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8924012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篇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龙源期刊网 .cn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王静怡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03期 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问题越来越多,已不能满足我国金融系统发展的需要。日前,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出台,并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该文通过分析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从中提炼出有利于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宝贵经验,并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一、美国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政府建立独立的

2、存款保险机构。目前,实行高度集中的单一类制是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存款保险机构是由联邦政府统一建立的,管理着一套保险系统,为全国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存款保险服务。 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并存。美国实行强制存款保险制度,为了消除银行的逆向选择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美国国民银行、联邦储备体系成员银行必须向FDIC投保。但对州注册银行及外资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则允许自愿申请投保。 第 2 页存款保险范围广,赔偿有限额。美国存款保险的范围很广泛,FDIC为在美国拥有存款的所有个人、法人、政府机构等在美国存款机构的各种存款账户提供保险。 保险基金收入多样化,储备比率实行区间浮动。存款保险基金是FDIC

3、用以赔付存款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保险基金不足可能无法应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危机,影响公众的信心。目前,保险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方式: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03期 在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我国目前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问题越来越多,已不能满足我国金融系统发展的需要。日前,国务院公布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出台,并将于5月1日开始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是需要不断完善的,该文通过分析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从中提炼出有利于我国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宝贵经验,并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一、美国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 (一)美国存款保险制度 政府建立独立的存款保险机构

4、。目前,实行高度集中的单一类制是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特点。存款保险机构是由联邦政府统一建立的,管理着一套保险系统,为全国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存款保险服务。 强制保险与自愿保险并存。美国实行强制存款保险制度,为了消除银行的逆向选择对存款保险制度的影响,美国国民银行、联邦储备体系成员银行必须向FDIC投保。但对州注册银行及外资银行在美的分支机构则允许自愿申请投保。 第 3 页存款保险范围广,赔偿有限额。美国存款保险的范围很广泛,FDIC为在美国拥有存款的所有个人、法人、政府机构等在美国存款机构的各种存款账户提供保险。 保险基金收入多样化,储备比率实行区间浮动。存款保险基金是FDIC用以赔付存款

5、人的主要资金来源,存款保险基金不足可能无法应对银行业可能产生的危机,影响公众的信心。目前,保险基金收入的主要来源有以下几种方式,活期存款没有利息,定期存款的利率也要受到Q条款的限制,即不能高于规定的利率。为了争夺大公司的存款,花旗银行于1961年首创发行了大额可转让存单(CD),CD面值10万美元,利率高于Q条款的规定,客户可CD在证券市场上随时变现。CD的诞生,揭开了20世纪金融创新浪潮的序幕。 60年代中后期,花旗银行开始开展信用卡业务。1967年,花旗银行首创了信用卡服务系统,即众所周知的万事卡(Everything Card)。到了当年年底,已有140万个持卡客户和2万家接受信用卡的商

6、店。1969年,花旗银行的万事卡更名为现在的万事达信用卡(MasterCard)。 1974年,花旗公司在美国的金融市场上开创了浮动利率票据业务。它也是最早在欧洲开展创新金融业务的先驱。 1977年,花旗银行以花旗信用卡银行中心的方式改变了美国零售银行业的形象。它率先启用了全自动柜员机设备,并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的银行服务,并提出“花旗永不休息”的广告宣传口号,使顾客感到友好与方便。 1985年,花旗银行在纽约市通过银行与家庭及办公室个人电脑联网的方式开展了直接存取业务。 第 4 页1986年,花旗银行首先在纽约以及香港使用了屏幕触摸自动对话柜员机,现在该机已经在全球范围广泛应用。80年代,花

7、旗银行的跨国业务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国家扩展到了芬兰、新西兰、中国等国家。 90年代,花旗银行开始注重追求品牌形象,试图建立高效、方便、高质量的卓越品牌“Citibanking 。 1992年,通过完成重置资本、准备金、盈利等5点计划,花旗银行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其名称也成为创新银行的代名词。花旗银行的分行和办事处遍及全球90多个国家,其国际银行业务在许多金融市场上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1993年,花旗银行开展了“风险窗口”活动,它通过评估公司所面临的国家、产业、产品和客户等方面的风险,加强了内部控制机制。这一年,花旗银行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用卡及付费卡的发行商和

8、服务商。同年,20世纪80年代并购的一些储贷协会通过业务整合,已经获得单一的联邦储蓄银行营业执照,成为花旗银行储蓄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1995年,在纪念开展散户银行业务20周年时,花旗银行通过与零售客户建立全天候的银行关系,在全球范围提供散户全天候的金融服务业务。同年花旗银行首次为客户发行了平衡记录信用卡。90年代以来,花旗银行的国际业务也取得了广泛的发展。在1994年的利润中,海外部分占据了约493%的比重,花旗银行海外的机构的资产和职员分别占该行全部资产和职员的561%和456%。1995年底,花旗银行已在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 500余个分支机构。篇三:第 5 页存款保险制度的

