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801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选修【6】《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同步练习(含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马克思:献身于实现人类理想的社会一、基础知识1.【题目】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颓废( 愤懑(着手( 摒弃( 藐视(校样( 诽谤( . 解剖( 追溯( 撰写( 迄( 囿于( 崭新( 模样(答案】C【解析】A 项, “颓”应读“; B 项, “佣”应读“;D 项, “崭”应读“【考点】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2.【题目】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年鉴 洞察 直接了当B申言 藐视 迫在眉睫C爆力 爆发 爆动D羁绊 匮乏 不言而渝【答案】B【解析】A 接截,C 爆力暴力;爆动暴动,D 渝喻【考点】2、识记并正确

2、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3.【题目】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当然不能听任这种富于欺骗性的见解到处_而不加驳斥。(2)1848 年 1 月底,马克思收到伦敦中央委员会发来的一封带有警告意味的_书,要他尽快把草稿送去, “否则将对他采取进一步措施” 。(3)正如弗里德里希恩格斯所说“还远没有成熟到_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答案】D【解析】流传:既是纵向的,指时间上由前而后,又是横向的,指空间上由此及彼,偏于精神层面,往往是自然传播。留传:只能是时间上的纵向传播,指历史长,多为具体事物,有主观色彩。敦促:催促和施加压力使尽快

3、执行,是作用于一个时间点上的动作。督促:有监督并施加压力使完成的意思,是作用于一个时间阶段上的动作。【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4.【题目】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蔓延(延长)愤懑(气愤;抑郁不平)B酝酿(比喻做准备工作)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C娓娓(形容谈话不倦或说话动听)爱莫能助(心里愿意帮助,但是力量做不到)D阐释(阐述并解释)追溯(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答案】A【解析】A 蔓延: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考点】4、正确使用词语【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5.【题目】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两千多年来,失意的文人,他们的心灵在庄子

4、那里找到了精神的慰藉;文人们进则思儒家的治国平天下,退则思道家的归隐自然。B陕西是我国民俗的发祥地,布堆画、麻袋画、豆粘画、剪纸、泥塑等民间工艺丰富多彩,巧夺天工,每每被受到外国人的交口称赞。C一年一度的中央电视台 2006 年广告招标活动已尘埃落定,总金额达 58 亿多元;宝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D一些城市严禁排气量小于 1 升的汽车在当地上牌照是错误的,这与国家鼓励小排量汽车、节约能源的政策是相违背的。【答案】A【解析】B 句式杂糅,删去“被”字,C“蝉联宝座”搭配不当,D 成分残缺,在“上牌照”的后面加上“的做法” ,在“鼓励”的后面加上“发展” 。【考点】5、辨析并修改病句【难度】中档题

5、【题型】单选题6.【题目】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我国“十一五”期末,全国人口总量(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人以内;至 2020 年,人口总量控制在 人左右。B细想先生多年来给我的信函,用纸确实是最大众化的,或者质地脆硬的信纸,或者邮局出售的明信片,而信封则永远是印有天津日报红色字样的那种。C一副棉布套袖,我说不清到底联系着什么?联系着质朴、节俭?联系着勤劳、创造和开拓?好像都不完全。D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答案】A【解析】B 项中“天津日报”的书名号应为引号;C 项中“到底联系着什么?”中的问号应为句号;D 项

6、中的问号应为逗号。【考点】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难度】基础题【题型】单选题二、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晚清名臣沈葆桢沈葆桢的故居在福州城区宫巷 11 号。这是一幢建于明天启年间的大宅,面积达 1500平方米。当年的沈宅布局严谨,装饰富丽。1936 年,客居福州的郁达夫,曾对这条巷子有这样一番描写:走过宫巷,见毗连的大宅,都是钟鸣鼎食之家两旁进士匾额,多如市上招牌。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大清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这三个响当当的身份,也勾勒出他非凡的一生。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既是近邻又是近亲。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不高,少时多病。他从

7、小就受到经世致用思想的熏陶,聪慧好学,林则徐早早看好了这个外甥,将自己最疼爱的二女儿林普晴嫁给他。姨表亲通婚,在当时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沈葆桢与妻子感情非常好,两人还曾相伴赴京赶考。沈家并不怎么有钱,因为沈葆桢是个著名的清官。他先是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又外放九江知府,仕途更迭,唯一不变的是贫穷的生活。当时,将要到省城赴任的沈葆桢身无分文,还曾向人“挪川费百金”作为盘缠。到了省城,他租了二进三间排的房子, “每月租足纹十一两五钱” ,为此他还发出了“屋价之贵,可谓极矣”的感叹。1855 年,35 岁的沈葆桢刚刚被破格提升为九江知府,举债购买了这个宅院。沈葆桢装修好房子,安顿好父母妻儿,自己就安心

