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96240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也经常和老师们聊天,谈到学生作文教学都发出了共同的心声:“作文教学真难呀!”。是啊!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尤其农村学生更怕作文,因为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较少,社交能力更无法与城里孩子相比;其次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对于这些困境和现状,相信我们每一个在农村从事过教育工作的人都会有更多的体会。所以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和大家探讨一下: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一、作文教与学的现状现状之一:大多农村小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目前学生写作水平普遍偏低,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上作文课教师困惑,学生咬笔杆。(举例)多年来我在

2、全县的期末统考时都改作文,改的作文里面存在很多问题:如情况一:有的孩子连审题都不会,写景的居然写成了人,写亊的变成写景。情况二:写一件事写成了多件事,情况三:有的班级作文既然出现整个班居然是千篇一律的,只有个别字词的差别而已。情况四:有的学生写的作文时廖廖数语,改卷老师不知所云,甚至我改到卷子情况还有:有的学生竟然把短文抄到作文上的。从学生作文看,完全是在一种脱离实际生活经验的情况下,采用拼、凑、压、挤、抄等方式“合作”而成的,让人看后啼笑谐非,欲哭无泪。这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写和教师的教都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不然怎么连题都不会审?现状之二:作文假、大、空。长期以来,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

3、生作文中的问题相当突出:作文中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胡编乱造;说套话,人云亦云。例如:我记得,有一年的语文期末考,作文题是的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通过一件真实的事情来表现自己的特点。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强的题目,写的又是学生最熟悉的自己。可是,从学生作文的情况来看,出现了许多假作、空作、套作,“五子”登科(哪 5 子呢?- 抱孩子、推车子、让位子、拾包子、扶瞎子)的现象仍很严重,确实很令人忧虑。有的学生作文中童心、童趣不再,毫无个性可言,不禁让人摇头。记得在学生中,就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文,作文,不吹不成。”于是写作文就有:吹牛、忽悠;写父母就是“冒雨送我上医院看病”、

4、写老师就是“挑灯批改作业”、写同学就是“ 帮助生病的我补习” 事例虚假、张冠李戴,大话连篇、空洞无物。现状之三:学生作文缺少个性。 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作文就是:千人一面、众口一词、大同小异。别人怎么说,他也怎么说,没有自己的见解;别人怎么写,他也怎么写,缺乏自己的创意。写人用一个模式、写事写同一个过程、写景总是那一个风景、状物总是那个物写出来完全是一个模式、是一个套路。现状之四:作文字、词、句、段、标点符号问题百出。在许多作文中,我们也看到很多作文,错别字层出不穷,词不达意,句子语病莫名其妙,全文一大段,从头到尾,中间全是逗号,只有结尾才能看到一个句号。而且书写不工整,本面不洁,甚至一塌糊涂

5、。现状之五:教师忽视作文教学。其实我们都有体会:大部分时候,上一般的课文我们都有教案,但上作文课,我们一般都没有写教案,备课的时间相对来说少得多了。有时只是出了个题目,指导一下,就让学生写作文。这样,很多时候学生写出来的作文,五花八门,牛头不对马嘴,让人哭笑不得。或者我们有的教师干脆把范文抄到黑板上,然后让学生克隆到自己的作文本上,这样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要么就是有的教师讲得太多,从审题、选材到确定中心,从开头、中间讲到结尾,讲得唾沫横飞,但学生写起作文来,还是无所适从。二、作文教学的对策针对以上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为使我们农村作文教学有效进行,我觉得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6、对孩子的作文进行训练:对策 1:.利用农村资源,指导孩子在观察中学会写作文。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最大的写作难题莫过于素材的缺乏,而我们农村是个广阔天地。田野风光美、自然景观美、农家新居美等等都是学生写作的好题材。记得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 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广开渠道,接触方方面面的知识,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有效的资源和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取材中教育学生热爱生活,在丰富视野的过程中积累作文的素材,在写作中表真情。 我认为可以写以下题材:题材之一:写田野风光美 , 写农家新居美,可用于我们教学的写景的作文。

7、众所周知,我们农村田野风光是美丽可爱的,特别我们阳朔山水更是闻名于世。这也是我们学生观察,写景极好的题材资源。田里的水稻、油菜、小麦、桑田、菜地各具风韵,它们的形状、色彩、生长过程,又各具特点,随着农时变化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闹春图、青苗图、丰收图引导学生就地取材,从平平常常的、熟视无睹的事物中,去发掘事物的形式美与内在美,激发孩子们对家乡热爱之情。 记得,三年级下学期时,我在教学这个写景作文时,有一次,去布置孩子们去观察大自然的美丽后,有个孩子就写出了这些语句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来到人间,给大自然带来了好多礼物,她路过田野,花儿红了,庄稼绿了,小草发芽了;她淌过小河,河水清了,鱼儿多了

