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85312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附图(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详细事迹及颁奖词1、中华之光-朱光亚2、高义薄云- 胡忠、谢晓君 夫妇3、肝胆 春秋- 吴孟超4、隐 形翅膀-刘伟5、公仆本色- -杨善洲6、义侠巴 郎-阿里木7、希望之翼- -张平宜8、孝女当家- 孟佩杰9、最美妈妈- 吴菊萍10、烈火金刚-刘 金国11、白方礼们- -白方礼(特别奖)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1、 中华之光-朱光亚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章良这样评价朱光亚:纵览全局,心系祖国,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保卫的是家,捍卫的是尊严,显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推选委员阎肃说:肃然起敬,卓越功勋,他代表的群英,

2、使我们的民族自强,自信,自力,自尊!【颁奖辞】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事迹】2011 年 2 月 26 日, “两弹一星”元勋、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因病辞世。巨星陨落,德艺留芳,以他名字命名的“朱光亚星”在苍穹中绽放恒久的光芒,激励科学道路上的后人。从上世纪 50 年代末开始,朱光亚在核领域奉献了大半辈子,直至 2005 年退休。“祖国的父老们对我们寄存了无限的希望,我们还有什么犹豫呢?”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还在密执安大学读书的朱光亚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然后毅然选

3、择回国,先进入北大教书,后转到核武器研究所。1964 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朱光亚望着腾空跃起的蘑菇云,禁不住潸然泪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当晚,作风严谨的他竟然喝得酩酊大醉。三年后,朱光亚与同事们又将中国带入了氢弹时代。重要的核试验,朱光亚几乎都会亲临现场指导,不解决问题不罢休。对待需要撰写或修改的文件,朱光亚力求深入浅出,字斟句酌,连一个外文字母、一个标点符号都保证准确无误。淡泊名利,身边人喜欢用这个词来评价朱光亚。1996 年,朱光亚获得一笔 100 万元港币的奖金,转身就捐给了中国工程科技奖励基金会;1997 年,又将积攒的 4 万余元稿费捐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

4、。解放军出版社曾策划出一套国防科学家传记丛书,报请审批时,他毫不犹豫地划掉了自己的名字。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3-2、高义薄云-胡忠、谢晓君夫妇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这样评价胡忠、谢晓君:他们的高原红,是阳光的沉淀,也是心中澎湃的热血在脸上的体现,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新鲜最健康的红润。这一票我要表达向他们的敬意和赞美。推选委员于丹说:这两位老师让我们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颁奖辞】他们带上年幼的孩子,是为了更多的孩子。他们放下苍老的父母,是为了成为最好的父母。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

5、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他们,是高原上怒放的并蒂雪莲。【事迹】刚刚过去的龙年春节,胡忠留在福利学校照顾孤儿们,谢晓君带着女儿回成都探亲。 “能够担的就多担一些,春节嘛,让老师们都回去,我来陪着。 ”作为校长,胡忠眼中的福利学校是另一个家,这里的孤儿都是他的孩子。进藏至今,一家三口很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过年。“成都少了一个我这样的老师,没有任何损失;但对藏区的孤儿而言,我的到来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 ”在颁奖典礼现场的胡忠,比视频中看起来更显苍老。11 年前,这位成都中学的化学老师辞掉工作,告别妻子与刚出生的女儿,来到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支教,每个月仅有 300 多元的生活补助。福利学校海拔 3800

6、 米,甘孜州 13 个县、4 个民族的 143 名孤儿被安排在这里寄宿制读书。除了上课,胡忠每天清晨 5 点多打开校园广播,叫大家起床、做操,平时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一听说哪里有孤儿,他立马赶过去接人。久而久之,当地百姓把胡忠叫作“菩萨老师” 。丈夫离家的前两年,谢晓君都是利用假期过去探望,教音乐的她偶尔还客串几回代课老师。与孤儿们接触的次数多了,川妹子动了留下来的念头。2003 年,谢晓君报名支教,在旁人不解的目光中,她抱着女儿,与丈夫在福利学校“会师” 。从盆地到高原,适应的过程充满了委屈。刚来的几个月,3 岁的女儿整晚咳嗽,谢晓君也因缺氧头疼,无法入睡。尽管也会抱怨,但不服输的性格让她

7、迎难而上, “既然来了,说什么也不能打退堂鼓。 ”通过自学朋友寄来的教材,谢晓君尝试过音乐老师以外的 4 种角色数学、生物、生活老师以及图书管理员,顶替离开的支教同行。 “这里只有老师适应孩子,只要对孩子有用,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4-我就去学。 ”2006 年,谢晓君调去了位置更偏、条件更苦的学校“木雅祖庆” 。她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许诺“一辈子待在这儿” 。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5-3、肝胆春秋-吴孟超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占凡这样评价吴孟超:吴孟超总以无尽赤忱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胆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吴孟超先生,

8、是当之无愧的医学泰斗。推选委员任卫新说:吴老以九十高龄,与患者肝胆相照。作为医生,作为军人,他都是一座丰碑。【颁奖辞】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张手术台,到今天也没有离开。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胆,依然精准,心中一团火,守着誓言,从未熄灭。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一个驮过河。【事迹】在中国医学界,肝脏医学曾长期处于荒芜。上世纪 50 年代,从同济医学院毕业的吴孟超投入了肝脏外科研究,与同事做出了中国第一个肝脏解剖标本,提出了“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1960 年 3 月 1 日,他成功完成了我国首例肝癌切除手术。半个多世纪的呕心沥血,吴孟超推动了中国肝脏医学的起步与发展。1999 年建立的东方

