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879647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案例探析山东大学护理学院 初世红 张慧一、主题转专业学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群体。无论转成与否,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日常管理都需要高校教育者格外注意。本案例通过一个欲转专业未被录取学生的教育过程,探讨如何做好转专业学生,尤其是未被录取者的思想教育与管理。二、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进展,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允许学生更为自由地选择专业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全国已有多所高校出台了转系或转专业的政策,山东大学也于 2003 年出台了了新政策,试行新生在一定范围内重新选择专业。自该规定实施以来,使

2、很多学生拥有了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满足了部分学生长期以来的期盼。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成功转专业,他们可能因此而情绪低落,严重者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乃至身体健康。如何引导未能实现转专业意愿的学生正确面对现实、稳定专业思想,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案例即发生在我院转专业学生中。三、事件学生小新(化名) ,我院护理专业本科生。来自潍坊临朐,有两个哥哥,她是家中唯一的女孩,自小受宠,百依百顺,性格倔强,但学习成绩良好,没有经历任何挫折。自升入大学就有转专业的想法,意愿为医学院。大一下学期,学校下发文件,小新所在的年级转专业工作开始。根据当年规定,医学院报名资格为专业成

3、绩排名前 10%。小新排名第九,其所在班级共 61 人,因而她没有转专业进入医学院的资格。但小新非常坚持报名转专业,目标仍定为医学院。最终,小新未被录取。辅导员在报名前和录取结束后均单独与小新谈话,她表示已经接受现实,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将来研究生考取医学院。随后,小新开始给校长信箱写信,并找过医学院相关领导,表示仍旧向往去医学院学习,接到反馈答复“不符合转专业条件,不能转专业”后,小新内心很痛苦,认为学校政策不合理,并且不能专业听课,失眠,影响到了正常的学习生活。一边小新和辅导员谈话时表示接受学校的答复,安心学习;一边小新又继续向校长信箱写信,追问转专业的事情。同宿舍同学也反映,小新仍然很痛

4、苦,有时甚至整夜失眠,体重快速下降,情况越来越严重。直至暑假,小新仍然坚持不断地给校长写信,平均 2 天 1 封,信中甚至出现了绝望、2轻生的语言。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在短信中也有表现:“老师,我现在痛苦极了!等待吞噬着我的灵魂我的肉体,因为等得太辛苦。我已经不能融入生活,只想闭着眼睛一直强迫自己睡下去,可是噩梦连连,我太害怕!甚至舍友的笑声都会刺伤我,走路像行尸走肉一样,不过我绝对不会做什么傻事,这只是在惩罚爱我的人,可是我不能保证自己还能坚持多久,这样下去我真的会病倒。老师,有件事根本欺骗不了任何人,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我能获得新生的可能性就有多大,自己真的会受不了。 。 。 ”,做工

5、作过程中,她的情绪一直反复,一直持续到 9 月底,拿到学校的答复后,出现歇斯底里情绪,愤怒的将书面答复撕毁扔掉。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及效果1.解决问题的思路工作思路:一方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更高的目标,既敢于挑战现实,也能接受结果。另一方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心下移,下移到平时,下移到班级、宿舍,用积极向上的班风班貌带动个体的成长。第三,更新教育方法,采取多维、立体的教育途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绕过逆反心理的对抗,寻找思想症结的中心所在,综合利用朋辈辅导、心理咨询、家长配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

6、生走出矛盾,引导学生进入正确轨道。第四,以爱暖心,以情感人。工作中,有时要淡化师生关系,特别是对有思想包袱的学生,做到贴心关爱,要像亲人一样,用爱心和情感去温暖学生,感动学生。2. 工作方法(1)积极开展心理测评,及早确立重点关注对象根据新生心理普测反馈,我们在入学之初即明确了小新等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名单,需要给予特别关注。在转专业前后,由辅导员进行单独谈话,从关心学生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理解其遇到的困难,帮助其正确分析自身条件与现实环境,树立合理的学习目标。(2)把握学生心态,正确加以引导在转专业问题上,高校自由选择专业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大势所趋。对于有转专业意愿的学生,要掌握学生的心态

7、,理解学生的选择,取得学生的信任,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出有说服力的理由。要避免简单说教,更不能一厢情愿地希望大学新生具有非常牢固的专业思想,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甚至将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小新的理想专业是学习临床医学,现在的转专业政策将她的理想化为了泡影,经过老师与她共同分析,找出了将来的出路,即使想学临床医学专业,也可以通过考研等渠道解决,而不是只有转专业这一条路可以实现目标。3(3)全方位动员,注重因材施教经与心理咨询中心沟通了解,小新个性较强,思维较为固执,性格偏内向,由于家中只有这一个女孩,两个哥哥也对她疼爱有加,且成绩良好,受到家长及老师的宠爱较多,缺乏挫折教育及生活磨练。针对该生特

8、点,我们安排小新同宿舍的两名好友持续关注其学习与生活,带动小新参加学校、学院的集体活动,主要是关注小新的安全问题,并及时与老师沟通情况;及时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汇报小新的情况,在工作中既要坚持原则,又要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学校数个相关部门及学院领导亲自向其介绍转专业政策,并给出明确书面答复,让小新认清现实;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沟通,对小新开展心理疏导;辅导员通过面谈、短信、网络等方式与其保持随时联系,了解其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帮助其想办法摆脱痛苦;分管学生工作书记也多次与其谈心,询问生活和学习情况,有时甚至谈至深夜;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沟通学生情况,家长来到学院后帮其解决住宿问题,时时处

