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85276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用教师姓氏导入数学新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 页 共 3 页巧用教师姓氏 导入数学新课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一得甘肃省嘉峪关市迎宾路小学 冯运芳联系电话:13830796255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引发学习动机,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下面,就根据以下两个教学实例,谈一下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如何开发课程教学资源,引入数学新课的认识。案例 1 倒数的认识(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册)师:

2、老师姓什么?生:吴。多媒体出示“吴” 字后,电脑动画闪烁,并配上美妙的音乐,转眼间旋转成“吞”字。师:哎呦吴老师被“ 吞”掉了。学生哄堂大笑。多媒体出示,吴-吞,两个字同时闪动“ 天” 字,再同时闪动“口”字。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组文字的构成规律,你能再写几组吗?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 页 共 3 页生:土- 干,上-下,甲-由师:语文中的文字有这样的构成规律,数学中的数也有这样的规律吗如果有, 请大胆写在黑板上。开始只有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写 - ,接着学生们一拥而上47 74师:你们能根据每组数的构成规律,给它起一个名字吗?生:换位数、相反数、互为倒数案例 2 “数学广角 -搭配中

3、的学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生:(摇头 )不 认识。师: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个有趣的数学问题,你们想认识我吗?生:(齐 声回答) 想!师:怎样就算认识我了呢?生:老师,我想知道你姓什么?师:(微笑点头,在黑板靠左的地方写:冫,稍作停顿)我姓什么?生 1:不认识。生 2:这不是字。生 3:这是偏旁“两点水 ”。师:有姓这个的吗?生:没有!师:(在黑板靠右的地方写:马)我姓什么?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 页 共 3 页生 1:水马。(学生哄堂大笑!)生 2:马。师:同学们,你们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把这两部分合起来,那就是我的姓:冯。随手板书

4、如下:冯 马并标上拼音:feng。师:同学们,在语文的学习中有这的构字规律,在数学中也有这样的搭配问题。下面,就 让我们跟随数学小精灵聪聪、明明一起到有趣的数学广角看一看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指出: 教材编写者,学校管理者,教师和有关人员应因地制宜,有意识,有目的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目标。而综观以上两个数学新课导入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非常巧妙地运用了教师的姓氏这一资源,幽默、风趣的导入数学新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进而达到“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 继其志”的教学效果,为 我们活用教材,有效地开发、利用整合各方面的客车教学资源服务于各科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