9、国外经验借鉴及其发展。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外经验借鉴及其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我国长期实行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显示条件和客观情况都要求金融领域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将我国存款保险制度从“全额赔付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向“有限赔付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转变,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如何保护存款者的利益、维护银行信用制度稳定,已是我国当前金融业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同时,国际经验表明,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稳定,并且将国家的隐性担保变为显性担保,有助于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机制的完善。 关键词:存款保险制

10、度;借鉴;发展一、引 言 存款保险制度是一种金融保障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银行信用,稳定金融秩序的一种制度。从广义上说,存款保险包括隐性存款保险和显性存款保险。隐性存款保险是指国家没有对存款保险作出制度安排,但是由于政府在以往银行倒闭时对存款人提供了某种形式的保护,因而形成了公众对存款保护的预期。显性存款保险是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对存款保险的要素、机构设臵以及

11、有问题机构的处臵等问题作出第 6 页明确规定。通常所说的存款保险仅指显性存款保险制度(本文提到的存款保险制度专指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保护存款人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成为各国抵御银行风险的传染性,防范和减缓金融风险发生的重要一环。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112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很有必要建立正式的存款保险制度,所以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研究在当前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存款保险制度的实施指日可待。201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17年中国金融稳定

12、报告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内部已达成共识,可择机出台并组织实施;2017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指出,存款保险制度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作为中国已全面展开的金融改革的重要环节,在2017年择机推出可能性很大;2017年6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进一步强调了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2017年9月26日李克强总理在与席第18届国际银行监督官大会的外方代表座谈时称,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已进入新阶段,将以更大决心和力度推动金融改革创新,通过放宽市场准入,允许各类资本平等参与金融市场竞争,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更好保护存

13、款人利益。但是,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较晚,所以应该充分借鉴其他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经验,避免走弯路和错路,而且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立法、监管体系建设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应该多方位多深入调研、论证,尽可能建立符合我国实际国情的、较完善第 7 页的存款保险制度。为此,本文选取存款保险制度作为研究课题,通过对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存款保险制度的深入分析,总结出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发展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体系,希望本文的粗浅见解能为推动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一份支持。 二、存款保险制度国外发展论述 (一)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背景 美国的金融体系在1933年

14、经济大萧条中遭受重创,9755家银行倒闭,存款人损失约14亿美元,为了控制危机的蔓延,维护金融稳定,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根据该法案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由此开创了现代存款保险制度的新纪元,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 日本的金融当局在1957年,意识到了存款保险对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向国会提交了存款保障制度基金法案。1971年4月日本正式公布存款保险法,同年7月成立存款保险机构JDIC,从此正式确立了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 新加坡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以前秉行金融市场自由化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实施多元化分业监管模式,允许外资自由进入国内金融业

15、。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仅仅局限于其境内业务。在不断开放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新加坡国内银行业面临更具挑战性的竞争。为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保证金融体系稳健发展,新加坡于1997年危机之后花费了5年时间筹备存款保险计划。 第 8 页(二)制度设立方式及职能 目前,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国家的存款保险机构可分为政府独资建立、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出资建立、政府督导民间建立。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属于政府独资建立,FDIC是联邦政府的一个独立的金融监管者,在协助政府对银行业实行金融监管方面有着很大的权限。而根据日本存款保险法的规定,日本的存款保险机构由政府、日本银行和民间金融机构共同出资设立。

16、在职能上,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具有复合职能:FDIC有权对申请成为会员的银行进行资格审查,包括申请银行的历史记录、资本充足率、收益(转载于:.cNBotHwin.cOm 博 威 范文网:美国存款保险运行制度案例分析)前景、管理体制等;有权对会员银行进行核查、决定会员终止、审批银行购并、设立分支机构等;有权选择向出现问题发生支付困难或濒临破产的会员银行进行处臵,包括进行救助、接管、促使购并乃至实施清算或对被保险存款进行偿付等。日本和新加坡存款保险制度则是单一职能,只担负保护存款人利益的职责,只开展承保与赔付业务。 (三)存款保险的资金来源及运用 按照法律规定,最初设立FDIC的资金由美国财政部及12家联邦储备银行提供。其资金来源主要有:(1)资本金;(2)投保机构缴纳的保险费,这是存款保险基金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稳定的资金来源;(3)投资收入和存贷款利息收入;(4)发行债券的收益;第 9 页(5)向其他部门借款,存款保险机构可以向财政部和联邦储备局申请最高限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