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923991 上传时间:2018-01-2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治进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李文益,概述,定义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 TSB5-7mg/dl(85119mol/L) 成人2mg/dl(34 mol/L )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hyperbilirubinemia)分类 生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发生率 生理性: 足月儿:50%60%, 早产儿:80% 病理性:占住院新生儿的051% 相差悬殊的原因与地区、医院的性 质、诊断条件、诊断标准有关,19751989年不同医院高胆住院率 医院性质 医院数 收治高胆人数 占住院新生儿% 教学医院 3 859 13.346.4 综合医院 7 1566

2、9.135.7 儿童医院 3 2122 15.419.8 县级医院 2 15 04.5,19901994年不同医院高胆住院率 医院性质 医院数 收治高胆人数 占住院新生儿% 教学医院 4 1263 30.541.7 综合医院 6 1696 20.241.6 儿童医院 3 1794 743.7 县级医院 1 123 8.9,预后 大部分预后良好 若黄疸严重,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一旦发生胆红素脑病,病死率及致 残率均较高, 资料显示(19871995年报16个医院): 发生胆红素脑病113例/4093例高胆,占 3%(0.4%26.5%),病死率为39%另有资料报道:50%75%胆红素脑病患儿死于急

3、性期,幸存者75%90%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高胆防治的重要性!,黄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确定有无黄疸区别生理性或病理性黄疸寻找病理性黄疸病因: 根据黄疸出现时间、进展情况、胆红素的性质、临床症状结合病史及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黄疸出现时间生后24小时内: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红细胞G6PD缺陷症等23天:生理性黄疸、ABO溶血、红细胞G6PD缺陷症、存在使生理性黄疸加重的因素第一周末:感染、母乳性黄疸等1周以后:感染性疾病、母乳性黄疸、胆道闭锁等,黄疸进展情况进展迅速:溶血病、败血症、G-6PD缺乏等进展较慢而时轻时重:新生儿肝炎进展缓慢而进行性加深:胆道闭锁,胆红素的性质未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

4、溶血性、早期感染、母乳性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梗阻性两者均增高:肝炎、晚期感染,临床特点 生理性黄疸 原因: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所引起 胆红素生成过多 联结(与白蛋白)的胆红素量少 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差:Y蛋白含量极 微,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UDPGT)含量低生成结合胆红素的量少 肠肝循环的特点(-葡萄糖醛酸苷酶,肠 道菌),临床特点:一般情况良好;黄疸出现(2-3天)、高峰(4-5天)、消退时间(5-7天); 每日TSB浓度升高85mol/L;TSB足月儿221mol/L(12.9mg/dl) ,早产儿221mol/L(12.9mg/dl )黄疸程度:有个体差异,可因种族、地区

5、、遗传、家族、喂养方式而异,如东方人、美国印第安人、希腊人较白种人高;母乳喂养者较人工喂养者高;高原地区较平原地区高,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诊断标准为国外教科书资料国内大量资料显示血胆红素水平高于国外水平有资料证实足月儿如按239mol/L(14mg/dl)标准,38.8%超过此值,找不到任何致病原因需进行大样本的前瞻性研究,制定适合我国的诊断标准结合病因和临床表现诊断,病理性黄疸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血清胆红素足月儿 221mol/L(12.9mg/dl) 早产儿 257mol/L(15mg/dl),或每天上升超过85 mol/L(5mg/dl)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 血

6、清结合胆红素 34mol/L(2mg/dl),病理性黄疸病因 胆红素生成过多 红细胞增多症 血管外溶血(头颅血肿、颅内出血、肺出血) 同族免疫性贫血(ABO、Rh血型不合) 感染 肠肝循环增加 红细胞内在异常(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病、 红细胞酶病) 低血糖:高血糖素和儿茶酚胺增加血红素加氧酶(HO)胆红素合成,胆红素的清除减少 缺氧 遗传性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Crigler-Najjar 综合征):先天性UDPGT缺乏,分三型 家族性暂时性新生儿黄疸(Lucey-Driscoll综 合征):妊后期孕激素UDPGT活性 Gilbert综合征:AD遗传,肝细胞摄取胆红素 功能障碍 药物:与胆红素竞

