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28936624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同步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2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前预习单项选择题1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 )A志愿者的责任 B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自己C为了承担社会责任,帮助他人,提升自身的价值D别人对我的期望2下列不能够体现“胸怀天下,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A一个人的价值应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了什么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3青少年时期的鲁迅,从当海军到学习矿业,又改为学医,最后选择文学作武器,来唤醒亿万人民。鲁迅先生的事迹表明( )A他的兴趣广泛 B他对自己不负责C他能主动为国分忧、勇担责任 D他从来不考虑个人利益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在国家尊严受到侵犯时,我们才

2、要挺身而出B每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国家尊严C只有国家处在危难时刻才需要承担对国家的责任D只有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才要维护国家尊严22.2 承担对社会的责任课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不要问国家为你 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一个人要勇于承担社会和国家的责任B 一个人的责任意识 就是要对国家和社会负责C 一个人只要为国家做有益的事情,而国家不要为个人做什么事情D 关注社会也就是关注自己2.对下图中人物行为的正确评价是( )A.他们具有环保意识 B.他们爱清洁、讲 卫生C.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 D.他们舍小家、顾大家3.漫画责任说明了我们要( )关心和爱护一切

3、关心爱护我们的人 以自己的行动对社会负责认清责任,就一定能成为负责任的人 关心社会,关爱他人A. B. C. D.4. 下面内容中,体现公民承担社会责任的是 ( ) 为印度洋海啸地区捐款 向公安机关举报某人犯罪行为 3 为迎接北京奥运会,许多人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 某企业为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A . B. C . D. 5. 下列能体现社会责任感的句子是 ( )A、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电视连续剧闯关东有这样一个镜头:当日军进攻哈尔滨的时候,朱开山一家冒险为抗日军队送饭,感动了很多观众。这说明了:

4、( )国家处在困难时期,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 表现了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主动为国家分忧、与国家共度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A B C D7. 奥运 圣火在巴黎传递时,遭遇少数“”分子的干扰,火炬手金晶用她那残弱的身躯誓死捍卫圣火。金晶的行为显示了她 ( ) 强烈的爱国情怀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勇于保护国家财产的美德A B C D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格言,现阶段被赋予新的内涵,它要求我们( )A.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我们青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B.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没有必要与其他国

5、家和民族进行合作C.心中只有国家社会利益,不谋求任何个人利益D.应该胸怀祖围,自觉承担起振兴中华、关爱社会的责任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里的“责”是指社会责任,我们要尽到社会责任就是要( )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观念 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 维护国家的尊严A B C D10、当代青少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是( )4A努力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B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 C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1作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下列不属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 )A向居民宣传防火知识。 B参

6、加学校组织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C利用星期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到敬老院义务劳动。12第 41 届世博会和第 16 届亚运会两大盛会的会场内外,都活跃着成千上万的志愿者,他们不计报酬,用灿烂的微笑和优质的服务迎接着各方来客。我们从中感受到面对责任不计代价和回报,是有责任心的人的共同情感 争做志愿者应当成为我们中学生当前的主要责任 他们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 我们应当在自觉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A B C D13今年 4 月,又一批优秀大学毕业生通过选拔到我县农村基层担任“村官”,对大学生到农村基层任职的做法,你认为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他们在追求个人名利 B这

7、是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 C他们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服务社会 D他们既支援了农村建设,又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14. 2011 年 4 月 24 日,针对实现浙江省丽水市 600 多名 贫困孩子心愿的“请让我来帮助你手拉手大型结对公益活动”在杭州市青少年宫广场举行。杭州市民和爱心人士纷纷参与,捐献故事书、书桌、篮球这些 杭州市民和爱心人士的行为( )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行为在无私奉献中承担着社会责任能获得更高的荣誉诠释了责任的深刻内涵A. B. C. D.15.2010 年 12 月 7 日,党中央、国务院在甘肃兰州隆重举行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

8、。获表彰的舟曲县武警中队副中队长王伟,在泥石流灾害中家人全部遇难的情况下,强忍悲痛在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和战 友一起救出 23 名幸存者。王伟的事迹表明A.承担责任只会付出代价,没有回报5B.责任都来自于职业的要求C.作为公民要胸怀天下,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D.要维护集体利益,就得牺牲个人利益二、材料分析题16材料一:李文是一名出租车司机。他深切地感受到,出租车是城市流动的风景,于是他向全市的出租车司机发出“文明在的士,美化新城市”的倡议。材料二:一位市民向环保部门举报某化工厂在夜间偷偷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材料三:九年级 4 班的部分同学利用双休日在市民广场举办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公益宣传

9、活动。阅读材料,结合教材,请回答:(1)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关爱社会的不同做法共同说明了什么?(2)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关爱社会的不同做法对我们有何教育意义?17【感动神州】“香港好人”阿福,一位香港货柜车运输公司老板,一位徒步走中国为“中华骨髓库”募捐的志愿者,一位在汶川地震灾区奋战 3 个月的志愿者,最后倒在了青海玉树的土地上。香港各大媒体高度评价了阿福的壮举,称赞他是“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他的行为。(2)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3)怎样用实际行动向阿福学习?(至少答出两个方面,)课后练习三、实践探究

10、题:618、假如你遇到下列问题,请你写出正确做法,并说出原因,要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实有效。(1)学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星期天在人民广场进行法制宣传活动,李青说:“我已经和妈妈说好去动物园,活动我不参加了,反正少我一人也没关系。”(2)某同学看到别人在为南方大旱捐款,讽刺说“多此一举。有钱还不如去玩游戏。”(3)小刚最喜欢看一本美化日本侵华战争的故事书。7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A C C D C D D D D D B D A D C16 、(1)说明了每个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都应当承担对社会的责任。(2 分)(2)教育我们要确立

11、“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认识到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负有关爱社会的责任。虽然出租汽车司机、市民和学生的具体做法不同,但蕴含着共同的行为目标和价值追求,都是为了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而自觉尽职尽责(4 分)17、(1)阿福的行为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有爱心,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2)植树,捐款等。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 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3)学习上刻苦努力,迎难而上;生活中有爱心,培养责任意识;主动承担责任;我们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国家处在困难时刻,主动为国分忧,

12、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答出两方面,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18、(1)答:李青应当参加学校团委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自觉承担关爱社会的责任。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帮助他人,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价值。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服从集体利益。(2)答:该同学应当尽自己所能,捐款。因为: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感,主动关爱社会。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主动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 责任。(3)答:小刚应该坚决不再看这本书。铭记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因为:维护国家的尊严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当国家的尊严受到侵犯时,应挺身而出,坚决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表现出对祖国、对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