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28912469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政治竞争导论(下)演讲范文演讲稿 演讲稿范文 政治竞争导论演讲范文政治竞争导论演讲范文2017-04-10 第三部分 中国政治竞争的历史考察亚里士多德指出:“对政治或其他各问题,追溯其原始而明白其发生的端绪,我们就可获得最明朗的认识。” 20世纪的中国政治史,是竞争性民主政治在中国兴衰沉浮的历史。重新掀开这过去的一页,总结其成败之原因,客观评价其历史作用,对于我们把握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具体过程,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民初多党竞争政治及其失败勃发于清末民初的竞争性政党政治,以其比较彻底地结束传统政治结构,推进国内民主化的历史指向和基本内涵,客观

2、地构成了我国近现代政治发展过程的启始与发端。同以后的政党活动相比,它的特殊之处并不在于是第一次,而首先是在于颇有些结社自由,合法反对、公平竞争等色彩,其外在形式十分接近于西方式的竞争性政党政治模式。如果说中国也曾有过形式上的竞争性政党政治的话,那么最为接近者即为这一时期的政党活动了。(一)两党制理想与多党竞争的浮现伴随着鸦片与炮火,以竞争为本位的西方近代政治价值观样没有例外,早在第 2 页清议报时期,梁启超等人即明确认为,“文明之国,但闻有无国之党,不闻有无党之国”;“天下不能一日而无政,则天下不能一日之无党”。 到新民日报时期,梁启超不仅对欧美及日本的政党活动着意介绍,更屡次撰文,阐发两党政

3、治的理论。梁启超认为,两党政治有一系列优点:(1)两党政治通过朝野两党的竞争,能协调国会与政府间的关系从而使政府行之有力;(2)能代表民意并使国会与内阁受到国民的监督;(3)能选拔优秀人才建立起有能力的政府;(4)能促使内阁自我改进政策和缺点,从而处于健康状态。因政治无绝对之美,两党政治虽有不足,但相对其他政术仍最为优越。 张謇、黎元洪以至康有为等其他改良主义党派领袖亦一致成两党政治,认为应以英美为师,“国宜有两党”,“政党合例,以两大党对峙为原则”。 以上表明,建立两党形式的西方竞争性政治制度,成为各改良派政党及其领袖的政治共识。革命党人孙中山、宋教仁等亦主张两党政治。宋教仁在起草*宣言时即

4、明确表示一国只宜两大政党对峙,政党政治最好的运作方式是两党竞争,“进而组织政府,则成志同道合之政党内阁,以其所信之政见,举而措之裕如,退而在野,则使他党执政,而处于监督之地,相摩相荡,而政治乃日有向上之机”。 孙中山也强调了朝野两党并存的必要性,“国民见在位党之政策不利第 3 页于国家,必思有以改弦更张,因而成在野党之政策者必居多数。在野党得多数国民之信仰,即可起而代握政权,变而为在位党。盖一党之精神才力,必有缺乏之时;而世界状态,变迁无常,不能以一种政策永久不便,必须两党在位在野互相替代,国家之政治方能日有进步。” 因此,革命党人亦提出了建立两大政党对峙体系的主张。19XX年3月,孙中山以临

5、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体现了民主宪政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袁世凯上台后,于8月宣布了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国会组织法、参议院议员选举法和众议院议员选举法等法规。国会组织法规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院议员274名,分别由各省议会选举各10名,蒙古、西藏、青海、中央学会及华侨的选举会共选54名院共同行使立法权;各院有23议员出席方能议事;到会议员34通过的议案方能成立。选举法规定采用“限制选举制”,主要的内容大致是:凡年满21岁的男子,在选区内居住2年以上,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有众议员及省议员的选举权,这些条件是:(1)每年纳直文

6、化水平。而取得众议员及参议员当选资格者年龄要分别在25岁及30岁以上。众议院议员的选举分初选及复选两阶段进第 4 页行;初选以每县为各选区,复选由若干初选区组成;先在初选区内按应选议员名额之一定比例选出“初选当选人”若干,再省议员中选出。不难看出,选举法有很大局限性,如占人外。然而,占人口近10的登记选民被视为享有政治权利,参加选举,这毕竟是破天荒第一次,多少反映了辛亥革命的民主精神。选举法公布后,各政党即掀起了竞选浪潮。宋教仁对*人士说:“我们要停止一切运动,来专注于选举运动”。“要在国会里头,获得过半数以上的议席,进而在朝,就可以组成一党的责任内阁;退而在野,也可以严密地监督政府,使它有所

7、惮而不敢妄为;应该为的,也使它有所惮而不敢不为”。 这期间,*的一切工作均围绕竞选来进行,规定发展党员以有选举权为标准,多得一个党员就多得一张选票,甚至多获一个议席,政治上更有力量。组织上,除本部设选举科外,要求分部亦设机构,在复选区投票地开展竞选活动。宋教仁为此南下各省布置竞选工作。共和党向党员发出选举须知等材料,说选举之成败不仅是全党的问题,而且是全国的命运问题,要求党员“争做议员”,选举时不弃权、不投别党的票和不投空票。统一党为竞选而耗巨资突击发展党员,说“无论用何项手段”,都以不让*获胜为原则;要河南都督为选举“照拨”经费,“或万或千”都不能少。民主党虽成立较晚,也全力竞争,说竞选中“

