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759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魏公子列传(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大师 掌握“就” “过” “下” “独” “辞” “无” “存”等实词的意义。 2学习通过理解作品对人物的言行的刻划去把握人物性格 。1 体会纪传作品的一般的结构特点 。4认识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和侯嬴以死报知己的思想感情及他超凡出众的智慧。自主阅读导引战国时代,出现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士阶层” ,即知识分子阶层。他们有较高的文化素养,能文能武,懂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为各国统治者效力,往往起着异乎寻常的作用。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如著名的纵横家苏秦与张仪几乎操纵了战国时代各国的外交关系。这些士人投奔到权贵门下,以谋生活,称为门客或食客,而贵族也都大

2、量收养门客,以显实力和威势。其中门客最多名声最盛的是战国四君子(又称“四公子” ) ,即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齐国公子孟尝君田文,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他们都收养数千门客,对内维护自己的势力以对付政敌,对外与敌国作政治、军语文大师 。课文内容通过记叙信陵君结交侯嬴、朱亥和窃符救赵的经过,既赞美了士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又赞美了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 有人论史记说:“读一部史记 ,如直接当时人,亲睹其事,亲闻其语,使人乍喜乍愕、乍惧乍泣,不能自止,是子长叙事入神处。”这话一点不假, 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这样,真可以说,通篇充满诗情画意,使人百读不厌。课文内容既赞美了

3、士人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又赞美了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二)课文内容1内容结构课文内容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 自然段):介绍信陵君身分和为人。这一部分中第 1 层(第 1 自然段)写信陵君身分。第 2 层(第 2 自然段)写公子为人。写公子“仁而下士” “多客”而诸侯“不敢加兵谋魏” ,既是明赞信陵君仁义得人,又是暗示士人作用重大(急难可用) ,为写信陵君和士人之事做好了铺垫。语文大师 (34 自然段):结交侯嬴。这一部分写结交侯嬴经过。主要写两件事,一是侯嬴“厚遗不受”,二是信陵君“诚待得士” 。既写出了信陵君能礼贤下士,又写出了侯嬴志行高洁,穷且益坚。而信陵君得士,必得

4、相助;侯嬴忠贞,必酬知遇。是为下文做铺垫。第三部分(511 自然段):窃符救赵。这一部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其中第 1 层(第 5 自然段)写赵求救,魏留军观望,平原君让公子,魏王不听公子。这一层是“窃符救赵”故事情节之开端,写出了形势严峻,情况紧急。第 2 层(第 6 自然段)写侯嬴献计窃符。这一层是情节之发展,写信陵君情急无奈而欲赴秦军拼死,而引起侯嬴献策,窃得兵符,事情有了转机。突出侯嬴确是才士,关键之时,效力报公子知遇之德,也可见公子宽仁之性。第 3 层(第 7 自然段)写侯嬴荐朱亥。这一层是情节之发展,写侯嬴料事之缜密,真才士也!而荐朱亥,照应前之见客事,可见侯嬴早已为公子选人才,今用

5、之。朱亥之言,亦见英雄之气。侯嬴,朱亥皆及时助信陵君,信陵君礼贤下士之酬报也。第 4 层(第 8 自然段)写椎杀晋鄙夺军。这一层是情节之高潮,语文大师 ,侯嬴奇士也!第 5 层(910 自然段)写信陵君救赵,侯生自刭。这一层为情节之结局。信陵君战前之言,足见仁厚得人,救赵受盛赞,平原君不敢自比。而侯嬴以死报公子,真壮烈之士!奇士!第 6 层(第 11 自然段)写公子留赵。这一层为情节之尾声。2、课文主旨通过记叙信陵君结交侯嬴、朱亥和窃符救赵的经过,赞美了士人高尚的品德、杰出的才能和信陵君(养士者)礼贤下士、急人之困的高风。3、写作特点(1)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品质、性质。如信陵君的言行:虚左

6、,自迎,执辔愈恭,引车入市,引上座,侯嬴不送而返回问己所失,不忍杀晋鄙而泣,等等。侯嬴的言行:睥睨,久立与客语,信陵君赴秦军拼死,则“不能从” , “固知公子之返” ,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荐朱亥语, “北乡自刭” ,等等。(2)叙述事件过程,情节完整,突出人物,详略得当。如“献策” “荐朱亥” ,详写人物言行,以突出人物。语文大师 “椎杀晋鄙” “击秦救赵” ,则略写事情经过,以突出赞美人物品质、性格之主旨。文言现象梳理一、通假字1、坐:直上载公子上坐(通“座” )2、俾倪:见其客朱亥,俾倪(通“睥睨” )3、决:辞决而行(通“诀” ) 4、乡:北乡自刭(通“向” )二、一词多义1、

7、就:然赢欲就公子之名(动词,成就) 乃谢客就车(动词,登上)2、独:计不独生而令赵亡(独自) 独不怜公子姊也(难道)3、下:公子为人,仁而下士(谦逊对待)吾攻赵,旦暮且下(动词,攻克)4、辞: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动词,推辞)而侯生竟无一言半辞送我(名词,言辞,言语)5、无:士无贤不肖(副词,无论)独子,无兄弟,归养(没有)6、存:而公子亲数存之(动词,慰问)遂救邯郸,存赵(动词,保全)语文大师 、过:于众人广坐之中,不宜有所过(动词,访问)行过夷门,见侯生(动词,经过)过故人庄(拜访)8、之:如姬资之三年, (代词,它) 此五霸之伐也(助词,的)今日赢之为公子亦足矣(助词,无义)士以此方

