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96055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秋季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作业二参考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页,共 4 页 1幼儿园语言教育专题 作业二(语言发生发展篇 第三至七章)一、填空题1言语活动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说、写被称为 表达性言语 ,听、读称为 印入性言语 。2语言发生的生物基础是 发音器官的成熟、 语音听觉系统 的成熟和 大脑神经中枢 的成熟。 3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 社会生活环境 的影响、 成人的语言观念 的影响和 对待儿童的态度的影响。4儿童的语言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前言语阶段 阶段、 言语发生 阶段和 基本掌握口语 阶段。5儿童的前言语阶段是一个在语言获得过程中的 语音 核心期。6心理学研究表明, 4 岁以上的儿童一般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

2、 3-4 岁以前儿童的语音发展呈现 扩展的 趋势,之后,趋势逐渐趋向 收缩 。7推广普通话的核心任务是 解决我国各地区方言中的语音问题,即推广以北京语音为标准的普通话 。8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是指 个体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而掌握某种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题1如何保护学前儿童的发音器官?1.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2.要注意儿童说话、朗读以及唱歌时声带的保护。2语言中枢的成熟水平导致儿童语言能力有哪些差异?开口说话的月龄不同;发音的清晰度不同;对周围语言刺激的敏感性不同;语言内容不同;语用方式不同;语言的兴趣点不同。3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特点有哪些?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2语言学习是儿童

3、语言个性化的过程;3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4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过程。4学话萌芽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语言发展的特点:(1)不同的连续音节明显增加,近似词的发音增多;(2)开始真正理解成人的语言;(3)语言交际功能开始扩展。教育:(1)丰富婴儿的生活内容,提供丰富的语言环境;(2)鼓励婴儿掌握新的语音,并反复进行练习强化;(3)在行动中伴随着语言刺激,让婴儿学说话;(4)开展早期阅读,初步培养婴儿良好的阅读习惯。5单词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 第 页,共 4 页 2语言发展特点:(1)理解语言迅速发展;(2)会给常

4、见的物体命名;(3)继续讲“小儿语” ,常用省略音、替代音和重叠音。教育:(1)帮助婴儿掌握新词,扩大词汇量;(2)多跟孩子交谈,提供语言模仿的榜样;(3)自制或购买图书,促进婴儿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提高;(4)鼓励婴儿多开口,成人要耐心地倾听并予以回答;(5)开展多种形式的语言游戏。6双词句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语言发展特点:(1)能理解的词汇数目和种类“与日俱增” ;(2)语言理解逐步摆脱具体情境的制约,词语理解能力不断提高;(3)喜欢提问,语言上出现“反抗行为” ;(4)掌握新词的速度突飞猛进,处于“词语爆炸”阶段;(5)处于双词句为主阶段,双此举增长速度加快。

5、教育:(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言语榜样和言语示范;(2)主动告诉婴儿一切问题,对婴儿的提问和讲述要正确对待;(3)倾听文学作品,观看儿童美术片或动画片;(4)继续开展早期阅读指导;(5)在游戏中进行词语练习。7初步掌握口语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语言发展特点:(1)基本理解成人所用的句子;(2)语音逐渐稳定和规范,发不出的语音逐渐减少;(3)能运用多种简单句句型,复合句也初步发展;(4)疑问句逐渐增多;(5)语言常常使用结尾策略。教育:(1)让婴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2)鼓励婴儿同班之间的自发模仿和相互交谈;(3)随时随地地帮助婴儿使用规范语言;(4)在游戏中练;(

6、5)组织多种形式的语言教育活动。8目标口语初步形成阶段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语言教育语言发展特点:(1)词汇量迅速增加,对新词感兴趣;(2)能抽象句子规则,常表现出系统整合的语言内化能力;(3)能说出完整的句子,出现了多词句和复合句;(4)说话不流畅,表达常有 “破句现象” ;(5)言语功能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准确的趋势。教育:(1)提供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丰富婴儿的语言经验;(2)欣赏文学作品,重复和理解作品内容;(3)组织婴儿进行谈话活动;(4)在听说游戏活动中发展婴儿的语言;(5)开展早期集体阅读活动。9学前儿童语音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1)培养学前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2)

