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28937436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渔父》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 案 首 页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次 时数 2 课型 新授课课题(章节、标号和本课的题目) 渔父教学目标(从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两方面说明):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2.积累经典文本中的名句,归纳整理文言文的基础知识。3.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4.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重点、难点: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2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难点:探讨渔父这一特定意象的文化内涵。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讲练综合法、讨论法、实验观察法、模拟法)及教具应用:1

2、多媒体教学。2反复吟诵,细细品味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教具:PPT 课件 图片板书设计(主板书标题、层次、图形位置、分栏区个数、副板书位置等):渔 父 屈 原屈原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渔父 明哲保身 人生哲学作业:(一)完成课后练习题。(二)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认识。后记(经验、不足):2渔 父 屈 原一、导入,激发兴趣(一)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就像司马迁一样,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 ,他坚

3、强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 ,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个伟人的“身之察察” 、 “皓皓之白”(二)检查积累:(屈原的著名诗句)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4.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6.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7.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二、板书课题 渔 父(一)作者简介屈原(

4、公元前 340 年前 278 年) ,姓芈,氏屈,名平,字原;又自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1953 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人口最多)是左右当时局势的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秦即楚。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宠信:“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为实现楚国的统

5、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五。屈原作品:离骚 九章 九歌 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 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这部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 九歌十一篇, 九章九篇等等。3屈原的人格

6、理想:砥砺不懈、特立独行的节操;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精神。(二)写作背景屈原年轻时受怀王高度信任,官为左徒,是楚国内政外交的核心人物。他当时仅二十岁,可谓少年得志。后来上官大夫进谗,说屈原把他为怀王制定的政令都说成是自己的功劳,于是怀王“怒而疏屈平” ,以后,楚国内政外交发生了一系列问题,屈原屡谏不听,反而被流放到汉北。怀王二十年,秦诱骗怀王于武关相会。屈原极力劝阻不听,而怀王小儿子子兰却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三年后客死于秦。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七年后,顷襄王不顾国人反对,与秦结为婚姻由于屈原极力反对他们的可耻做法,屈原遭受再次流放。怀王于武关相会。屈原极力劝阻不

7、听,而怀王小儿子子兰却力主怀王入秦,结果怀王被扣,三年后客死于秦。顷襄王接位,子兰任令尹。七年后,顷襄王不顾国人反对,与秦结为婚姻。由于屈原极力反对他们的可耻做法,屈原遭受再次流放。屈原遭第二次流放后,楚国的形势越加危急,到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眼看祖国灭亡,悲愤交加,于是自沉于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就把每年的五月五日作为纪念节日。(三)学习课文1.文学常识 楚辞: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 楚辞主要是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是西汉末

8、年刘向搜集辑录而成。共有诗歌 17 篇,其中绝大多数是屈原的作品。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 ,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楚辞体的特点:(1)带有想象丰富、文辞华美、风格绚丽的浪漫主义色彩; (2) “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 ;(4)常用语气助词“兮”

9、 (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 (1)香草美人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推进(2)悲秋(3)士不遇(4)忠怨忠君爱国,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离骚与诗经的“国风”并称为“风骚” 。 “风” 、 “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标好字词读音渔父(f) ;淈(g);铺(b);歠(chu)醨(l) ;汶汶(mnmn) ;莞尔(wn) ;鼓枻(y) ;濯(zhu)4(2)划出文中名句3.指导简单翻译参照课下注释,解释重点词:(略)4.文章翻译屈原被放逐以后,在江潭湖畔(湘江)一带徘徊,在江边边走边吟唱,他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瘦。渔

10、翁看到屈原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落到这地步?”屈原回答说:“全世界的人都是污浊的,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喝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因此我被流放。 ”渔翁劝他说:“一个才德兼备的人是不会执着拘泥于外物的,而且能够配合时局转变作为。全天下都污浊了,为什么不跟着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您为什么不去吃些酒糟喝些薄酒呢?为什么遇事要思虑得那么深远,行为高出于世俗(在行为上自命清高),以至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回答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把帽子拍干净才戴上) ;刚洗过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干净才穿上。怎么可以用洁净的身体去承受污秽的东西呢?我宁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

11、葬身在江中的鱼肚里;怎么可以让洁白纯净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玷污呢?”渔翁听了微笑起来,敲着他的船桨离开,一边走一边唱:“沧浪的水啊清又清,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头巾。沧浪的水啊浊又浊啊,可以洗一洗啊我的双脚。 ”他离开了,不再与屈原说话。5.梳理课文脉络第一部分(第 1 段)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地点、主人公的情况及渔父的问话,展开一场思想交锋。第二部分(第 2、3 段)是文章的主体。渔父提出解决办法,而屈原宁死也不愿从俗。渔父是一位隐者,是道家的思想的信徒。渔父所取的人生哲学、处世态度,正是从老庄那里继承过来的。这是一场重大的人生哲学论辩,在折节保身和舍生取义的鲜明对立中,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

12、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第三部分(第 4 段)笔墨集中在渔父一人身上。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获得了悠远的情韵和意境。 渔父的价值在于相当准确地写出了屈原的思想性格,作为对比和衬托,还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后世众多诗词作品中吟啸烟霞的渔钓隐者形象,从文学上溯源,都不能不使我们联想到楚辞中的这篇渔父 。6.问题探讨:(1)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屈原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

13、,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2)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5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3)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4)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14、,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见第一段)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5)通过解读虚拟的人物对话,领会作者旨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7.深入探究 “渔父”在文中是一个具体的形象,随着文化的浸染,渔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意象而具有了某种文化的内涵。纵览古诗文,我们读到了庄子的渔父 ,读到了“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杨慎临

15、江仙),读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对“渔父”意象进行综合探究。第一,渔父代表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王逸楚辞章句云:“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 ”楚辞中的渔父,都是避世埋名的隐士,而并非靠捕鱼为生的渔人。渔父是隐士的象征,一方面他保持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一方面有一种高洁的人格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我还要自由,要摆脱社会的一些名钩利锁,或者其他方面的束缚。比如柳宗元渔翁:“(歙)乃一声山水绿” ,这位渔父撑着船远远的

16、消逝了。可是消逝,它不是带着一种和光同尘的说法消逝,而是带着屈原这种理想消逝。渔父的形象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坚持操守、追求自由这样一种人生的代称。第二,渔父意象包含了几个要素。首先是“渔” ,含垂钓之风。号称“惟巢由乃可与并驾”的严子陵,是汉光武帝的同窗,私交颇好,然刘秀多次相请,却一生不仕,隐于浙江桐庐,垂钓终老,所以李白称其“昭昭严子陵,垂钓沧波间” 。其次是“父” 。 “父”又写作“甫” ,为老年男子之称。老年人历经沧桑坎坷,明于得失,归心淡泊,自然非少年人锐意进取可比。第三是“水” ,道家认为水是万物之本,品性谦逊,亲附万物而公正无私,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暗示道家的理想追求。第四是“舟” 。有渔父必有舟,又必是小舟。苏轼赤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