,

3、建设后具备提高至省内先进或国内较先进水平的实力。(三)院级重点学科须有学术水平较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工作踏实,有创新意识,具有团结和带领本学科学术团队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 人必须是教授职称,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具有较强的优秀中青年骨干力量;必须有 3 名以上(含 3 名)教授。(四)院级重点学科须有比较显著的科研成果,近五年内,必须承担过 2项以上(含 2 项)由本学科人员主持的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正式立项课题(级别认定见广州体育学院科研管理办法汇编),目前有一定数量较高级别在研课题,科研经费比较充足;近五年内,发表

4、了较多数量科研论文(学科年人均 1 篇);近五年内,以本学科成员为主编出版 23 部学术专著;近五年内,以本学科成员为主编出版 23 部教材;近五年内,获得一定数量科研奖励。(五)院级重点学科须有能基本满足本学科教学科研需要的场地、仪器设备、 图书资 料、 实验 室等条件,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有效;学术气氛浓厚,有 较好的国内外学术交流基础。(六)院级重点学科培养人才成效显著。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主要课程教学任务;在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取得较突出成果;出版反映学科特色的教材;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较高;本科生或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较高,在学位授3予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以及应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录取

5、率等指标均在学院名列前茅。原则上省级重点学科从院级重点学科中推荐,被推荐学科应在省内处于先进或国内较先进水平。第六条 学科研究方向(一)学科研究方向是学科的龙头。学科研究方向的选择要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优势。依据自身的特点与实力确定合适的研究方向,是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做出高水平成果的保证,也是学校学术水平和办学特色的一个集中体现。学科研究方向的选择必须要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趋势,估价本学科点的水平与所处的地位,找准本学科点在全国同行棋盘上的准确位置。(二) 学科研究方向以二级学科为单位,由一名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特色较突出、相关成果较多、有一定优势和影响的学科或学术带头人作为牵头

6、人,与其研究方向相近或一致的三至四名学术骨干组合成科研团队。每个二级学科拟遴选三至五个科研团队。(三)全院拟遴选 20 个相对较稳定、特色较突出、相关成果较多、有一定优势和影响,处于本学科发展前沿,具有竞争省部级科研课题的能力,建设后具备提高至省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的实力学科研究方向。(四)学科研究方向点的分布不搞一刀切,向体育类学科,广东省重点建设学科和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人数较多的二级学科倾斜,具体分布为体育人文社会学拟遴选 5 个学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拟遴选 7 个学科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拟遴选 4 个学科研究方向;民族传统4体育学拟遴选 3 个学科研究方向;其他学科

7、拟遴选 1 个特色研究方向。(五)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必须是在职的教授或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同时要求学风端正、人品良好、学术水平较高、组织能力较强。学术梯队应结构合理,一般由同一研究方向或相近研究方向的 45 人组成,并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至少有 1-2 名副教授,2、必 须有 1 名博士(含在读),3、必须有 1-2 名 35 岁以下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 师。(六)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均可组合为某一学科研究方向,但前提条件是个人研究方向必须一致或相近,避免“拉郎配 ”或拼凑学科研究方向。(七)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应取得较为显著的科研成果,基本条件包括:1、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必须近五年内,主持或

8、作为主要人员(前三名)参与过 12 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科研课题,目前主持厅局级以上(含厅局级)在研课题,有开展科研所需的经费,或主持横向合作项目,项目总经费在 10 万元以上;2、近五年内,在核心期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不少于五篇科研论文;3、近五年内,论文被 SCI、EI、ISTP 收录 1 篇以上;4、近五年内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学科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 篇以上;5、近五年内,作为主 编或副主编出版过 12 部学术专著(译著);6、近五年内,作为前三名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近五年内,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专利 1 项以上。上述条件第一条为必备,其余具备其中一条即可。(八

9、)学科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须有较强的综合实力,基本条件包括:1、近五年内,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 1-2 项 ,或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 2-3 项;2、近五年内在核心期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人均发表不少于 2 篇学术论文;3、近五年内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学科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 35篇以上;4、近五年内,论文被 SCI、EI、ISTP 收录 1 篇以上;5、近五年内,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或教材 1-2 部,或参编全国统编教材 1-2 部;6、近五年内,作为前三名获得过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7、近五年内,作为前三名获得过厅局级以上科研奖励 2-3 项;8、近五年内,作为第一获奖人获得院级科研

