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83631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下册(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 8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汉字溯源法” ,认识“眉” 、 “初” 、 “斗” 、 “雁” 、 “寒”等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和了解谚语的美。【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师准备:与教学内容匹配的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教学方法】运用“汉字学溯源识字法”帮助学生理解现代楷书偏旁的字形义。【教学过程】课前交流,了解象形字。1出示以前学过的字的象形字图片(水、木、牛、明) ,让学生猜是什么字。师:小朋友们,还记得我是谁吗?(熊老师)谢谢大家,昨天见的面,今天还记得我呢!今天,我们要在这里上一节新课,多高兴呀!我

2、看有的小朋友有点紧张,可别紧张,我们先来玩个小游戏。你们喜欢观察大自然吗?我们就一起去大自然走走看看。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猜猜是什么字,这些字啊都跟大自然有关。 (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字?还有谁想猜?到底谁猜对了呢?“明”:有太阳,还有什么?猜猜什么字?)2出示“目”和“眉”的金文字形“ ”,帮助学生认清 “眉”是象形字。师:这些字你们都猜出来了,真棒!下面的字可有点难度,它们和我们的身体有关,大家再猜猜。 (出示带拼音的“眉”字)现在的“眉”字下面是个目字,上半部分就像细长的眉毛。谁来读读这个字。 (指名反复读,全班读)(“眉”字既表示了眉毛的位置是在眼睛之上,又表示了眉头的形状。运用“汉字溯源法

3、”展示其金文字形,帮学生认准了“眉”的上半部的正确写法。 另外,把 课文中的某些学习有难度的字提前教给学生,可以分散课中生字繁多,过于集中的压力。)3小结。 (出示刚才猜过的所有象形字)师:刚才我们看过的这些像图画一样的字就是我国最早的汉字,它们把每个字的意思很形象地表现出来了,通过看这些像图画一样的字,也能帮助我们很好地识字呢,多有意思呀。小朋友们,准备好上课了吗?上课。一、谈话导入。师: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和丰富的生活经验,聪明的人们把这些现象和经验编成顺口溜一样的流传着的语言,这就是谚语。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识字 8 ,在识字中学谚语,在识字中学科学。 (师板书课题识字8 )请

4、大家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1学生自己读课文。师:请小朋友们翻开课本识字 8 ,把课文自由地读两遍,注意要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的帮助。读完后,将课后的生字在文中圈出来,每个字再读三遍。2小老师带读课文。师:小朋友们刚才读得可认真了,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个句子?(5 个)这些谚语就像顺口溜,读起来可好听了。请五个小朋友来当小老师,每人读一句,大家听听他们读对了吗?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一遍,读错了我们就一起来帮他纠正。 (重点提醒“畔”和“场” 。 )3整体感知课文。师:小朋友们,你们从这些句子里都看到了哪些自然景物呢?(月亮、太阳、北斗、蜻蜓、大雁、燕子、秋雨)三、认记

5、第一句谚语中的生字。 1说说月亮。师:这些都是有趣的自然现象,仔细观察就能发现许多自然规律。其中美丽的夜空就藏着不少的小秘密。小朋友们,你们观察过夜空吗?夜空中有什么?天上的月亮会变化吗?(指名说)课文第一句里有两个词形容了月亮的变化,找一找。 (指名说,出示“娥眉月” “月团圆” ) “眉”字我们课前已经认识了,看清楚这个“眉”字,边看边读,谁来读这个词。 (指名反复读“娥眉月” ,再全班齐读。 )这个词谁会读?(出示“月团圆” )全班齐读一遍。2 (出示相关图片)辨析“娥眉月”和“月团圆” 。细细弯弯像眉毛的月亮是“娥眉月” ,圆圆像玉盘的月亮就是“月团圆” (反复问答两遍) 。3认“初”

6、字。(1)师:在一个月当中,什么时候“娥眉月”?(初三初四娥眉月) (出示生字卡片“初” )这句话还有一个要认的字,谁能借助拼音读准它?“初”字是翘舌音,谁能再读读这个字?(指名反复读,男生读,女生读。 )(2)出示“初”字及它的甲骨文“ ”。师:看,这个 “初”字左边是什么?(“衤” )右边是什么?(“刀” ) 。做衣服,首先要用剪刀把衣服剪开,“初”的意思就是指“开始” 。 (3)出示 2010 年 3、4 月的日历。师:这是一张日历,看这是农历“二月”,这个月开始的第二天“初二” ,第三天是“初三” ,第四天是“初四” 。刚过去的春节就是农历一月的第一天。(“初”字易错写成“礻”(示)旁

