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712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2016年第二学期高二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2016 学年第二学期苏州市高二调研测试语文 I 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或短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他,书香门第 ,但自幼痴迷天文,成了一名天文学家。他常为孩子上课,给他们带去畅游太空的梦想。他说,繁星点点,看上去极其渺小,其实很多星球 。科学就是追寻真相,凡事 不宜轻信自己的感觉。A出生 硕大无朋 切忌 B出生 十分巨大 切忌C出身 十分巨大 切记 D出身 硕大无朋 切记2下列词语不全是表示年龄的一项是(3 分) A总角 束发 B加冠 而立C古稀 耄耋 D致仕 期颐3下列商业联与其后括号内商店所售物品不匹配的一项是(3 分)

2、 A淡浓随意着,深浅入时无(图书) B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乐器) C若待胸中存灼见,且先眼底辨秋毫(眼镜)D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帽子)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格里高尔说话时,秘书主任 , , , , 。好不容易进入了前厅,他最后一步跨出起坐室时动作好猛,真象是他的脚跟刚给火燃着了。 片刻也没有站定 眼睛始终盯紧了格里高尔 却偷偷地向门口踅去 仿佛存在某项不准离开房间的禁令一般 只是每次只移动一寸A B C D5阅读右边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论往往不同。 B只有亮出自己的观点,真理才会越辩越

3、明。 C只有换位思考,才能知道产生分歧的原因。 D处在不同的立场,思考问题常常会不一样。 二、文言文阅读(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红线传袁 郊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潞州节度使薛嵩青衣。时军中大宴,红线谓嵩曰:“羯鼓之音调颇悲,其击者必有事也。 ”乃召而问之,云:“某妻昨夜亡,不敢乞假。 ”嵩遽遣放归。时至德之后,两河未宁,以釜阳为镇,命嵩固守,控压山东。杀伤之余,军府草创。朝廷复遣嵩女嫁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男,男娶滑州节度使令狐彰女,三镇互为姻娅。田承嗣患热毒风,遇夏增剧。每曰:“我若移镇山东,纳其凉冷,可缓数年之命。 ”乃募军中武勇十倍者得三千人,号“外宅男” ,而厚恤养之。

4、常令三百人夜直州宅。卜选良日,将迁潞州。嵩闻之,日夜忧闷,计无所出。红线曰:“主不遑寝食,意有所属,岂非邻境乎?” 嵩曰:“我承祖父遗业,一旦失其疆土,即数百年勋业尽矣。 ”红线曰:“易尔,不足劳主忧。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今一更首途,三更可以复命。 ”嵩大惊曰:“不知汝是异人,然事若不济,反速其祸,奈何?”红线曰:“某之行,无不济者。 ”再拜,倏忽不见。嵩常时饮酒,不过数合,是夕举觞十余不醉。忽闻晓角吟风,一叶坠露,红线回矣。嵩曰:“事谐否 ?”曰:“ 不敢辱命。 ”又问曰:“无伤杀否?”曰: “不至是。但取床头金合为信耳。某子夜前三刻,即到魏郡,凡历数门,遂及寝所。见田亲家翁

5、正于帐内,鼓趺酣眠,枕头露一七星剑。剑前一金合。遂持之以归。既出魏城西门,见晨飙动野,斜月在林。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感知酬德,聊副于心期。所以夜漏三时,往返七百里,入危邦,经五六城,冀减主忧,敢言其苦?”嵩乃发使遗承嗣书曰:“昨夜有客从魏中来,云:自元帅头边获一金合,不敢留驻,谨却封纳。 ”专使星驰,夜半方到。见搜捕金合,一军忧疑。使者以马挝扣门,承嗣遽出,以金合授之。捧承之时,惊怛绝倒。明日遣使赉缯帛三万匹、名马二百匹,以献于嵩曰:“某之首领,系在恩私。便宜知过自新,不复更贻伊戚。专膺指使,敢议姻亲?所置纪纲仆号为外宅男者,本防它盗,亦非异图。今并脱其甲裳,放归田亩矣。 ” (有删改)6对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令三百人夜直州宅 直:同“值”,值守 B主不遑寝食 遑:闲暇C聊副于心期 副:符合 D不复更贻伊戚 戚:亲戚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军中的宴会上,红线告诉薛嵩她从羯鼓声中听出了打鼓者内心的悲伤。经询问,事实果然不出红线所料。B为了维护地方的稳定与安宁,朝廷采用了让节度使结为儿女亲家的方式来调解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C田承嗣本无异心,红线盗盒之后,他意识到自己处境危险,为打消薛嵩的疑虑以防不测,他送礼赔罪并解散了“外宅男”。 D薛嵩的“日夜忧闷,计无所出”与红线的胸有成竹、不辱使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红线

