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951538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人教版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红楼梦 ”(甘肃省古浪县第三中学,甘肃 武威,733103) 摘要:本教学设计突破传统,以多媒体为基本手段,选取最能解读“宝” “黛” “钗”三人的爱情悲剧的曲词,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的形式,用独特视角加以理解,加以注解和分析。设计以其鲜明的课堂教学特色将红楼梦自身的独特价值,付诸教学实践,将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是教学中的一个探索,也为课堂教学和经典阅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为探究阅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以及导读红楼梦本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维。关键词:红楼梦;导读;教学设计【设计思想】1感受经典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倡导

2、探究风气,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使学习成为一种享受。2突破传统,从红楼梦部分曲词入手,分析造成宝黛爱情悲剧的原因,进而了解人物性格,为探究阅读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以及导读红楼梦本书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开阔视野,开拓思维。3教学中突出课文作为例子的作用,注重整体把握。以教师讲授引导为主,注重语文应用、探究、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致了解红楼梦的主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阅读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打好基础。2了解宝黛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二人的性格特征,认识宝黛二人追求思想解放,个性自由的反封建意义。3感受红楼梦中曲词的美,大致了解个别曲词的隐喻意义

3、。【教学内容】探究红楼梦的主线及宝黛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教学方法】引导、讲授、多媒体显示、课堂讨论等。【教学过程】导入: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颠峰之作,不少同学看过电视剧红楼梦 ,但名著红楼梦的博大精深同学们也许感受不深,尤其我们高中同学由于学业压力,纵有读红楼梦的心思,但没有时间和精力;纵然读红楼梦 ,但又觉得读不下去。那么今天就借学习 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给同学们介绍一下红楼梦的主线及宝黛二人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红楼梦主要人物的命运隐在第五回的曲子和判词中。今天我们不妨从曲子判词着手,讨论一下宝黛二人爱情悲剧产生的原因。 “87 版”电视剧红楼梦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对红楼梦2中的部分曲

4、词谱以曲子,成为经典的红楼梦歌曲,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些歌曲,感受一下。多媒体显示: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教师讲解:在这支曲子中,我们可以将宝黛钗的爱情归结为两个故事:金玉良缘 木石前盟金:薛宝钗的金锁。玉: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在封建社会看来,金玉相配是美好的姻缘。木:黛玉是上界灵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绛珠草。石:贾宝玉是“无材可去补苍天”被弃在青埂峰下的顽石化身。前盟:前世盟约。第一回说青埂峰顽石曾在赤霞宫当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这绛珠草既受天地精华,又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

5、木质,得换人形,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念念不忘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所以宝黛二人有“前盟”之说。我们将要学习的林黛玉进贾府中也有暗示:“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象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人教版必修三 P9)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人教版必修三 P10) 。本来这样一对前世有缘的有情人,可最终未能成为眷属,另一首曲子对此做了注解:显示并播放歌曲枉凝眉: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 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 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嗟呀, 一个空劳牵挂。 一个是水中

6、月, 一个是镜中花。 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怎禁得秋流到冬, 春流到夏!教师讲解:一位是绝色佳人,满腹才情;一位是翩翩少年,英俊多情。二人都心底纯洁,聪慧善良,但结果是一个为他“哭泣” ,一个为她“牵挂” 。 “水中月” , “镜中花”这两个比喻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悲剧提出了质问,最后以眼泪控诉。这支曲子深沉婉转,发人深思。多媒体显示判词林黛玉和薛宝钗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教师讲解:停机德:来自后汉书列女传中的一个故事。乐羊子远出寻师求学,因为想家,只过了一年就回家了。他妻子正在织布,知道乐羊子回家的缘故后,拿起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绢割断。以此来比喻学业中断将前功

7、尽弃,规劝乐羊子继续求学,谋取功名,不要半途而废。后来就把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 ,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3阁禁书西厢记 、 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 “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咏絮才:东晋女诗人谢道韫,聪慧有才辩。一

8、次下雪,叔父谢安召集众子侄论文义,安问侄子:“何所似也?”谢朗答:“撒盐空中差可拟。 ” 道韫答:“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安大为称赏。后世因称女子有文学才能为“咏絮才” 。 “咏絮才”在这里喻指黛玉。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冠,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管是贾母的“心肝儿肉” ,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黛玉歪派给他的“错误” ,他也承认。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