8、。小青蛙开始唱歌了噢 我知道是春天来了。 题材之二:可以让孩子写乡俗之趣。在我们农村有千百年的农家文化、农家风情,有其它独特的风格,富有强劲的生命力。农家人的自娱自乐,表现出农民祖祖辈辈的纯真品格。如农家庆贺节日,他们有自己的方式:杀鸡宰鸭、捕鱼捞虾,走乡邻、访亲友。让孩子去观察,他们就可以写这些内容了,如:过年和爸爸捕鱼蒲公英、小蝌蚪。 这些作文孩子写自己身边的事,而且选取了有特色的材料,就可能写得出有特色的作文。也还可以写:像种柚子、金橘、养鱼、放牛、养羊、插秧、种菜等等这些农活,都有着一套宝贵经验,凝聚着农民的智慧。让孩子去观察,知道劳动最光荣。同时让孩子边学边做,边想边记,从亲身感受中

9、,表达自己赞赏之意。也可以让孩子和老人接触,忆苦思甜,结合实践,有的孩子就写出了这些题目:爷爷住山洞隔壁奶奶的童养媳生活一个馒头的故事。记得叶圣陶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这句话十分明确地说明了:作文和生活的关系,为丰富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有目的地为学生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投入地参加,从中积累富有个性的作文素材。我想:我们广阔的农村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作文题材库,在教学中,只要教师做有心人,指导农村学生挖掘身边的题材,使学生有东西写,写真东西,会写,乐写。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我们农村作文教学的基础就很结实了。对策 2、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

10、资源和孩子的家庭资源积累词语。俗话说:“词汇积累作文训练的基石。”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积累词汇,让学生在习作时能做到腹中有物,以此提高作文水平,这点对于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的语文教师,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同样的“积累词汇”,其实施过程城里乡下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城区的小学生,老师要想让学生积累词汇,可能只要简单的布置和适时的检查大多数孩子就会去做。然而在我们农村,那可要费些心思和体力的。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大家都知道:我们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是少之又少。以前,我去一些学校监考时就发现:每个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

11、什么?为此,我想推荐一下我的做法,不知道是否对大家有帮助:就是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桌、烂点的书桌。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就能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那就是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的课外书籍,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当然,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开展读书考级活动,我想这样孩子读书的兴趣也更会高涨了。这样如果有几个学期的坚持,班级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其次,缩小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积累词汇的差距。由于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在

12、积累词汇这项工作中充当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而农村孩子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这当中又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那么词汇积累只能变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词汇大王”等,同时注意学生积累中不要有,片面贪多求次情况;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平时通过多和学生沟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词义,用自己的感情朗读词汇等做法,强化了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培养了语感。再者,积极引导学生多读名著名篇,读后把好词、妙语、佳段摘录下来,进行整理积累。像我们班

13、就有用于摘抄的采蜜本,读书卡。同时,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好词好句,学习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并学会品读赏析。写作文时则时时提醒学生学会迁移,灵活运用。这样,学生的作文便会由空洞乏味向生动具体发展。当然在教学中,有些学生书读得不多,又不勤于做摘记。我在教学中就坚持每周摘给学生几段优美词句,要求他们背诵下来。若有人在作文中合理运用,马上加以表扬,这样学生会非常乐意去背诵优美段落,并积极开动脑筋如何运用。不久,学生的语言积累会越来越多。作文时,内容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对策 3:激发兴趣,培养自信,让学生乐于写作兴趣与爱好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原动力。我认为:孩子对某事物是否喜爱并不是与生俱

14、来的,许多兴趣都是“引”出来的。要想让学生乐于作文,首先必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农村小学生认为自己能力、水平有限,写不好作文,缺乏自信心。因此,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使他们产生喜欢写作的动力。首先我认为: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还来自于外界的刺激:例如孩子会想:今天,我的作文受到老师的表扬;我的作文得了个“好”字;我的作文能够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我的作文能在作文竞赛中获奖这些机会,都应该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去创造的!学生有这样的自信,也是老师抬出来的!在平时教学中,每次作文,我总要花一节课去点评:选出一些较佳习作,在班上让学生自己念,

15、并张贴在学习园地中;细心地去挖掘较差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如一个好的开头、很自然的结尾,一个好的句子,哪怕是一个精彩的词语,都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在好的地方,画上个苹果,一个笑脸,写一个“好”字。学生都是那样的兴奋,对于写作文会更有兴趣。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中,千万别吝啬我们的笑容,别停住我们的赞扬。抓住学生细小的闪光点夸一夸,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在夸奖的时候一定要夸得十分具体,让学生能明白好在何处,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又对全班的学生做了一次有效的指导。这里我还想说的是在低年级的作文中我们一定要以鼓励为主,我们班在 3 年级前,我都是让孩子去写就行了,画个笑

16、脸,学生是那样的自信。实践证明,在很多次期末考试中,我们班的成绩都很出 色,期中作文就比其他班的高出 4、5 分。当然到了3、4 年级后就要可以稍微要求高点了。 其次,多鼓励学生“写心中事”,也能激发写作自信。让学生平常怎么说,写作时就怎么写;学生作文并不是要求写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只要把生活中和父母、老师、同学之间发生的细微小事写具体,通过文字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恶丑的痛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蓝图的刻画等都表达出来。同时,写作时让学生保持一种自由的心灵状态也是极为重要的。我们不要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来拘束学生的思想,语文教师应尽量使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保持一种自由的状态,帮助学生消除各种心理障碍,就能激发孩子写出真实的作文。再次,写好作文的前提是激发孩子的想像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