7、形象的性格特点。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乞放某一到魏郡,看其形势,觇其有无。 (4 分)(2)忧往喜还,顿忘于行役。 (4 分)9红线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4 分) 三、古诗词鉴赏(11 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之江淮留别京中亲故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长云迷一雁,渐远向南声。已带千霜鬓,初为万里行。繁虫满夜草,连雨暗秋城。前路诸侯贵,何人重客卿?(1)请简析首联的作用。 (5 分) (2)中间两联诗人是从哪几个方面写江淮之行的?(4 分)(3) “客卿”指谁?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2 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8、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信誓旦旦, 。 (诗经 卫风氓 ) (2)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 (3) ,山形依旧枕寒流。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4)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 (5) ,叶底黄鹂一两声。 (晏殊破阵子 春景 )(6)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 (庄子逍遥游 (7) ,吾未见其明也。 (韩愈师说 )(8)相与枕藉乎舟中,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一) (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5 题。 洋娃娃的房子英曼斯菲尔德伯纳尔家的孩子从未看见过这样完美的洋娃娃的房子哩。房间都是用纸裱糊好的。除了厨房,地板上全部铺着红地

9、毯。客厅里摆着红色的长毛绒椅子,饭厅里的椅子是绿色的凯西娅最喜欢的却是那盏灯。一只配着白灯罩的油灯,像是灌满了油,一点就会亮一般。就这房子来说,洋娃娃显得大了一点,然而那盏灯却是十全十美的。它像在朝凯西娅微笑:“我是生在这儿的。 ” 次日早晨,伯纳尔家的孩子跑向学校,她们要向每一个人夸耀一番她们的洋娃娃的房子。 “我先讲, ”伊莎贝尔说, “我是老大。得由我决定让谁先来看。 ”洛蒂和凯西娅知道老大的权力,她们一声不吭,擦着路边的金凤花走过去。伊莎贝尔被团团围了起来。只有莉尔姐妹俩站在圈子外边。如果可能,伯纳尔家是不会让孩子上这学校的,但是方圆几公里以内只有这一所学校。结果呢,法官的女孩,医生的

10、女儿,老板的孩子,送牛奶人的子女全都混在一起了。总得划条界线吧。于是,界线就划在莉尔姐妹俩这里。许多小孩,包括伯纳尔家的,都不准和她们说话。连教师和她们说话的声调也迥然不同。她俩是囚犯和洗衣妇的女儿。她们的衣服全是母亲用帮工的人家赏赐的“破烂儿”拼凑起来的。拿莉尔来说吧,她的衣服是用伯纳尔家绿色的假哗叽台布改制的,两只红色的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一顶成年女人的帽子顶在额头上,它曾是邮政局长兰基小姐的财产。帽子后沿向上翻卷着,还插着一根鲜红的大羽毛。妹妹埃尔斯,穿着一件睡衣似的白长袍和一双男孩的长统靴子。埃尔斯瘦骨嶙峋,一双呆板的大眼睛。她难得开口,从来没有人看见她笑过。现在,她们就在圈子外面徘徊

