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8919604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精准扶贫贷款实施方案篇一:金融精准扶贫计划的实施方案 *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 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按照国务院扶贫办关于创新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 【2017】78号),*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7个专项方案,结合*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充分发挥和利用金融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农村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做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切实惠农、便民,有效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扶贫工作快速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 从20

2、17年开始,以全市*个贫困村,*万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通过对扶贫工作对象进一步摸底、调研,准确识别;着力推进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建设,大力引进涉农金融机构、加快延伸金融服务网络渠道建设;积极争取货币信贷政策,定向调控政策和支农再贷款支持;细化完善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政策支持农村抵质押创新,不断扩大融资渠道和工具创新;筹措落实农村项目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着力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实施,加大农业基础保障和种养殖风险分散转移、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加快、加大金融扶持农业基础产业项目统筹建设力度,凸显集中连片扶贫工作效能,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力争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

3、一第 2 页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得到5万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贷款,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 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扶贫工作对象摸底、调研,准确识别 2017年*省有贫困户97万户,4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识别贫困村270个、贫困人口建档立卡30.06万人。对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金融精准扶贫、金融精准脱贫,既要找准贫困对象,还要找准致贫原因,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金融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二)加快农村互助资金协会建设 各金融精准扶贫相关成员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强化落实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农村资

4、金互助协会的指导意见、*村级农村资金互助协会工作实施方案、*村级农村资金互助协会示范章程,力争上半年*县、*区、*区实现全覆盖,下半年*县、*县实现全覆盖。在每村扶贫互助资金规模不少于50万元,其中省上安排20万元,市上配套20万元,各县区自筹10万元。以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社)为平台,政府、企业、帮扶单位和社会组织(个人)捐资、注资等多元开放的融资模式,放大资金总量,允许该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来撬动金融机构贷款,不断放大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协调和督促金融机构共同认可和充分利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幅达到20%以上。争取年底前实现*小额贷款保证保

5、险落地开办,进一步创新妇女小额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等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融资渠道和工具。 第 3 页(三)大力引进涉农金融机构 加大引进对农村金融市场熟知和运作的专业银行和人才,除目前在银主体涉农的商业银行13家银行外,要进一步协调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2017年底金融办负责其他相关单位配合协调中国银行在*区开设支行,推进*银行完成县域金融机构全覆盖。协调中银富登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在我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年内力争在*区再设立一家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区村镇银行全覆盖。协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大力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完成*区、*区农村信用社合组*农

6、村商业银行的筹组方案,不断扩大地方性银行的建设速度和支农惠农的工作。(四)加快信用村建设步伐,协调配合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 按照*信用乡(镇)及信用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信用农户评定管理办法、*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7-2018)、*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17-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办法(完善中)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加快“信用村”等建设,协调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要承担牵头,加快建立乡镇、村级金融服务站,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乡镇、行政村增设金融网点和便民服务点,实现乡镇金融服务站全覆盖、银行卡支付乡镇全覆盖、金融便民服务点

7、行政村全覆盖。争取2017年末,全市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达由目前的13家增加到18家,经银监会审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 1 家增加到10家、农村设立惠农服务点增设到1500个,转账电话服务点第 4 页增设到1000台、POS机服务点增设到1000个,新增注册电商企业15户。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渠道“0”距离,真正把 “惠农福农、为民富民”的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家门口。 (五)争取国家货币信贷规模支持,强化定向调控政策和支农再贷款支持。 协调增强银行存贷比管理的弹性,落实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市场化等货币政策,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在扩大贷款投放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进一

8、步规范和治理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和高收费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对金融机构落实收费政策情况的专项检查。人民银行*中支要积极利用政策,争取支农再贷款规模,争取降息、贴息政策,变“输血”为“造血”加大支农再贷款发放力度,发挥支农再贷款对涉农扶贫贷款的引导作用。 人民银行*中支、银监部门、金融办进一步加大协调驻银各金融机构要在盘活存量、用足增量的力度,同时积极向上争取信贷规模、授信政策和审批权限,多渠道筹集信贷资金,不断调整信贷结构。年底全市银行贷款增速达到18%以上,新增贷款达到70亿元以上,年末贷款余额达到480亿元以上,存贷比年末达到68%以上,其中园区贷款、中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消费贷款等市政府

9、重点关注行业和领域的贷款增速达到20%以上,年末贷款余额占贷款总额的比例达到75%以上。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外埠银行加大对我市的“涉农”金融资金的支持。 (六)支持推进农村抵质押创新,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和金融工具的创新使用 通过移民式金融扶贫和产业金融扶贫对接,一方面把分散在高山(旱第 5 页塬)上的村民搬迁集中居住,另一方面利用好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链金融扶持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市政府扶贫办等相关单位在产业制定上向扶贫倾篇二:关于创新扶贫小额信贷的指导意见(国开办发 【2017】78号),*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7个专项方案,结合*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

