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733 上传时间:2017-01-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地的歌吟-边界望乡》ppt课件(10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边界望乡 洛夫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作者简介 洛夫, 1928年生,本名莫洛夫,湖南衡阳东乡相公堡人。从小读私塾三年。 1948年入湖南大学外文系,翌年随国民党军队去台湾。在军界历任编辑、特等翻译官、英文秘书等职。 1973年毕业于淡江文理学院外文系,同年退役。此后在台湾中广公司、亚盟总会和东吴大学任职。 1954年 10月,与张默、痖弦在左营共同创办 创世纪 诗刊,并任总编辑。洛夫著作甚丰,著有诗集 灵河 因为风的缘故 漂木 等十多种,诗论集 诗人之镜 诗的边缘 等五种,另有散文、译著多种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

2、公社】整体感知 诗人望乡时内心感受是怎样的? 全文按照逻辑顺序写了登山、望乡、怀乡、想象到最后回到现实偿愿无望的过程,抒发了诗人作为海外游子的那种惆怅而黯然神伤的故园情怀。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 “ 乡愁 ” 是创作永恒的主题,诗人从多方面渲染自己的愁绪,请分析说明探究问题 从 近乡情更 “ 怯 ” ( “ 手掌开始生 ” ), 从 乡愁之 “ 大 ” ( “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 ” ) 与“ 乱 ” ( “ 如风中的散发 ” ), 从乡愁之沉重悲苦 ( “ 内伤把我撞成了严重的 ”“ 像山坡上那丛凋残的杜鹃。咯血 ” ), 从乡愁之激越沸腾 ( “ 我被烧得双目尽赤,

3、血脉贲张 ” ), 乡愁之偿愿无望 ( “ 抓回来的仍是一掌冷雾 ” ),处处表现了洛夫对乡愁这一母题的个人独特感受。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二、如何理解 “ 杜鹃 ”“ 白鹭 ”“ 鹧鸪 ” 三个意象? 婉哀怨 的情调。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白居易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李商隐 诗人这里用这个具有传统文化意蕴的咯血的杜鹃的意象,表达了自己不能回归故乡的哀怨悲苦之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白鹭 安静、平和生活的自由向往。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王维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4、。 张志和 诗人在这里则 借白鹭来表明自己自由飞到故 国的渴望。 而 “ 又猛然折了回来 ” 则写出了 诗人亲吻故国土地无望的黯然神伤的感情。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鹧鸪 其声凄厉悲惨 ,似云“ 行不得也哥哥 ” 。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辛弃疾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这里,诗人用 “ 以火发音 /那冒烟的啼声 ”的鹧鸪使自己 “ 双目尽赤,血脉贲张 ” ,抒发了自己回望故国时热血沸腾、肝肠寸断的情感。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 边界望乡中写到 “ 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 / 一座远山迎面飞来 / 把我撞成了 /

5、 严重的内伤 ” , 该怎 么理解 ? 【点拨】 当故乡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视线里 ,诗人心跳加快 , 故而以 “ 心跳 ” 的距离写自己“ 近乡情更怯 ” 的心理 , 但故乡却只能在自己的视线里 , 可望而不可即 , 这种可远观而不可亲近的感受比单纯的思念更让人痛苦 。 宛如是这眼前之山飞来 , 狠狠地撞在 “ 我 ” 的心口 ,把我 “ 撞成 ”“ 内伤 ” , 从而形象地显示出自己那种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沉重与悲苦 。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三、本诗采用了哪三种艺术手法? 洛夫的 边界望乡 以繁复多变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浓郁的乡愁情怀,在古今难以计数的思乡篇中脱颖而出,给读者提

6、供了一种全新的感受。 一是反衬 。望乡时,作者由 “ 心跳加速 ” 到 “ 撞成内伤 ” ,从 “ 手掌生汗 ” , “ 伸手可及 ” 故国乡土,到 “ 抓回一掌冷雾 ” ,形象地显示出诗人由看到故国时的激动、喜悦到最后偿愿无望的沉痛悲苦,以喜衬悲,更显其悲。 二是联想 。在诗的第三节,作者由杜鹃联想到杜鹃鸟再到杜鹃啼血的典故,三次联想飞跃,使意象叠合,象趣意深,蕴味无穷。 三是想象 。作者由望乡进而想象自己听到故国乡音 (“惊蛰之后是春分 ”“ 清明时节该不远了 ” ),看到故国景色(“当雨水把莽莽大地 /译成青色的语言 ” ),伸手触及故国土地,最后由想象回到现实的偿愿无望,浸透了诗人浓浓的乡思。 2017/1/17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板书 边界望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