10、奖励 2-3 人次;9、近五年内, 获得国家 专利一项。以上条件,具备其中两项即可。(九)学科研究方向须有能满足本学科方向教学科研需要的条件;学术气氛浓厚,有 较好学术交流基础。(十)学科研究方向须培养人才成效显著。承担了本科生或研究生主要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取得较多成果;出版反映学科特色教材;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较高。第三章 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申请与审定第七条 申报要求:重点学科以二级学科为申报单位;二级学科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7 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确定;学科研究方向在个人所属二级学科范围内申报。第八条 重点学科申报程序:(一)

11、省级重点学科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制定的相关办法和申报程序组织申报。(二)院级重点学科由相关学科所在系部组织申报,按照本办法第五条要求填写由科研处提供的申报书,并提供所需材料,学科建设办公室作为院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形式审查。6(三)评审工作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对符合申报要求的学科,送院外进行同行专家通讯评议,第二步, 院学术委员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院级重点学科组织专家会议评审、院行政会议审定,公示一周。第九条 学科研究方向申报程序(一) 学科研究方向将严格按照条件遴选,宁缺勿滥,为避免“ 拉郎配”或“拼 盘式”现象,个人研究成果将作为遴选学科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据,申请学科研究方向的个人必须填

12、写由学科建设办公室提供的“个人研究方向登记表” ,否则将不予受理。(二)学科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遴选条件以广州体育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办法(试行)“ 第九条 学术带头人 认定条件”为依据,其承担基本职责以广州体育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六条 学术带头人的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为依据。(三)学科研究方向学术骨干遴选条件以广州体育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遴选办法(试行)“ 第十条 学术骨干的 认定条件”为依据,其基本职责以广州体育学院学科(学术)带头人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七条 学术骨干的岗位职责与考核标准”为依据。(四)学科研究方向以学科为单位,根据本学科建设需要组织申报

13、(不接受个人申报),各二级学科应严格按条件审查,学科研究方向带头人具体人选一般应为入选学院“123” 学科骨干队伍成员 ,或达到本办法第六条(七)要求的人员,由学科组织初评,并将结果在系内公布后,上报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五)院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复评。人处事、科研处负责形式审查(资7格和材料),所报材料公开展示一周,院学术委员会对符合申报条件的学科研究方向进行评审,院行政会议审定,公示一周。第四章 重点学科及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任务第十条 省级重点学科主要任务省级重点学科按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试行)办法及广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赋予的任务,着眼于广东教育及体

14、育发展需要,担负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学科骨干队伍建设、学术交流等项职责。第十一条 院级重点学科主要任务(一)院级重点学科建设要着眼于广东教育及体育发展需要,负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学科骨干队伍建设等项任务。(二)院级重点学科应有明确的总体目标和分期目标,要有为实现建设目标所制订的为期三年的具体实施计划与方案。(三)院级重点学科必须围绕主要学科方向开展研究,一般应形成 3 个以上(含 3 个)相对较稳定、特色较突出、相关成果较多、有一定优势和影响的学科研究方向。(四)院级重点学科建设周期为三年。1、建设期内必须主持 12 项或作为主要人员(前三名)参与 4 项省部级以上(含

15、省部级)正式立项课题;2、三年内学科人员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人均 3 篇以上(含 3 篇),其中核心期刊不少于人均 1 篇;3、三年内学科人员必须出版高水平具有原始创新内涵的学术专著 6 部以上(含 6 部);4、三年内累计获得科研经费运动人体科学 30 万元以上,其它学科 10 万元以上(注:科研经费指外源性课8题经费,学院资助不算);5、三年内必须以本学科为主筹集会议经费,组织召开一次以上全国性学术会议(含一次);6、三年内获得一定数量的省部级奖励;7、三年内,编写本科教材 23 部;8、三年内本学科人员有参与科技攻关、社会服务的经历,并取得良好效益。上述任务 1、2 为必须完成

16、,38完成其中 2 项即可。(五)院级重点学科要逐步形成教学、科研水平较高,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要把培养中青年学术骨干作为学科队伍建设核心工作,力争 3-5 年内培养一批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 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六)院级重点学科应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扩大影响和促进学术水平提高。第十二条 学科研究方向主要任务(一)学科研究方向建设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着眼于教育、体育事业发展需要, 负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项任务。(二)学科研究方向应有明确的建设目标,要把培育科研团队作为主要建设目标,要有为实现建设目标所制订的为期三年的具体计划与实施方案。(三)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必须坚持特色,要逐步形成较为稳定,具有一定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取得较好效果。(四)学科研究方向建设周期为三年。1、建设期内必须主持或作为主要人员(前三名)参与 1 项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或主持 12 项厅局级正式立项课题;2、三年内独立或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