7、,主要是因 为学生不了解“初”字与衣有着直接关系,用“ 汉字溯源法”展现“初” 的甲骨文字形,学生立刻就能明白。 “初三、初四表示什么”的问题 ,现在的小学生比较难懂,运用“ 汉字溯源法”,借助 “初”的本义,配合观察日历表,学生就容易理解了。 )4指导朗读句子“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 ”(出示图片和句子)。师:月亮在每个月发生变化,每个月刚开始初三初四,月亮弯弯像眉毛,这就是“娥眉月”到了月中十五十六,月亮圆圆像玉盘,这就是“月团圆” 。师边拍手边问:什么时候娥眉月?什么时候月团圆?(反复问答,师生问答两遍后,男生答,女生答。 )四、认记第二句谚语中的生字。 1过渡:月亮会随着时间

8、的变化而变化,那天空中的太阳和星星会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句。 (指名读) 。2认读“辨”字。 (出示生字卡片“辨” )这个字谁来读?小火车开起来。小火车,向哪开?(出示词卡)这个词谁来读?小火车,向哪开?3回忆如何靠太阳辨别方向。师:我们眼睛看着太阳,怎么就能辨别方向呢?想想以前我们学过的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这正是“朝看太阳辨西东。 ”4人们早晨靠太阳辨别方向,晚上看不见太阳了,怎么办呢?(看星星)5认“斗”字 。(1)了解北斗星。 (出示图片北斗星。 )师:这就是北斗七星,看看,我们将它连起来,你觉得像什么?(勺子)(2)演示“斗”

9、的实物图形和字形演变过程: 。师:古代盛酒的勺子就叫“斗” 。古文“斗”字就像一把勺子。这个字谁会读?(指名反复读) 。(运用“图片展示 ”与“汉字溯源法”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 认“ 斗”字,不但容易记住字形,还能清楚地理解 “斗”和“北斗” 的意思。 )(3)学习辨别方向。 (出示图片)师:所以我们将这七颗分布成勺子形状的星星,称为北斗七星。在它不远处有一颗更亮的星,是北极星,北极星就是指正北方向了。这正是“夜望北斗知北南。 ”6指导朗读第二句谚语“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 。出示句子。师:如果熊老师早晨在野外迷了路,你会对我说什么?如果夜晚迷了路,你又会告诉我什么?(朝看太阳辨西东

10、,夜望北斗知北南。 )五、读第三、四、五句谚语,认记生字。1学习第三句。(1) (出示图片和句子)过渡。师:看,小蜻蜓飞来了,它贴着水面飞得多低呀!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谁知道?(指名说) 。你是从课文第几句话知道的?(2)认读“湖”和“即”字。 (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这个字谁来读?这个词谁能读?想读的小朋友一起来,读三遍。(3)理解词语。师:“即将”是什么意思?(马上、就要)(4)设置情境,展开想象。师:大雨就要来了,蜻蜓都在哪儿低飞呀?(江湖畔) 。把这句话编成谚语就是“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让我们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正在采蘑菇的小兔子“蜻蜓低飞江湖畔

11、,即将有雨在眼前。 ”再告诉正在搬家的小蚂蚁“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还要回家告诉还在晒衣服的妈妈“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 ”话没说完,雨就“哗”的一声下下来了。2识记“雁”字。学习第四句。(1)认识“大雁” ,认读词语。 (出示图片)师:大家快看,又有一种鸟儿来向我们报告气象了,你们认识这是什么鸟吗?(大雁) (出示词卡)谁来读,请你再带大家读。(2)了解“雁”字的组成部件。 (出示“雁”字)师:要记住“雁”字,我们要先认识偏旁“隹” , “隹”是“鸟”的意思,表示大雁是鸟类;还有一个“亻”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看看图,大雁排成什么队形?(说明大雁在空中飞行常排出的阵形