8、到江西任职去了。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此后,平叛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沈葆桢的主要工作。1865 年,沈葆桢的母亲过世,朝廷终于给了他 27 个月的假,沈葆桢回到这里过了几天清静日子。在他留下的大量家书中,几乎每封信都要嘱咐子女读书,并告诉他们,读书主要为了立品做人,做官倒是其次。可惜那时中国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困境,无法让人有一丝的安宁。1866 年,沈葆桢接到熟人左宗棠的邀请,出任福建船政大臣,这时他还重孝在身。左宗棠请沈葆桢出山并非一帆风顺,也曾三顾茅庐,二人在这个古香古色的小院里畅谈了很久,左宗棠准备打造中国自己的海军,而沈葆

9、桢是他心中的不二人选。左宗棠第一次来到沈宅,恳请沈葆桢出山继承船政事业,沈葆桢婉言拒绝。左宗棠保证在接管之初,由他和沈葆桢联名署签奏折,并给他推荐著名商人胡雪岩相助,所有人马,归其调遣。沈葆桢还是犹豫不决,左宗棠干脆上疏,推荐沈葆桢主持船政。清廷降旨,署沈葆桢“先行接办” , “不准固辞” 。本无心官场的沈葆桢,还是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出任福建船政大臣的沈葆桢,将办公的地点设在了自己的宅子里。宫巷 11 号这个普通的民宅成了中国近代船政工业的思想发源地。沈葆桢建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8 年时间,造出了 5 艘商船和 11 艘兵舰,而就是这些轮船,后来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沈葆桢还创办

10、了“近代中国船舶工业与海军人才的摇篮”福建船政学堂,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甲午海战中牺牲的刘步蟾和林永升、清海军总长刘冠雄、中国海军元老萨镇冰沈葆桢虽多受林则徐儒雅之风的熏陶,但是做起事来,雷厉风行。他果断宣称“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于小事方面,有部下偷了外国人的汗衫,他认为此事有辱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将此人斩首示众。1874 年,日本进犯台湾后,沈葆桢被派往台湾加强防务。此后,他兴建台南的亿载金城和台湾最南端的恒春城,建设苏花公路前身、新中横公路前身等,废除渡台禁令,鼓励民众到台湾开垦,促成了台湾政经中心由南部转移到北部。2009 年,台北市府为了纪念沈葆桢,将市府大厅命名为

11、“沈葆桢厅” 。1879 年 7 月,久受病痛折磨的沈葆桢在南京与世长辞。他告诉儿孙“究竟笔墨是稳善生涯,勿嫌其淡” 。(节选自文史参考2011 年总第 44 期,有删节)7.【题目】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家庭成员和朝廷官员两方面,表现出了他的不平凡,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了照顾他的健康,将自己的二女儿嫁给了他。好向别人借钱作盘缠,后来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一次来恳请,第二次作出保证,第三次后则上疏推荐,终于实现了心愿。认为此事有辱国格,将此人斩首示众,这样的小事表现了他雷厉风行的做事风格。【答案】析】“从小就遵奉经世致用思想”的说法曲解原意

12、。C“还为了能到江西去安心任职而举债买房”的说法与前面文意联系不确切。D“三顾茅庐”的具体内容属无中生有。【考点】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难度】中档题【题型】多选题8.【题目】本文第一段引用郁达夫的话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答案】郁达夫的话描写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内容作用)烘托出沈宅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手法作用)为后面写沈葆桢重视读书的特点和他的功绩作铺垫。 (结构作用)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解析】可从内容、结构、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内容上, “大宅” “ 钟鸣鼎食” “招牌”写出了沈葆桢故居的环境;在结构上,其下文的功绩与他有深厚的文学文化功底有关,故起铺垫作用;在手法上,借用郁达夫之口来写沈宅

13、的富丽和文化气息,是衬托的手法。【考点】析文体基本特征、表现手法和语言特色【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9.【题目】作为“晚清名臣” ,沈葆桢有哪些主要功绩?请简要分析。【答案】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建起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船厂;装备起中国第一代海军舰队;创办福建船政学堂并培养出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明确提出“铁甲舰不可不造,日本不可不防”的主张;建设台湾并改善了台湾的经济。【解析】可着眼于全文,围绕着“功绩”大事概括,如第五段结尾, “第二年,江西闹起了太平天国运动,沈葆桢采取攻其不备、袭扰辎重的战术,七战七捷,扬名官场。 ”可概括为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七战七捷。以此类推即可。【考点】握文章结构,

14、概括中心思想【难度】中档题【题型】解答题10.【题目】成就沈葆桢“名臣”声誉的原因有很多,请就你对“出身” 、 “读书” 、 “无私”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观点一:出身有可能帮助人获得声誉。观点二:读书能帮助人获得成就和声誉。观点三:无私一定能帮助人获得美誉和成就。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解析】此类开放性的题,要首先明确选取的角度,然后结合着文章中相关语段概括。如要选择“出身” ,就可以结合着沈葆桢的受教育程度,所处环境,家庭背景等方面来阐述;如要选择读书,就要从读书教育对沈葆桢的思想、知识等方面的影响方面作答;要选择无私,就要结合着沈葆桢的性格特点,为国为民,无私的做出了贡献角度作答。【考点】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难度】较难题【题型】解答题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