7、教会学前儿童正确发音(3)培养学前儿童的言语表情(4)培养学前儿童言语交往的文明修养10学前儿童语法发展的特点有哪些?1句型从不完整句向完整句发展。 (1)从简单句到复合句;(2)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2语句结构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1)句子结构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表达内容的分化、词性的分化、 第 页,共 4 页 3结构层次的分化) ;(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结构从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3句子的含词量不断增加。三、论述题1语言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在以下方面:语言产生于社会、存在于社会、发展于社会以及依存于社会。2有关

8、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有哪几个流派?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是什么?儿童语言获得理论有三个流派: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后天环境论可细分为模仿说、强化说和中介说三种。(一)模仿说。模仿说认为,儿童是通过对成人语言的模仿而学会语言的,成人的语言是刺激(S) ,儿童的模仿是反应(R) 。可分为机械模仿说和选择性模仿说。机械模仿说,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于 1924 年首次提出。它把儿童的语言看作是其父母语言的翻版,忽视儿童掌握语言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选择性模仿说在 20世纪 20-50 年代很流行,对其进行系统论述的是怀特赫斯特和瓦斯托。他们认为当儿童对某一语言现象具有

9、一定的接受能力时,就会对这种语言现象进行选择性模仿。(二)强化说。主要代表人物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了“自动的自我强化”和“强化依随”的概念。(三)中介说。代表人物是汤勒曼、莫勒、斯塔茨等人。在行为主义传统的刺激-反应联结中加入了“传递性刺激”和“传递性反应”的中介。斯塔茨认为在外显的刺激和反应中间,有一系列因联想而引起的隐含的刺激和隐含的反应所构成的中介体系,这个体系说明了刺激和反应的传递性。二、先天决定论。较有影响的理论主要是先天语言能力说和自然成熟说。(一)先天语言能力说。主要由乔姆斯基提出的。他认为决定儿童能够说话的因素不是经验和学习,而是先天遗传的语言能力,这里的语言能力是指语言知识,

10、即普遍语法知识。(二)自然成熟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勒纳伯格提出的。其基本主张如下:第一,语言能力的先天性;第二,语言能力的自然成熟;第三,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三、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先天和后天相互作用论主张从认知结构的发展来说明语言的发展,认为儿童的语言能力仅仅是大脑一般认知能力的一个方面,而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认知说。以皮亚杰为代表,认知说的基本观点是:第一,语言是儿童许多符号功能中的一种,符号功能是指儿童应用一种象征或符号来代表某种事物的能力;第二,认知结构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语言结构随着认知结构的发展而发展;第三,个体的认知结构和认识能力是不断发

11、展的,它来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第四,儿童的语言结构具有创造性。(二)规则学习说和社会交往说规则学习说提出者和赞同者主要有布朗、弗拉瑟 、伯科等学者。认为儿童具有理解母语的先天处理机制,但这种机制主要是一种学习和评价的能力,儿童学习母语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儿童用先天的语言处理机制,通过对语言输入的处理归纳出母语的普遍特征和个别特点。社会交往说主要是布鲁纳、贝茨等学者的理论主张。他们认为语言获得不仅需要先天的语言能力,也需要一定 第 页,共 4 页 4的生理成熟和认知发展,更需要在交往中发挥语言的实际交际功能。他们还认为社会交往几乎可以看作是儿童的一种天性。30-3 岁儿童语言教育中应注意哪些

12、问题?1充分了解婴儿个体语言发展的差异性2处理好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和渗透的语言教育活动的关系3要充分注意婴儿语言的“输入”和“输出”4处理好语言模仿和语言创造的关系4学前儿童词汇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是什么? 1丰富学前儿童词汇。 (1)为学前儿童提供的新词应以实词为主;(2)学前儿童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自然交往来学习新词。2帮助学前儿童正确理解词义。 (1)让词和词所反映的事物同时出现;(2)借助有关材料为学前儿童提供词汇的直观信息;(3)引导学前儿童联系上下文或根据自己已有经验理解词义。3帮助学前儿童正确运用词汇。 (1)经常为学前儿童提供正确用词的典范;(2)针对学前儿童经常错用或误用的词汇及时反馈;(3)为学前儿童创设适宜的环境,鼓励他们大胆使用已理解的词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