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9445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清视频学案 1 / 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 20 号四层 邮编:100088 电话:82025511 传真:82079687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北京四中 石国鹏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单元的知识,这个单元主要包括古希腊哲学思想的开端,近代西方思想中最重要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西方人主义思想的起源,在学习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之前,我们要在概念中明确人文主义的含义即万事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兴趣、利益、尊严为中心, 以人的现世幸福为中心。下面我们学习古希腊的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重点难点】古代希腊智者学派的主张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2、士多德三位思想家的人文主义主张【知识梳理】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 元前 5 世纪) 工商业发达,城邦_繁荣。 奴隶制_发展到顶峰。 人的地位的提高。 思想自由、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文化传统精神。 _和人类社会。_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有明显的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智者学派是希腊社会发展,特别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是_的最初体现,起了思想_和解放的作用。对后世(尤其是西方)有相当影响。局限性: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认为没有是非之别,容易导致主观随意性和极端_。二、 “美德即知识”有_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美德即_” ;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身已有的美德。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

3、个重要表现,使_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 高清视频学案 2 / 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 20 号四层 邮编:100088 电话:82025511 传真:82079687柏拉图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著有_ ,其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_负责治理国家、要有智慧之德。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哲学王”担任。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_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四、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关注自然界和_,是古希腊最博学的人,百科全书式的_,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_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思维拓展】阅读材料,回答

4、问题。(柏拉图认为)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这个学说被人理解为指的是每个人都是尺度,于是当人们意见分歧时,就没有可依据的客观真理可以说哪个对、哪个错。这一学说本质上是怀疑主义的。罗素西方哲学史(1)文中“他”指的是谁?他是古代哪个哲学派别的代表人物?(2)文中“他”的学说的含义是什么?说明了什么?(3)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你怎样评价这一学说?【课后检测】1、智者学派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古代希腊封建民主政治的发展B人成为社会的中心C古代希腊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发展D人们对社会现实和宗教的怀疑2、普罗泰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

5、度” 。对这句话的理解与评价不正确是 A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于人的感觉B这一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C它呼唤人类关注社会、政治与法律,教人们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问题D人没有资格和力量,也没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3、下列观点属于智者学派的是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 “感觉就是知识” 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都是人制定的 “知识就是美德”A B C D 高清视频学案 3 / 3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德街 20 号四层 邮编:100088 电话:82025511 传真:820796874、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 B苏格拉底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5、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共同点是A关注人类社会或生活 B研究自然和观察世界 C支持斯巴达的寡头政治D反对雅典民主政治参考答案:【思维拓展】(1)普罗泰戈拉。智者学派。(2)事物的存在与否,事务的形态及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说明了希腊人已意识到社会舞台的主角,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 一次觉醒。(3)智者学派敢于挑战传统思想、宗教甚至法律,体现了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希腊当时民主政治发展形势。但是这种思想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没有提出人应该从理性的 角度评判事物和社会,其实只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课后检测】1、3、5、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