9、处让她感觉到大家对她的关心,同家长一起分析护理与医疗专业的利弊,了解多种成才的道路,明确首先是健康的身体然后才有学业上的进步。因其整个事件过程中,经常是与老师交流的态度和她采取的行动不一致,反复多次,并且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在后期的谈话中采取了录音记录方式,以备不时之需。在这些过程中,学院领导和辅导员对其的贴心关怀,也慢慢感化了小新。老师们对她的微笑,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业上的鼓励和关怀,让她感觉到老师无时无刻不在陪伴着她,为她着急,为她焦虑,像她的亲人一样关心着她。十一返校后,小新的情绪、饮食和睡眠都明显好转,学习和生活开始步入正轨。通过继续谈心,小新表示自己接受现实,不再谈转专业的事情。

10、在年底的期末考试中,小新的成绩更进一步;随后,小新通过学校选拔成为全运会志愿者,在全运会上出色的完成了志愿服务的工作,并最终获得全运会组委会颁发的优秀志愿者的荣誉称号;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福利院和敬老院的志愿服务中,受到大家的好评。同时,小新作为领队,参加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立项并成功入选国家级团队。(4)多种方式持续动态教育,以人为本关爱学生小新的转变和进步可喜可贺,但随后的教育不可缺少。班集体建立了 qq 群、飞信群、经常发送信息保持联系。辅导员在继续关注该生的同时,安排了班内两名同学关注小新的动态,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时与心理咨询中心和学生家长保持联系,以确保小新的健康成长。五、分析与启示

11、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转专业政策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当前,由于种种条件限制,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有此愿望的大学生都能转专业成功。针对转专业这一学生群体,无论是否转成,都应该给予特别关注。本案例中小新同学便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当代大学生以 80 后、90 后为主,4独生子女居多,他们的成长中习惯了顺利,缺少些挫折,习惯了成功,不愿面对失败。当转专业未如愿时,心理就会产生挫败感,轻者可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适而适应,重者则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作为思政工作者,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高校辅导员,关注这个群体,有的放矢地解决他们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案例中小新的教育过程提示我们:1. 教

12、育者要关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动态当代大学生生活单纯,社会阅历少,在愿望得不到满足时,若不及时疏导帮助,就可能有过激的言语甚至行为。高校教育者,尤其工作在学生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些学生要给予重点关注、及时疏导,要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武装当代大学生的头脑,用远大的理想和更高的目标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当前遇到的问题,用更努力、更积极的态度去生活。2. 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网络时代、迅速变化的时代,他们接受能力强,思辨能力有待加强,有心事喜欢与同龄人诉说。因此,高校教育者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就必须与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

13、们喜欢的沟通方式,包括如网络、qq、飞信,喜欢使用短消息等特点,理解学生的选择,取得学生的信任,才能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班级设立心理保健员、发展学校心理健康社团、积极开展朋辈辅导等都是值得尝试的工作方式。3. 要综合运用多种资源开展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远不是高校本身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高校教育者要注意密切联系家长,结合心理咨询中心等专业部门,综合学校相关部门的力量,以及媒体、网络等多种资源,对学生开展教育。六、有待探讨的问题1. 关于大学生的专业选择权现在,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允许学生校内转专业。但不同学校、甚至同一学校不同年度之间,对于转专业的具体条件、方式等的规定并不相

14、同。这对学生的早期准备显然不利。事实上,有些学生高考填报志愿咨询时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能转专业吗?他们进入某所高校的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转专业。这些学生,若由于学校政策的年度变化而未能如愿,其失望可想而知。在美国,很多高校的本科生教育实施通识教育,学生毕业后拿到的学位是按大文、大理分类的,即文学或理学学士,因此这些学校中不存在本科生转专业问题。即使一些比较崇尚专业教育的高等院校,虽然实施的是专业教育,但也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转专业、转校规定,学生具有高度的选择权,可以比较自由地选择学习的专业。5我国的高校学生培养中,也实行了辅修/副修第二专业、双学位等政策,今后是不是也可以在强化通识教育、拓宽专业口径

15、方面做出些尝试呢?2. 关于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思想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自恢复至今,一直面临着第一志愿录取率低、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等问题,但就业市场很大,形成了“入学冷、就业热”的局面。笔者认为,重视高层次人才,创造理想的职业环境,是解决护理本科生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有调查显示,相当数量的高等学历护士当前处于两难境地,若有用武之地或受到重视,她们还是喜欢护理专业。但若外在环境不尽人意,也可能导致离岗。持这种心态的护士最终会束缚自我发展,影响工作创造力,甚至对护理高等教育起到负反馈的效应。大学新生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特别是往届毕业生的影响,因此医院对已毕业护理本科生的使用、社会对护理人员的态度往往直接影响着新生对专业的态度。因此,整个社会应当创造尊重护理人员的氛围,医院管理者们应为本科护士制定完善的培养计划,使她们感到学有所用,人尽其才,这对在校本科生专业思想的稳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