11、,总不能不让她们听吧。当有的女孩回头对她们冷笑时,莉尔和平时一样,害羞地傻笑一下,埃尔斯则眼睁睁地瞅着大家。 伊莎贝尔骄傲地讲着。地毯、床和有一扇小炉门的火炉,这些都引起了轰动。她刚讲完,凯西娅就插了进来。 “你忘记那盏灯了,伊莎贝尔。 ” “哦,对, ”伊莎贝尔说, “饭厅的桌子上还有一盏小油灯。 ”“油灯是所有东西里最最好的, ”凯西娅叫了起来。她认为伊莎贝尔根本没把灯的优点说清楚。 好多天过去了,看过洋娃娃房子的孩子越来越多,他们见面就问:看过伯纳尔家洋娃娃的房子吗?喔,真可爱! “妈妈, ”凯西娅说, “我不能邀请莉尔姐妹只来一次吗?” “当然不能,凯西娅。 ” “为什么呢?” “去玩

12、吧,凯西娅,你明明知道为什么不行。 ” 最后,除了她俩以外,每个人都看见过洋娃娃的房子了。一天下午,趁姐姐们陪伴客人,凯西娅溜了出去。她爬到院子里的大白门上荡来荡去。她朝路上望去,看见有两个小黑点在朝她走来。是莉尔姐妹。凯西娅从门上滑下来,像是要跑开。她犹豫了一下,又爬上了门。 “喂!”她朝莉尔叫了一声。 两姐妹大吃一惊,停了下来。莉尔又傻笑了一下。埃尔斯眼睁睁地瞅着。 “你们想看看洋娃娃的房子吗?”听了这话,莉尔的脸马上红了起来,随即摇了摇头。“为什么?”凯西娅说。莉尔喘了口气说:“你妈对我妈说的,我不可以和你们说话的。 ”“没关系, ”凯西娅说, “来吧,没人看见。 ” 莉尔的头摇得更厉害

13、了。 突然,莉尔的裙子被用力扯了一下。她回过头去,埃尔斯恳求似地看着她。莉尔疑虑重重地盯着埃尔斯。埃尔斯又拉了拉她的裙子 “你怎么敢叫她俩到院子里来?”凯西娅的母亲高声嚷道。 莉尔羞愧得缩成一团,像她母亲一样,埃尔斯则惘然若失。她们一口气跑到了看不见伯纳尔家的地方后,坐在一根排水管道上休息。莉尔脱下插着大羽毛的帽子,她们的眼光梦幻似地越过草料场,望着小溪,投向那围着篱笆的地方,那里,劳根家的母牛正在那儿等着挤奶呢。她们在想些什么呢? 一会儿,埃尔斯挨到她姐姐的身边。她已经忘记了那个粗暴的太太。她伸出一个手指,碰碰姐姐的大羽毛,难得地笑了一笑。 “我看见那盏灯了。 ”她轻轻地说。 该资料由 友情

14、提供。 (有删改)12文章第五段画线句对莉尔姐妹衣着的描写,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和作用?(4 分)13莉尔形象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6 分) 14请探究文章中那盏“灯” 的意蕴。 (4 分) 15 “然后两个人又一次沉默了。 ”请分析小说结尾处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6 分)六、现代文阅读(二) (18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18 题。 狄更斯的信念张惠雯德国作家伯尔说,狄更斯有一双湿润的眼睛:既不完全干涩,也不充满泪水,它是湿润的。狄更斯时代,浪漫主义是主流,风雅者普遍对贫寒和罪恶缺乏兴趣。上层人看不到下层人的生活,也不相信他们过着悲惨的生活,风行的文学甚至粉饰罪恶。狄更斯

15、用那双眼睛观看底层人们的生活。他预感自己走入禁区的作品将被贬低为粗野,会被优越阶层认为“有伤风化” 。但他认定“真相应该被告知” 。狄更斯不隐恶,但也并非对恶抱有兴趣。他写恶意在揭示这种生活可悲可憎的真相,去除围绕在罪恶周围的光环和假象,让人引以为戒,并使人们感到仁爱和公正的必要。他的小说受到广泛的喜爱,他揭示的现象造成了社会影响,他促成了改变。这些改变是看得见的“公正” 。还有看不见却更为重要的公正,就是他置于读者心中的“公正” 。如今,狄更斯时代的“禁忌”已变为当下的“时尚” 。很多人在写恶,把丑恶、痛苦当成一种纯粹的感官“现象”来写,于是,恶和苦的本质变了,成了供人欣赏玩味、富有奇特情调的东西。可是,在此之外,再无其他,他们没有创造文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