10、实际情况,为充分发挥和利用金融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农村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有效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要,做到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切实惠农、便民,有效化解和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扶贫工作快速有序的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明确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 从2017年开始,以全市*个贫困村,*万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扶持对象,通过对扶贫工作对象进一步摸底、调研,准确识别;着力推进农村互助资金组织建设,大力引进涉农金融机构、加快延伸金融服务网络渠道建设;积极争取货币信贷政策,定向调控政策和支农再贷款支持;细化完善贫困户贷款贴息政策;政策支持农村抵

11、质押创新,不断扩大融资渠道和工具创新;筹措落实农村项目发展风险补偿基金;着力推进*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的实施,加大农业基础保障和种养殖风险分散转移、降低农民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加快、加大金融扶持农业基础产业项目统筹建设力度,凸显集中连片扶贫工作效能,带动贫困群众就业脱贫;力争到2017年底使所有有劳动能力、有贷款意愿和一定还款能力的贫困户都能得到5万以下、3年以内的小额贷款,解决贫困群众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的问题。 第 6 页二、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扶贫工作对象摸底、调研,准确识别 2017年*省有贫困户97万户,41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识别贫困村270个、贫困人口建档立

12、卡30.06万人。对贫困对象和致贫原因的精准识别,有利于提高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实施金融精准扶贫、金融精准脱贫,既要找准贫困对象,还要找准致贫原因,准确识别贫困人口是金融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二)加快农村互助资金协会建设 各金融精准扶贫相关成员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强化落实中共*委、*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农村资金互助协会的指导意见、*村级农村资金互助协会工作实施方案、*村级农村资金互助协会示范章程,力争上半年*县、*区、*区实现全覆盖,下半年*县、*县实现全覆盖。在每村扶贫互助资金规模不少于50万元,其中省上安排20万元,市上配套20万元,各县区自筹10万元。以贫困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社)为

13、平台,政府、企业、帮扶单位和社会组织(个人)捐资、注资等多元开放的融资模式,放大资金总量,允许该互助资金作为担保资金,来撬动金融机构贷款,不断放大资金规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协调和督促金融机构共同认可和充分利用农户信用评价结果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全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增幅达到20%以上。争取年底前实现*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落地开办,进一步创新妇女小额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等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融资渠道和工具。 (三)大力引进涉农金融机构 加大引进对农村金融市场熟知和运作的专业银行和人才,除目前在银第 7 页主体涉农的商业银行13家银行外,要进一步协调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在*设立分支机构。2017年

14、底金融办负责其他相关单位配合协调中国银行在*区开设支行,推进*银行完成县域金融机构全覆盖。协调中银富登等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在我市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年内力争在*区再设立一家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区村镇银行全覆盖。协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大力支持我市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完成*区、*区农村信用社合组*农村商业银行的筹组方案,不断扩大地方性银行的建设速度和支农惠农的工作。(四)加快信用村建设步伐,协调配合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进一步延伸。 按照*信用乡(镇)及信用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和*信用农户评定管理办法、*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7-2018)、*农村金融综合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

15、17-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的意见、*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办法(完善中)等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加快“信用村”等建设,协调以地方性金融机构为主要承担牵头,加快建立乡镇、村级金融服务站,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在乡镇、行政村增设金融网点和便民服务点,实现乡镇金融服务站全覆盖、银行卡支付乡镇全覆盖、金融便民服务点行政村全覆盖。争取2017年末,全市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达由目前的13家增加到18家,经银监会审批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由 1 家增加到10家、农村设立惠农服务点增设到1500个,转账电话服务点增设到1000台、POS机服务点增设到1000个,新增注册电商企业15户。第 8 页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渠道“0”距离,真正把 “惠农福农、为民富民”的金融服务送到了农户家门口。 (五)争取国家货币信贷规模支持,强化定向调控政策和支农再贷款支持。 协调增强银行存贷比管理的弹性,落实差别存款准备金动态调整、定向降低存款准备金及利率市场化等货币政策,指导和监督金融机构在扩大贷款投放的同时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规范和治理金融机构不合理收费和高收费行为,积极组织开展对金融机构落实收费政策情况的专项检查。人民银行*中支要积极利用政策,争取支农再贷款规模,争取降息、贴息政策,变“输血”为“造血”加大支农再贷款发放力度,发挥支农再贷款对涉农扶贫贷款的引导作用。 人民银行*中支、银监部门、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