8、若举国欢迎,则出面组织内阁,出而为各省省长”。虽然,在竞选活动中真正通过竞选演说等活动宣示本党政纲,以博得选民支持,除宋教仁等外,寥若晨星,但终究进行了选举。19X第 5 页X年2月,大选结果揭晓,*可谓大获全胜,其领导人兴奋不已。孙中山在上海*人举行的茶话会上发表演说时说:“本党将来担任政治事业,第一应研究者,即为政党内阁问题。本党将来担任政治事业,实行本党之党纲,其他之在野党,则处于监督之地位”; 宋教仁更是踌躇满志地展开种种活动,“以期造成议院政治”, 甚至秘密酝酿,选举黎元洪取代袁世凯为总统。第一次国会竞选主要政党得票简表 总席位 * 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得票 共和 民主 统一 总数

9、 众议院 596 269 45.2 120 16 18 154 25.8参议院 274 123 44.8 55 8 6 69 25.2合计 870 392 45 175 24 24 223 25.5袁世凯把宋教仁的政党内阁看成是对其权力的严重挑战和极大威胁,他深有感触地说:“以暴动手段夺取政权尚易应付,以合法手段取代政权,置总统于无权无勇之地,却厉害得多了”。 根据国会选举的结果,*组阁已成定局,但袁世凯不甘做无权无勇的总统,决心破坏内阁制原则以阻止*组阁,乃一面派人刺杀宋教仁,使*丧失头脑;一面加紧收买*员,使*分散分化;同时加紧推动政党合并,使其能用以与*抗衡。在正式当上大总统后,袁世凯于

10、19XX年底宣布*为“乱党”,并下令解散*。年初,袁世凯又下令解散国会。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至此彻底失败。第 6 页(二)民初竞争性政治的历史进步性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的兴起,绝非历史的偶然,而是国初年民主共和的政治发展趋向,阻滞了袁世凯帝制自为的进程,并最终加速了其失败。民国初年,政党勃然兴起。据台湾学者张玉洁初步统计,民初出现的政党与政党性组织共为312个。其中较大的党有*、共和党、民主党、统一党和进步党等。它们围绕着执政权这一核心展开了激烈的政治竞争,引发了中国历史上政党政治活动的第一个高潮。除少数御用党和投机性政党集团外,各政党活动大致如下 :首先,利用舆论以进行政治动员。民初政党非常重视

11、舆论宣传,较大的党派都各自有自己的报刊等言论机关。如自由党的民权报,中国社会党的社会日报,中华民国工党的觉民报、中国共和研究会的共和报,神州女界共和协济社的女子共和日报等等。*、进步党等大党,则各自拥有数十家报刊,遍布许多省市,并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利用上述舆论阵地,各政党积极进行政治动员,主张“发挥民主立宪之精神,巩固共和建国之基础”,纷杂,相互的攻击有时也相当激烈,但在宣传共和与民主制度方面,大家往往是较为一致的,同时,各政党还举办各种演讲会、报告会,邀约各自领袖及重要成员发抒政见,使得民初政治性的演讲、报告会一度蔚然成风。所有这些,对于民初各阶层民众政治觉悟的提高和社会民主氛围的形成,发

12、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其次,发展组织以扩大政治参与。在20世纪初政治世俗化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第 7 页上,各党利用民初较为有利的政治环境,积极谋求组织发展以壮大自己的队伍。同盟会转入公开活动后,立即在各地扩展分支组织,会员人数很快高达50多万人。19XX年,同盟会与统一共和党等合组为*后,党势也进一步扩大。鼎盛之际,*系统的交通部、支部、分部以及事务所等下属地方组织达数百个,遍及各个省、各商埠及海外华侨密集之地。其他党派亦不甘示弱。如共和党,据初步统计,下属支部34个,分部293个;党员人数号称50万,其中仅上海事务所下属党员即达6万余人。除政党系统之外,民初许多政党还设有协进会、研究会、联谊会等

13、专业性、交际性的外围组织,以此作为各自活动的支持性结构,进一步壮大了自己党的声势。通过政党的组织化渠道,大批党员及其所影响的社会成员更为积极地进入到社会政治生活中来。尽管民初政党的有关活动存在着相当严重的缺陷,但活动以干预政府行为。民初政党活动的基本目的是为了赢得议会多数,进而控制或影响国家政权的运行。在争取议会席位方面,各政党经过宣传和组织上的努力,的确是获得了巨大成功。第一届国会之中,绝大多数席位落入了*、进步党之手。在地方议会选举中,*、进步党同样占有巨大优势。同议会选举方面的辉煌成就相比,民初政党对于政权运转和对政府行为的影响和干预却是微不足道的。袁世凯始终不肯让出政权,在重大政治事务

14、上也始终不就范于国会,结果国会由名义上的权力机构变成了实际上令不出院门的政治摆设。尽管如此,*仍然以国会为阵地,进行了反对和制约袁世凯*统治的积极努力。甚至如进步党,在总统选举、宪法起草等重大原则问题上,也先第 8 页后采取了反对袁世凯的立场。从实际政治效果看,除较为枝节性的行政问题外,*乃至进步党对袁世凯政府的干预和制约基本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后者的完全胜利。因为国会是袁世凯政府之合法性的基本来源之一,他对国会行为的一次次压制和打击,同时就意味着其合法性的一步步的削弱和丧失。乃至袁世凯解散*、肢解进步党以及解散国会,其统治的合法性丧失殆尽,他最后的末日也就快要来临了。通过上述诸点,我们可以发现民初竞争性政党政治的某些积极作用。第一,它扩大了政治动员和政治参与的规模,提高了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各新兴阶层的政治主体意识,强化了民主共和制度的社会政治基础和政治文化氛围。第二,它在选举中的成功和在国会中的活动,一方面阻滞和延缓了袁世凯政治*化的进程,一方面从反面逐步削弱了*统治的政治合法性。第三,由于许多政党在极其重大问题上尚能保持一定的原则立场,这就为它们在袁世凯公开帝制自为之际的联合奋起提供了有利的政治基础。正是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民初竞争性政党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