9、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对这一对情敌,宝玉是如何对待的呢,宝玉的个性是什么呢?显示课文林黛玉进贾府中的西江月二词:西江月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思考:(1)宝玉有怎样的表现?(2)作者实质的态度是什么?(3)这样的性格黛玉喜欢吗?归纳明确:西江月句句是对宝玉的嘲讽否定,实际上是对宝玉的赞美褒扬,作者采用寓褒于贬,似贬实褒的手法。这首词表面上是用世俗的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

10、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他不愿受封建传统的束缚,厌弃追求功名利禄;只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不安于他们的规定。他行为“偏僻而乖张” ,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鄙视功名利禄,不愿走“学而优则仕”的仕途经济道路。他痛恨“八股” ,辱骂读书做官的人是“国贼禄蠹” 。 他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 ,却钟情于当时禁止青年们读的牡丹亭 、 西厢记 。他还对程朱理学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 (人教版必修三 P10) ,这充分显示出了他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逆子贰臣” 。 他认为“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在这种骇世惊俗的思想指导下

11、,宝玉怜悯这些女孩子,爱她们的美丽、纯洁、过人的才智,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在他的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无疑就是与林黛玉的相爱了。这场恋爱,一方面开始于叛逆性格,另一方面又促使了他的叛逆性格最终形成。这是他生命史上最大最重要的叛逆行为。宝、黛不但要求婚姻自主,而且在恋爱中背离了封建上层为他规划好的人生之道。他的这种行为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背道而驰。封建统治者为了他们的利益,希望他能走“仕途经济”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宝钗无疑是最佳人选,而黛玉却不行。尽管宝玉爱慕黛玉,但悲剧无可避免地产生了。后来,4在贾府上层的精心安排下,宝玉与宝钗成婚,而深爱着宝玉的黛玉却孤寂地死去。播放歌曲葬花吟:葬花吟

12、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愁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偷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讲解:这是红楼梦中最绝妙的篇章之一,是血泪的凝结,字字句句都与这个苦命的女子的命运与个性融合在一起,成为独步古今的“

13、黛玉吟叹词” 。黛玉就在这百花凋谢的时节,借花喻已,来倾吐自己满怀的愁绪与莫可名状的悲愤。这浓厚的伤感主义色彩正是黛玉在封建大家庭特定的经历与性格的产物。作业:通读林黛玉进贾府全文, 从下题中选择一题,讨论,写 80100 字的文段。从黛玉眼中看贾府众人眼中的林黛玉黛玉眼中的王熙凤黛玉眼中的贾宝玉教学反思:红楼梦一书中的诗词,与文一样,辛辣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猛烈地抨击反动势力,热情地讴歌叛逆者的倔强性格与反抗精神。它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上,概括了时代的特征,揭示了历史发展趋势,展示了作品主题,披露人物的内心秘密,加深了作品的主题。作品本身的相对完整以及作品间的有机关联甚至自成系统,使得我们

14、也不妨把这些作品暂时从小说中抽取出来,对其加以细细品读。这样的品读,既有助于读者加深诗词曲赋等韵文方面的修养,同时,也是为理解、欣赏红楼梦提供了与众不同的一个切入点。这样做,其实也符合红楼梦自身的一种创作意图。因为红楼梦第五回的“曲演红楼梦” ,就是在小说内部,提供了从曲词角度对红楼梦主要人物及其命运加以生动而又概括把握的一个视角。 本教学设计针对红楼梦曲词这一特点,选取最能解读“宝” “黛” “钗”三人的爱情悲剧的曲词,选取适合学生接受的形式,用独特视角加以理解,加以注解和分析,建构成这样一个教学设计,为学生理解红楼梦这部经典之作,打开了一条通道。其鲜明的课堂教学特色, 红楼梦5自身的独特价值,付诸教学实践,将受到学生的欢迎。这是教学中的一个探索,也为课堂教学和经典阅读找到了一个较好的结合点,其能取得较好效果,当在意料之中。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红楼梦的诗词曲赋修养,对于功利化的应试教育,貌似也没有太大帮助。但是,其对学生思想和情感的陶冶,对他们整体人格的培养,有着更为深远的影响。所以,恰恰是这种长远目标的引导和具体实践,这样一种大处着眼小处起步的做法,才昭示了把传统的经典阅读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对于当下这样一个浮躁而又急功近利的时代,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