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764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现代散文选读》第3课《画人记》同步练习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字音辨读二、词语辨析1强悍彪悍析例句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析例句、熟语释义1漂泊不定:比喻职业、生活不固定,东奔西走。2萧然自远:寂寞萧索而主动远离。3唉声叹气: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 发出叹息的声音。4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了工作的需要。5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6声誉鹊起:形容名望、声誉迅速提高。鹊起:比喻名声兴起、传扬。7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走近作者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 年生,中国当代作家。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出生于农村。1975 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

2、民出版社文艺编辑、 长安文学月刊编辑。1974 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 年后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 、 贾平凹自选集 ,长篇小说商州 、白夜 ,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 1978 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浮躁获 1987 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废都获 1997 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秦腔获 2008 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贾平凸于 2003 年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他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 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有地域风土特色,

3、格调清新、隽永、自然。二、相关背景贾平凹是以小说创作而成名的,而他发表得最早的却是散文。近年来,他在小说创作的同时,也仍然坚持散文写作且逐步引起散文界的重视。贾平凹的散文内容浩瀚、五彩缤纷,从抒写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可以归成五类:第一类是情绪小品,以抒写某种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洼地一夜等;第二类是场景小品,以写各类场景为主,如静虚村记 黄土高原等;第三类是人物小品,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摸鱼捉鳖的人 在米脂等;第四类是随笔,纵论人生,针砭世情,如人病 牌玩等;最后一类是风物小品,描摹风俗,记述玩物,如陕西小吃小识录 玩物铭等。画人记是近年来贾平凹人物小品的代表作,原文共写了五则短文,刻画了五位

4、“画人”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三则。 “画人”是作者独创的一个名词,所谓“画人” ,就是有志于书画艺术但暂未成家的书画艺人或热心于书画收藏的爱好者。三、主旨把握作者通过简练的笔触刻画了三个生动的“画人”形象,使读者对生活于基层默默无闻又对书画艺术孜孜以求的书画艺人们滋生起几分同情和敬佩。四、结构图示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课文写了哪三位“画人”?他们各有什么性格特点?明确:(1)邢庆仁,其貌不 扬、忠厚老实、注重友 谊、精神富有;(2) 谭宗林,机智、幽默、风趣;(3)马河声,有才气、有追求、有活力。2作者曾经跟文中提到的那位市领导有过约定, “绝不以私人事麻烦”他。那为什么又向他推荐马河声?明确:一

5、是因为马河声不是自己的亲戚,也不是同 乡、同学。二是因为“如果再不向您推荐,马河声的问题在这个城市里可能永 远得不到解决” ,作者推荐马河声实在是不能不且不得不之举。3概括作者主要从哪三个方面具体介绍马河声其人其事?明确:(1)有才气。 “他初学楷书,秀美温润有江南习气,一出道就在行当内声誉鹊起” ,“又开始习画,悟性颇高,所临明清小品,几乎与真迹难以分辨” 。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有追求。作者说,如果马河声以他的手艺“应酬各种社会活动” ,“马河声绝对可以做个囊中有物、出入有车,一头长发满脸清高之士了” ,“但马河声却突然在一个夜里撕毁了旧时所有作品” 。他怕自己“在一片赞扬 中单一发展下

6、去” ,“难以成就大作品 ”。马河声“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及时调整自己” ,说明他是一个有追求的人,因此,作者对他“从此多了一份敬畏” 。(3)有活力。马河声虽不是作家、学者和教授,却 长期与作家、学者、教授在一起。他 “凭着他的年轻和热情,每次活动都是 积极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他还是“出色的鼓动家” ,大家创作时,他就在旁“极力煽情” ,使“现场气氛轻松活跃” ,“使创作者自信心大增” ,以至“大家在写字画画时总叫喊:河声,河声,你快来! ”在浓墨重彩地对马河声作了富有激情的介绍后,作者笔 锋 一转,又惋惜起他的遭遇来:一是无人欣赏,二是无人包装。1一人一式,变化多姿本文是一束人物小品,因为

