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879602 上传时间:2018-0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年中考数学试题按知识点分类汇编(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知识点 10:菱形的性质与判定(1) (2008 山东威海)将矩形纸片 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 AECF若AB3,则 BC 的长为 (D) A1 B2 C D (2) (2008 年山东省临沂市)如图,菱形 ABCD 中,B60,AB2,E、F 分别是BC、CD 的中点,连接 AE、EF、AF,则AEF 的周长为( B )A B C D (3)(2008 年天津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 A(0 ,2) ,B( ,0) ,C (0,) ,D( ,0) ,则以这四个点为顶点的四边形 是(B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2、D梯形(4) (2008 年江苏省南通市)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C )A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B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5)(2008 云南省)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 6 和 8 ,则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B )A24 B20 C10 D5(6).(2008 宁夏)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C ,BD 是两条对角线,如果添加一个条件,即可推出平行四边形 ABCD 是矩形,那么这个条件是( B )A AB=BC BAC=BD C ACBD D ABBD 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

3、老师(6) (2008 泰安)如图,下列条件之一能使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的为( A ) A B C D(7) (2008 年湖南省邵阳市)如图(二) ,将 沿 翻折,使点 恰好落在上的点 处,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 C )A BC D(8) (2008 年山东省威海市)将矩形纸片 ABCD 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得到菱形AECF若 AB3,则 BC 的长为 (D) A1 B2 C D(9) (08 浙江温州) 如图,菱形 中, ,对角线 ,则菱形的周长等于 32 (10) (2008 浙江宁波)如图,菱形 中, , ,将菱形 绕点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则图中由 , , , 围成的阴

4、影部分的面积是: (11)(2008 年沈阳市)如图所示,菱形 中,对角线 相交于点 ,若再补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充一个条件能使菱形 成为正方形,则这个条件是: (或 ,等) (只填一个条件即可) (12) (2008 年四川省南充市)如图,四边形 中, 分别是边的中点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 为菱形,应添加的条件是: (13) (2008 福建省泉州市)四边形 ABCD 为边长为 1 的菱形,顺次连接它的各边中点组成四边形 EFGH(四边形 EFGH 称为原四边形 ABCD 的中点四边形) ,再顺次连接四边形EFGH 的各边中点组成第二个中点四边形,则按

5、上述规律组成的第八个中点四边形的边长等于_ _。(14) (2008 年陕西省)如图,菱形 的边长为 2, ,则点 的坐标为: (15)(2008 黑龙江哈尔滨)己知菱形 ABCD 的边长是 6,点 E 在直线 AD 上,DE3,连接 BE 与对角线 AC 相交于点 M,则 的值是 2 或 。 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16) (2008 年四川省宜宾市) 已知:如图,菱形 ABCD 中, E,F 分别是 CB,CD 上的点,且 BE=DF.(1)求证:AE=AF.(2)若B=60,点 E,F 分别为 BC 和 CD 的中点,求证:AEF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

6、1)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AB=AD, ,BE=DF AE=AF(2) 连接 ACAB=BC, 是等边三角形,E 是 BC 的中点AEBC, ,同理 又 AE=AF 是等边三角形。(17) (2008 年浙江省衢州市)如图,四边形 ABCD 中,AB=AD,CB=CD,但AD CD,我们称这样的四边形为“半菱形” 。小明说“半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他的说法正确吗?请你判断并证明你的结论。解:正确。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证明如下:方法一:设 AC,BD 交于 O,AB=AD ,BC=DC,AC=AC,ABCADE,BAC=DACAB=AD

7、,AO BD,方法二:AB=AD ,点 A 在线段 BD 的中垂线上。又CB=CD,点 C 与在线段 BD 的中垂线上,AC 所在的直线是线段 BD 的中垂线,即 BDAC;设 AC,BD 交于 O, ,(18) (2008 年江苏省无锡市)如图,四边形 中, , 平分 ,交 于 (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2)若点 是 的中点,试判断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证明:(1) ,即 ,又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平分 ,又 ,四边形 是菱形(2)证法一: 是 中点,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又 ,即 , 是直角三角形证法二:连 ,则 ,且平分设 交 于 是 的中点,是直角

8、三角形(19) (08 厦门市)已知:如图所示的一张矩形纸片 ( ) ,将纸片折叠一次,使点 与 重合,再展开,折痕 交 边于 ,交 边于 ,分别连结 和(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2)若 , 的面积为 ,求 的周长;(3)在线段 上是否存在一点 ,使得 ?若存在,请说明点 的位置,并予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1)连结 交 于 ,当顶点 与 重合时,折痕 垂直平分 ,在平行四边形 中, ,四边形 是菱形(2)四边形 是菱形, 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设 , , ,又 ,则 由、得:, (不合题意舍去)的周长为 (3)过 作 交 于 ,则 就是所求的点

9、证明:由作法, ,由(1)得: ,又 ,则四边形 是菱形, ,(20) (.2008 资阳市)如图 7,在ABC 中,A、B 的平分线交于点 D,DEAC 交BC 于点 E,DFBC 交 AC 于点 F(1)点 D 是ABC 的_心;(2)求证:四边形 DECF 为菱形解:(1) 内.(2) 证法一:连接 CD DEAC,DFBC, 四边形 DECF 为平行四边形又 点 D 是ABC 的内心, CD 平分ACB,即FCD ECD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又FDCECD, FCDFDC FCFD DECF 为菱形证法二:过 D 分别作 DGAB 于 G,DHBC 于

10、 H,DIAC 于 IAD、BD 分别平分CAB 、ABC ,DI=DG,DG=DHDH= DIDEAC,DFBC,四边形 DECF 为平行四边形S DECF=CEDH =CFDI,CE=CF DECF 为菱形(21)(2008 河南实验区)如图,已知:在四边形 ABFC 中, =90 的垂直平分线 EF 交 BC 于点 D,交 AB 于点 E,且 CF=AE(1) 试探究,四边形 BECF 是什么特殊的四边形;(2) 当 的大小满足什么条件时,四边形 BECF 是正方形?请回答并证明你的结论.(特别提醒:表示角最好用数字)(1)四边形 BECF 是菱形。证明:EF 垂直平分 BC,BF=FC

11、,BE=EC,1 2ACB=901+ 4=903+ 2=903= 4 EC=AEBE=AE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CF=AEBE=EC=CF=BF四边形 BECF 是菱形(2)当A=45。时,菱形 BESF 是正方形证明:A=45。, ACB=90。1=45 。EBF=2A=90。菱形 BECF 是正方形(22) (2008 贵州贵阳)如图 8,在 中, 分别为边 的中点,连接(1)求证: (5 分)(2)若 ,则四边形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5 分)解:(1)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C,ADCB ,ABCDE,F 分别为 AB,CD 的中点AE=CF 在 和 中,(2)若 ADBD,则四边形 BFDE 是菱形 证明: ,是 ,且 是斜边(或 )是 的中点,由题意可知 且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 是菱形厦门学子教育顾问机构 http:/ 厦门新东方学校操老师(23) (2008 年上海市)如图 11,已知平行四边形 中,对角线 交于点 ,是 延长线上的点,且 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2)若 ,求证:四边形 是正方形证明:(1)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又 是等边三角形,即平行四边形 是菱形(2) 是等边三角形,四边形 是菱形,四边形 是正方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