7、争Y、Z蛋白结合 其他:先天甲低、21-三体综合征,胆汁排泄障碍 胆管闭锁:先天性胆管闭锁和先天性胆总管 囊肿 新生儿肝炎 先天性代谢缺陷病: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症型、尼曼皮克病、 戈谢病、酪氨酸血症 Dubin-Johnson综合征:肝细胞分泌和排泄 结合胆红素障碍,溶血性黄疸,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多为母O型.婴儿A或B型,约40%50%发生于第一胎Rh血型不合溶血病:多为RhD溶血,其次为RhE溶血。一般不发生于第一胎(输过Rh阳性血、流产史、孕妇的母亲Rh阳性等可第一胎)其他血型不合(如MN血型不合)罕见,临床表现黄疸:Rh溶血病24小时内出现,进展

8、迅速;ABO溶血病2-3天;未结合胆红素为主贫血肝脾大:Rh溶血病多见, ABO溶血病较少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进入血脑屛障的机制 过去认为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分子,对脑细胞(富含脑磷脂)有亲和力,能自由通过血脑屏障,引起胆红素脑病,现认为完整的血脑屏障有栅栏作用,可限制 胆红素进入中枢,保护脑组织 如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 或受某些因素影响 通透性血脑 屏障开放胆红素通过量沉着于基底核 等部位听觉异常(听觉诱发电位改变)常是出现较早较为灵敏的指标,胆红素脑病的诱发因素 早期新生儿血脑屏障通透性较大 早产儿血脑屏障功能不成熟、血清白蛋白 含量低 高渗、低氧、高碳酸血症BBB功能受损, 酸中毒、感染、低蛋

9、白血症、饥饿、低血糖、 某些药物减少胆红素与白蛋白联结,影响 血脑屏障功能,胆红素脑病表现 警告期:嗜睡、肌张力低下、吸吮无力 痉挛期:发热、肌张力增高、哭声高尖、角 弓反张 恢复期:通常一周后,肌张力增高逐渐恢复, 代之于肌张力低下 后遗症期-核黄疸四联症:手足徐动症;眼球运动障碍;听觉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其他:脑性瘫痪,智力低下,惊厥,流涎等),实验室检查: 溶血的检查 母婴血型鉴定 血清特异性血型抗体检查 抗人球蛋白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游离抗体测定,红细胞G6PD缺乏症 性联不完全显性遗传病 诱发溶血因素:感染、缺氧、药物等 黄疸出现时间:多于24天 实验检查 红细胞G6PD活性测定

10、(G6PD/6PGD) MHb、荧光斑点试验、NBT法 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感染性黄疸,新生儿败血症 细菌毒素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 抑制肝细胞内参与胆红素代谢的酶活力 早期发病-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后期发病-未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感染的临床表现和实验证据,新生儿肝炎 病原体:以乙肝病毒、巨细胞病毒较常见 临床表现:起病慢,黄疸于生后13周出现,时轻时重,大便色浅,尿深黄,肝脾大 实验室检查:未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谷丙转氨酶升高,甲胎蛋白增高,血清学检查,病毒分离,梗阻性黄疸,先天性胆道闭锁 先天性畸形学说;感染学说 临床表现:生后23周出现黄疸,逐渐加深, 皮肤呈黄绿色,排灰白色大

11、便,尿深黄,肝 脾明显增大,营养和发育障碍 实验室检查:结合胆红素,碱性磷酸酶, 低密度脂蛋白X阳性,肝胆B超、同位素胆道 扫描、胆道造影,母乳性黄疸 有报告发生率高达30%,分为早发型和晚发 型,后者是真正的母乳性黄胆 早发型(又称母乳喂养性黄胆) 母乳喂养不足,肠肝循环增加TBS 生后34天出现 早期开奶和增加喂奶有助预防,晚发型 发生机制:母乳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GD)活性很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 增加 临床表现:黄疸于生后47天出现,23周 达高峰,612周消退,一般情况良好。 诊断:IBIL升高 。停哺母乳35天,如胆红 素下降50%可诊断,治疗,一般处理胆红素监测目测:观察黄

12、疸的色泽 桔黄色或金黄色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 灰黄色或黄绿色高结合胆红素血症 观察黄疸分布部位-粗略估计黄疸程度,皮肤黄疸部位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关系 黄疸部位 血清胆红素mol/L(mg/dl) XSD 范围 头颈部 100.9 5.1 73.5135.1 (5.9 0.3) (4.37.9) 躯干上半部 152.2 29.1 92.3208.6 (8.9 1.7) (5.412.2) 躯干下半部 201.8 30.8 138.5282.2 及大腿 (11.8 0.8) (8.116.5) 上肢及膝关 256.5 29.1 189.8312.9 节以下 (15.0 1.7) (11.118.3) 手、足心 265.5(15),保暖 喂养 纠正缺氧 纠正酸中毒 药物使用注意高胆红素血症干预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