7、都是写人,如果用同一种模式写,读来必然令人生厌。作者深谙此理,他采用一人一式的方法。写邢庆仁,以侧面描写为主,人物隐藏到幕后。作者看似在漫不经心地谈自己处朋友的原则和自己朋友圈子的变换,实际上每一句都是在写邢庆仁。写谭宗林,正面浓墨重彩,细节生动典型,然后再以侧面描写和精当议论略加衬托和升华。写马河声,则以书信格式,以第二人称,追溯历史,描摹现状,不怕烦琐,周到细腻。正因为三个人物用了三种不同的范式,读来毫无雷同之感,反有灵动变化之妙。2语言朴实,感情真挚贾平凹的散文语言朴实无华,清新自然。贾平凹的这篇散文就是如话家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毫无造作之感。另外,本文的感情也真挚感人,也许因为

8、文中所写的三个人都是作者的好朋友,作者在行文中充溢着激情。对忠厚老实的邢庆仁的欣赏,对真诚有趣的谭宗林的喜欢,对德艺双馨而又遭遇不幸的马河声的同情溢于言表。阅读画人记选段,完成 14 题。画面上站着的是我,坐着的是邢庆仁。 邢庆仁是一位画家。 我们曾一起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办过书画展,展名叫 “长 安男人” ,实在是长安城里两个最丑陋的男人。托尔斯泰说过 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其 实人的长相也是这样,美人差不多一个模式,丑人之间的丑的差别却大了,我俩就是证据。 和邢庆仁来往频繁始于二十世纪之末,到 现在差不多已四年。四年里几乎每礼拜见一次,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友 谊日渐坚刚

9、。我想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可能我们都是乏于交际,忠厚老实,在这个太热闹的社会里都一直孤独吧。再是,我也总结了,做朋友一定得依着性情,而不是别的目的,待朋友就多理解朋友,体谅朋友,帮助朋友,不要成为朋友的拖累。中国十多亿人,我也活了近五十年,平日交往的也就是七八个人的小圈子,这个小圈子且随着时间不断地在变换,始终下来的才是朋友。那些在阶级斗争年月里学会了 给他人掘坑的人,那些太精明聪明的人,那些最能借 势的人,我是 应付不了,吃些亏后,就萧然自远了。人的生活就是扒吃扒喝和在人群里扒着友谊的过程,所以,我画下了这幅画。 这样的画我同时画了两幅,一幅 庆仁索要了去,一幅就挂在我的书屋。庆仁那天取画

10、的时候,说他读了一本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_“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 ”他说, “你想想,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我想了想,就笑了。1文章开头说“画面上站着的是我,坐着的是邢庆仁” ,这一“坐”一“站”作者意在表现什么?答:_答案:这一“坐”一“站”表现了“我”对邢庆仁的尊重,也透露出两人关系的不同寻常。2作者是怎样介绍邢庆仁外貌的?化用托尔斯泰的名言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对于主人公的外貌,作者没有细描详画,而是先用一句大实话简而括之:“我们”“实在是长安城里两个最丑陋的男人” 。然后化用托尔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有各自的不幸

11、” ,以“美人差不多一个模式,丑人之间的丑的差别却大了”来自我贬损,而对于邢庆仁丑的程度就留下了让读者想象的空间。3文末邢庆仁来取画时说了一句“穷人容易残忍,富人常常温柔” ,还解释说:“这话当然不仅指经济上的穷与富,事业上,精神上,何尝不是这样呢?”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答:_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句话对于过去有关穷人富人的传统观点具有一定的颠覆意义。其实,穷人富人都不可一概而论,穷人中既有在贫困中苦苦挣扎的,也有为改变贫穷处境而杀人越货的,富人既有为富不仁的,也有善心济人的。至于“事业上” “精神上”的“穷人”与“富人”就更要另当别论了。4结合节选文字,试概括主人公邢庆仁的性格特点。答:_答案:邢庆仁是一位虽其貌不扬但忠厚老实、善待他人、注重友谊、精神富有的画家。(时间:40 分钟 分值:45 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藏者( 显赫(广体胖( 叱咤风云( 拓片( 强悍(闻强识( 恪守职责( 漂泊( 纤弱(呱坠地() 嗲声嗲气( 荒芜( 泥淖(困潦倒( 戛然而止(析:B 项,拓片 项,纤弱 项,泥淖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