9、肝胆外科医院,每年收治逾万名患者,年均手术量达 4000 例。肝癌术后五年的生存率,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 16%上升到今天的 53%。年近 90 岁,他依然坚守在一线。据统计,吴孟超做了 1.4 万余例肝脏手术,完成的肝癌切除手术 9300 多例,成功率达到 98.5%。2006 年 1 月,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吴孟超是医院院长,平时不但忙于院务,还要经常外出主持学术会议。即便如此,他仍坚持在每个星期二的上午看门诊,若是出差错过了,回来还得补上。从医近 70 载,吴孟超始终认为医德比医术重要, “德”是他挑选弟子的首要标准。吴孟超定下规矩:在确保诊疗效果的前提下,尽量用便宜的药,尽

10、量减少重复检查。据说这样做,每年能给病人节省 7000 多万元。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6-4、隐形翅膀-刘伟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易中天这样评价刘伟:无臂钢琴师刘伟告诉我们:音乐首先是用心灵来演奏的。有美丽的心灵,就有美丽的世界。推选委员陆小华说:脚下风景无限,心中音乐如梦。刘伟,用事实告诉人们,努力就有可能。今天的中国,还有什么励志故事能赶上刘伟的钢琴声。【颁奖辞】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的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那一段段轻盈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事迹】当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是刘伟的青葱梦想,但 10 岁那年的

11、一次触电事故,不仅让他失去了双臂,更剥夺了他在绿茵场奔跑的权利。耽搁了两年学业,妈妈想让刘伟留级,他死活不干。在家教的帮助下,刘伟利用暑假将两年的课程追了回来,开学考试,他拿到班级前三名。重回人生轨道的刘伟,一直对体育念念不忘,足球不行,那就改学游泳。12 岁那年,他进入北京残疾人游泳队,两年后在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夺得两金一银。“在 2008 年的残奥会上拿一枚金牌。 ”刘伟跟母亲许诺。谁知厄运又来纠缠,过度的体能消耗导致免疫力下降,他患上了过敏性紫癜。医生警告说,必须停止训练,否则危及生命。无奈之下,刘伟与游泳说再见,走进了后来带给他成功的音乐世界。练琴的艰辛超乎了常人的想象。由于大脚趾

12、比琴键宽,按下去会有连音,并且脚趾无法像手指那样张开弹琴,刘伟硬是琢磨出一套“双脚弹钢琴”的方法。每天七八个小时,练得腰酸背疼,双脚抽筋,脚趾磨出了血泡。三年后,刘伟的钢琴水平达到了专业七级。“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 ”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7-刘伟演奏了一首梦中的婚礼 ,全场静寂,只闻优美的旋律。曲终,全场掌声雷动,他是当之无愧的生命强者。去年,刘伟又登上了维也纳金色大厅。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8-5、公仆本色-杨善洲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孙伟这样评价杨善洲:杨善洲的六十年告诉我们:大公无私、坚守信念、一生奉献依然是党员干

13、部的根本。推选委员陈淮说:一个人能够给历史,给民族,给子孙留下些什么?杨善洲留下的是一片绿荫和一种精神!【颁奖辞】绿了荒山,白了头发,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骥伏枥,意气风发,他心向未来。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六十年里的一切作为,就是为了不辜负人民的期望。【事迹】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 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在任期间,面对家属“农转非”的多次机会,杨善洲要么直接推脱,要么将申请表藏进抽屉,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 “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我们全家都乐意和 8 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 ”到了退休的年纪,组织上想安排杨善洲去昆明安享晚年,他又一次婉言谢绝。长期乱砍滥伐,大亮

14、山生态受到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担任林场负责人的 20 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 70 元的伙食补助。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 7 万多亩,林场林

15、木覆盖率超过 87%,修建 18 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 4 公里多的输电线路。2011 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9-6、义侠巴郎-阿里木 首页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崔永元这样评价阿里木:阿里木的义举告诉我们,慈善没有门槛,哪怕一米见方的铁皮家当,你也可以为慈善扇风点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间烟火展现善良情怀。推选委员陈菊红说:传说贵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动给这里带来了照亮人内心世界的热烈的阳光。【颁奖辞】快乐的巴郎,在烟火缭绕的街市上,大声放歌。苦难没有冷了他的热心,声誉不能改变他的信念。一个人最朴素的恻隐,在人群中激荡起向善的涟漪。【事迹】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辈子,阿里木都不会忘记刘老二,这位素

16、昧平生的酒吧老板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借了 100 元给他。一次微不足道的义举,让阿里木在异乡站稳了脚跟,也成就了后来那位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2001 年,新疆青年阿里木只身来到贵州毕节,摆起地摊卖烤羊肉串。热情风趣的吆喝,使他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收入增加了,但他的日子依旧过得寒酸:租每月 100 元的房子,每天花 10 元钱填饱肚子。如此吝啬为那般?阿里木自有打算。刚到贵州时,他参与扑灭了一次山火,当地政府奖励他 300 元。他随后就找到毕节的妇联组织,连同自己身上的 200 元,全部捐给了一个因贫困而濒临辍学的学生。阿里木与“草根慈善”结缘后,烤羊肉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得知大方县一所小学的学生没有书包,阿里木买了 181 个新书包,翻山越岭两个多小时,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另一所学校的 41 名学生交不起学杂费,他随即冒雨送去了 5000元这么多年,究竟帮助了多少学生,阿里木已经记不清了。可以这么说,从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