8、数千里争往归之(代词,他)9、以: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介词,在) 实持两端以观望(连词,而)欲以客往赴秦军(介词,用) 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连词,因)三、词类活用1、礼:皆谦而礼交之(名作状,以礼相待)2、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形作动,慢待)3、从:公子从车骑(使跟从)4、壁:留车壁邺(名作动,驻扎)5、急:为能急人之困(意动,以为急)6、屏:侯生乃屏人间语曰(使走开)语文大师 、北、西:北救赵而西却秦(名作状,向北,向西)8、怒:楚使怒去(动作状,生气地)9、急:今公子有急(形作名,危急的事)10、将:使将将其军归魏(后一个将,率领)11、袖、椎: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名作动,

9、用衣袖子藏、名作状,用铁椎)难句翻译现场1、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译:公子为人,仁爱而谦逊地结交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谦逊而按礼节结交他们,不敢凭自己的富贵(身份)而慢待士人。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译:现在邯郸城早晚之间就要臣服秦国,而魏国的救兵却没有到达,公子解救别人危难的精神体现在哪里呢!3、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译:如姬愿意为了公子去死,没有什么推辞的,只是没有机会罢了。4、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注意“以”表示目的, “便语文大师 (于)国家”是省略句)译:将军在外(作

10、战),国君的命令也有不接受的,这样的话对国家有好处。5、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译:(这)好比把肉扔给饥饿的老虎,能有什么作用呢?6、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译:我(本来)是街头中一个拿刀的屠夫,而公子多次亲自慰问我,我之所以没有回报,是因为(我)认为微小的礼节没有什么用处。疑难追踪探究1信陵君无忌是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可以入传的材料浩如烟海, 而史记魏公子列传却只用三千余字,就使这个名扬古今的人物神情毕肖立于纸面。这与作者的精心裁剪分不开的。请就此作点分析。史记魏公子列传构思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情缀文。 司马迁对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

11、难的侠义精神非常钦佩,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在本篇中,他连用了一百四十多个“公子” ,在公子身上倾注了真挚而又深沉的崇敬爱戴之情,文章中材料的取舍和剪削都从表现感情的需要出发。文章主要写了信陵君一生中的两桩大事,一是救赵,二是存魏,因为这两件事最能表现公子的侠义精神。其他的则一概剪去不提,显得不枝不蔓。二、以宾拱主。作者写救赵,却又将公子如何求如姬,如姬如何语文大师 ,公子如何与秦交战等等,一并从略。反而去大写公子如何交结侯生,侯生怎样料事如神、怎样献窃符之策、怎样荐朱亥同行,朱亥又怎样欣然前往。笔墨大多落在门客而又笔笔写的公子。这正是本

12、文的一大特色。首先, “救赵” 、 “存魏” 、 “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都不是由于有一个贵族公子无忌,而是由于有一个“多客”的信陵君。众多的门客是他的智囊团和敢死队。没有这些门客,他如何救得邯郸?因此,写门客是再现了历史的真实,又一次反映了司马迁所倾心的侠义精神。再者,无忌之所以能多客,能“倾平原君客” ,门客又之所以心甘情愿为他尽忠尽力、献计献策,是由于公子仁而谦恭,礼而下士。因此,作者越是把门客写得忠诚可靠、精悍能干,也就越是能表现公子虚怀若谷、不耻下交的谦逊作风。还有,我们从“救赵”这件事本身来看,写门客也是为了写公子。侯生之所以能巧献两条战略性的至关全局的计谋,大的原因是公子能

13、放下架子,亲枉车骑而迎之,拜为上宾。直接原因是公子在心急如焚之时能够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保持礼贤下士的作风,行到中途而“复引车还” 。如姬之所以能舍生忘死窃得虎符,是由于公子曾为其报杀父之仇。朱亥欣然前往椎杀晋鄙,是因为公子“往数请之” 。侯生最后北向自刭,也正是为了报答公子这厚遇。这里,公子始终是作者热情讴歌的中心人物。 三、以少总多。这篇传记在运用典型材料方面也有值得称道的。如前所述,公子一生事迹甚多,只写“救赵” 、 “存魏” ,其中又以“救赵”为详,一来是因为“救赵”是公子一生中的大事,二来也因为这件事典型。强虏压境有如狂飙席卷,矛盾集中激烈而又尖锐复杂。各种人物都必须在这大是大非面前

14、“亮相” ,公子急人之难的英雄性格也最容易在这样的诸端矛盾撞击中迸射出耀眼的光芒。 公子“食客三千人” ,可写的很多,而文中提到的有姓氏的门客却只有侯嬴、朱亥、毛公、薛公四人。这四个人一个是夷门监者,一个是市井鼓刀者,一个是卖浆者,一个是赌徒。门客中地位低下者莫过于他们。既然公子对这些又穷又贱的人物都是十分谦恭,那么,对其他有胆有识的门客,公子是何种态度也就不言而喻了。正因为这四个门客具有高度的典型性,所以,最能表现公子“能以富贵下贫贱” , “不敢以富贵骄士”的高尚品质。 由于作者所写的人物、事件、环境,都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因而能够起到以少总多的艺术效果,使读者“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 (刘知几:史通叙事 ) 。四、以小见大。公子将晋鄙军后,进攻秦军,是一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