12、人字形)大雁是候鸟,南北方长途飞行,夜晚喜欢住在石崖下,还有一个“厂”部你们一定能猜到什么意思?(石崖下) 。大雁夜晚在石崖下即避风保暖,又可以防备敌人。记住“雁”字了吗?把这个字再读三遍。(“雁”字字形稍显复杂,学生若还是简单地采用加一加、减一减、 换一换的方法来识记, 对“ 厂”偏旁在此字构形中的作用还是不理解,仍属死记硬背,识记的效果就会事倍功半。此字讲 清楚字理,不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该字的形义关系,降低了识记的难度,还了解了大雁的习性,拓 宽了知 识面。)(3)了解整句话的意思。师:大雁北飞告诉我们什么?(出示图片)还有一种候鸟叫燕子,“小燕子生南方,冬天一到回家乡。”燕子南归又能让

13、我们知道什么?(4)认读“归”“转” 和“寒”字。(出示生字卡片)这有三个字谁来当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请第一组小朋友读一遍,请第二组小朋友也来读读。(5)出示“寒冬里的茅屋图”讲述:寒冬腊月,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寒风呼啸。远古时候住在屋子里的人没有空调、暖气,连火炉都没有,人们就用许多干草裹住自己。(6)出示“寒”的金文字形“ ”,并讲解:这就是古文字的“寒” ,上面的两笔代表房子;中间是“人”和他的脚;人周围的“中” (十字形)是“草” ,用四个“中”表示草很多;下面两短横表示“冰” 。屋里的地上结冰了,可见房屋里有多冷啊!现在“寒”字“宀”是房屋,以后你们看见“宀”就知道代表房子了。用三横两

14、竖一撇一捺表示人和御寒的草,这两点就是冰。这个字看着就让人感到冷,让我们把“寒”字记在脑子里,谁来读读这个字。 (我听出冷的感觉了。 )(“寒”的字形蕴含着丰富的信息。采用“汉字溯源法 ”为学生讲解分析字形时,不但帮学生建立了字形字义之间的意义联系,同时也揭示了先民们生活的情形。 )(7)指导有感情朗读:“大雁北飞天将暖,燕子南归气转寒”。出示句子。师:我们看到大雁北飞那天气就要变暖和了,看到燕子南飞,天气就要变冷了,冬天就不远了。师边拍手边问:什么北飞天将暖?什么南归气转寒?大雁北飞怎么样?燕子南飞怎么样?3学习第五句。(1)过渡。师:秋天,燕子飞走了,下起了一场场秋雨,秋雨姑娘告诉了我们什

15、么?(指名说) 。谁来读读这句话。(2)理解句子。师:下了一场秋雨就冷了一些,十几场秋雨过后天气就十分寒冷了,我们都要穿棉袄了,这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六、 巩固复习,学写生字。1拍手读五句话。师:课文中五句谚语全都学完了,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好不好?我们一起边拍手边读。2师问生答读谚语。师:生活中以后碰到这样的情景,我们还要会用谚语呢!我来提问,你们能用谚语回答吗?我们试试吧。3巩固识字。师:谚语都记住了,生字宝宝又从句子里蹦出来了,它们躲进了森林里,看,夜晚森林里一片漆黑,生字宝宝只要一出现,我们就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天上就会出现明亮的星星。想试试吗?4指导观察生字“

16、湖” 。师:最亮的这颗星星它说:“这个湖字可难写呢!”小朋友们,你们怕难吗?那我们不但要学会写这个字,还要写好它。仔细看看,这个“湖”字是什么结构?(左中右结构)写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每个部件写窄一些)还要注意每个部分要互相让位呢。怎么让呢?看老师写,一个“氵” ,一个“古”字先写短短横,一竖贴着竖中线往左边一点点,再写一个小小“口” , “月”的竖撇长长的,要超过“口”字。三个部件不能离得太开了。5学生书空。师:小朋友们伸出小手,看着大屏幕一起写一遍。6学生写字。师:请小朋友们拿出铅笔,在书上 136 页田字格里,写两个“湖”字。写字前注意三个“一” ,身体离桌子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最关键的是手握笔离笔尖一寸。手握好笔了吗? 开始写字。7学生练写,师巡视。师:有些小朋友写字姿势很规范,腰挺得直,头抬得高,特别认真。8评议写字。师:我们来看这几个小朋友写的字。谁来说说这位同学的字哪写得好,哪儿写得还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