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777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不仅展现人生百态、时代风云,也畅想未来,描述理想的人类生活图景。巴金的家,巴尔扎克的葛朗台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状态。沈从文的边城,金庸的经典武侠著作都个性化地展现了他们理想的、不同于现实的世界。无论是现实的描摹还是理想的展现都表达出了人类对人性美与善的追求。文学就是人学,让人更清醒地认识现实,也让人保持着对生活的憧憬之心,让人们更加自如地生存于这个世界。 12文学,你如同在天空中飘荡的云朵千姿百态,你如同花园里生长的花儿色彩斑斓。你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你,在我的心中拥有着极高的地位,因为你反映着历史,影响着社会,是多么的伟大啊! 我最喜欢读的三国演义讲述了从

2、黄巾军起义到三国统一的历史故事,不仅为我们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还使我们增长了见识。鲁迅的阿 Q 正伟 孔乙己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受其鼓舞,获益匪浅。曹雪芹的红楼梦使人沉醉到美妙的故事情节中去,反映了康、雍、乾三个朝代的兴衰,更为人们打开了文学之门,埋下了许许多多的谜。巴金的家 春 秋和爱情三部曲雾 雨 电常常使人长泪沾襟,感人至深。我心中的文学是千变万化的,是壮阔神奇的,是精微细致,是缤纷热烈的,是深沉肃穆的。它可以使人不出户便知天下事,它引领着我们表少年走出家园,走向中国,走向世界。 文学的魅力是多么大啊,它可以使人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也可以帮助我们娱乐,内容千

3、奇百怪,形式丰富多彩,真是我们的美好伙伴,真是我们良师益友!文学是知识的海洋;是历史的长河。文学是一棵典雅而坚实的大树;是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童话。文学是在天空中飘荡的云朵千姿百态;是花园里生长的花儿色彩斑斓。文学是黑夜长空中一颗永恒闪亮的星星;是戈壁中的一股潺潺不息的清泉。文学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和洒脱;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和细腻。文学是我们表达的方式,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所以称之为艺术. 我们的思维被社会视野局限,又在其中寻求更多的东西 们有了文字, 表达的是对社会的了解和我们对这样的社会的完美幻想. 人们需要文化来营养精神,我们迷茫在这里,我们想要看得清楚,所以, 我们借

4、以这样的方式来吸取社会的经验,我们为自己找了个导航灯. 文学之于我,如同雨露之于花草,不可缺少,让我更美丽灿烂. 7我心中的文学现在,文学在我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缺少文学修养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野蛮人,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终被历史所淘汰。以前,我心目中的文学是枯燥乏味的,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一个招人打瞌睡的东西至少不象网上游戏那样魅力无穷,引人入胜。 自从读了致文学一文后,我便开始对文学的看法有了重新的认识。她宛如一把金色的钥匙,用热情奔放的语言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从不同角度介绍文学的奇特个性,引领我们去亲近文学,从而不断充实自己,陶冶自己,提高自己。在对话中,作者用“打开这扇门

5、”与“不想开门探寻”的结局做了鲜明的对比,指出二者所产生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从而激起我们迫切“进门”探寻的强烈欲望。渐渐地,我被课文那精彩的句式所感染,被那精辟的阐述所折服,对文学作品的重要性也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我的感受是:文学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给人们带来身心享受的同时,引人向上,催人奋进,最终还将把我们引向成功的彼岸,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材,为人类作出应有的贡献。而网上游戏则难以自拨,误人前程,贻害终生,终将成为人人鄙视的废物。没有文学的世界,是一片干枯的沙漠,是一片荒凉的墓地;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一段没有色彩的旅行。文学,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文学,是墓地里一簇鲜艳的玫瑰;文学,是富有色彩旅行中的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童话。人,不能没有文学的翅膀。我心中的文学,有着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路,太多的回忆。文学是知识的海洋,只要我们乘着那艘小船,就可以在那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获取无穷的知识,探索前所未有的奥秘。文学的魅力是多么大啊!它可以使我们了解过去,珍惜现在,创造未来。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也可以提供我们娱乐,内容的千奇百怪,形式的丰富多彩,是我们的美好伴侣,是我们良师益友!这就是我心中的文学! 现在,文学在我心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缺少文学修养的人充其量只是一个野蛮人,与现代文明社会格格不入,终被历史所淘汰。 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