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诗歌鉴赏常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81927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诗歌鉴赏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3、诗歌鉴赏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3、诗歌鉴赏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3、诗歌鉴赏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3、诗歌鉴赏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诗歌鉴赏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诗歌鉴赏常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三课时:词的讲解以及第一单元概述教学重点:1、词的相关知识。2、新诗常识。3、明确意象概念。 、一、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美国现代诗人庞德曾说:“再也没有比汉语更适合写诗的语言了。 ”能够欣赏诗歌,便能很好的欣赏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可见读诗、赏诗对提高文学欣赏水平,提高文学素养具有别的文学样式无法取代的作用。学习每一种文学样式首先要有相关的知识构架。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术语。所以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诗歌相关常识。二、诗歌分类(一)古代诗歌诗:古体诗诗经四言为主,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楚辞六言为主,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乐府诗 五言为主,现实主义风格,浪漫主义色彩近体诗律诗(五言、七言)首联、颔联、颈联

2、、尾联绝句词: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词 的 特 点1、 每 首 词 都 有 一 个 表 示 音 乐 性 的 词 牌 。 一 般 说 , 词 调 并 不 是 词 的 题 目 , 仅 只 能 把 它当 作 词 谱 看 待 。 到 了 宋 代 , 有 些 词 人 为 了 表 明 词 意 , 常 在 词 调 下 面 另 加 题 目 , 或 者 还 写 上一 段 小 序 。 2、 词 一 般 都 分 两 段 ( 叫 做 上 下 片 或 上 下 阕 ) , 不 分 段 或 分 段 较 多 的 是 极

3、少 数 。 3、 一 般 词 调 的 字 数 和 句 子 的 长 短 都 是 固 定 的 , 有 一 定 的 格 式 。 4、 词 的 句 式 参 差 不 齐 , 基 本 上 是 长 短 句 。 5、 词 中 声 韵 的 规 定 特 别 严 格 , 用 字 要 分 平 仄 , 每 个 词 调 的 平 仄 都 有 所 规 定 , 各 不 相同 。 6 词 有 时 会 不 符 合 上 述 规 律 , 因 为 早 期 是 和 着 曲 子 写 的 , 因 此 它 最 注 重 的 还 是 与 曲 的配 合 分 类 :1、 一 般 按 字 数 将 词 分 为 小 令 , 中 调 和 长 调 三 种 , 5

4、8 字 以 内 为 小 令 , 59 到 90 字 为中 调 , 91 字 以 上 为 长 调 。2、 词 有 单 调 、 双 调 、 三 叠 、 四 叠 的 分 别 。 不 分 段 称 为 “单 调 ”, 分 段 称 为 “双 调 ”“三 叠 ”“四 叠 ”。 又 叫 “片 ”或 者 “阕 ”。 “片 ”即 “遍 ”, 指 乐 曲 奏 过 一 遍 。 “阕 ”原 是 乐 终 的 意 思 。 单 调 的 词 往 往 就 是 一 首 小 令 。 它 很 象 一 首 诗 , 只 不 过 是 长 短 句 罢 了 。流 派 :婉 约 派 : 婉 约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李 煜 , 柳 永 ,

5、秦 观 , 李 清 照 。内 容 侧 重 儿 女 情 长 。 结 构 深 细 缜 密 ,重 视 音 律 谐 婉 ,语 言 圆 润 ,清 新 绮 丽 ,具 有一 种 柔 婉 之 美 .内 容 比 较 狭 窄 。豪 放 派 : 豪 放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辛 弃 疾 , 苏 轼 , 岳 飞 。 气 魄 大 而 无 所 拘 束 之 意 。 豪 放派 的 特 点 是 题 材 广 阔 。 它 不 仅 描 写 花 间 月 下 , 而 且 更 喜 摄 取 军 情 国 事 那 样 的 重 大 题 材 入 词 ,2使 词 能 想 诗 文 一 样 地 反 映 生 活 。曲 : 散 曲 、 杂 剧现 代 诗

6、 歌1、 形 成 时 间 : 1919 年 五 四 新 文 化 运 动2、 新 诗 特 征( 1) 形 式 新 : 比 较 自 由 。 传 统 与 外 来 (外 国 诗 的 音 律 形 式 )融 合 。“新 ” ( 2) 内 容 新 : 内 涵 开 放 。 反 映 现 代 生 活 。 ( 3) 语 言 新 : 白 话 文 。 ( 4) 意 象 新 : 意 象 经 营 重 于 修 辞 。3、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艾青、冰心4、分类:新诗(自由体诗):今人写的旧体诗:沁园春 长沙三、掌握诗歌中的基本形象:意象主观之意(情感)+客观之象(物象) =艺术形象(百度介绍参考:

7、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 )意境:艺术作品被欣赏时,加进读者想象而创造的意象与意象多重复合的艺术境界。( 百 度 介 绍 参 考 : 文 艺 作 品 借 助 形 象 传 达 出 的 意 蕴 和 境 界 。 意 境 是 指 抒 情 性 作 品 中呈 现 的 那 种 情 景 交 融 、 虚 实 相 生 、 活

8、 跃 着 生 命 律 动 的 韵 味 无 穷 的 诗 意 空 间 。 如 果 典 型 是 以 单 个 形 象 而 论 的 话 , 意 境 则 是 由 若 干 形 象 构 成 的 形 象 体 系 , 是 以 整 体 形象 出 现 的 文 学 形 象 的 高 级 形 态 。 )采桑子重阳此词作于 1929 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 10 月 11 日。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它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它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受到无限鼓舞。译 文人 之 一 生

9、容 易 衰 老 而 苍 天 却 不 老 , 重 阳 节 又 年 年 都 来 到 。 今 天 又 逢 重 阳 , 战 场 上 的 菊 花 是 那 样 的 芬 芳 。 一 年 又 一 年 秋 风 刚 劲 地 吹 送 , 那 不 是 春 天 的 光 辉 。 却 胜 过 春 天 的 光 芒 , 无 涯 的 汀 江 之 上 有 绵 绵 不 绝 的 秋 霜 。诗 词 赏 析“人 生 易 老 天 难 老 , 岁 岁 重 阳 。 ”宛 如 一 山 飞 峙 , 起 势 突 兀 。 在 这 两 句 中 , 从 近 处 看 ,前 句 是 虚 , 后 句 是 实 ; 前 句 泛 论 人 生 天 道 , 后 句 带 出

10、 重 阳 入 题 。 从 远 处 看 , 前 句 是 主 , 后句 是 宾 ; 前 句 中 “天 难 老 ”三 字 是 纲 , 笼 罩 全 篇 , 后 句 只 是 进 一 步 申 说 。 于 此 , 必 须 弄清 楚 以 下 三 点 : 首 先 , “人 生 易 老 ”只 是 与 “天 难 老 ”对 比 着 说 , 丝 毫 不 含 有 消 极 感 伤 的意 味 。 古 诗 词 中 伤 春 怨 秋 , 嗟 贫 叹 老 , 这 种 作 品 是 太 多 了 。 但 在 这 里 , 却 完 全 是 另 一 种 思想 感 情 , 这 里 着 重 说 的 是 “天 难 老 ”。 其 次 , “天 难 老

11、”是 说 宇 宙 间 一 切 事 物 在 不 断 地 发展 变 化 , 生 生 不 已 , 光 景 常 新 。 “天 ”就 是 片 段 , “难 老 ”就 是 指 发 展 变 化 的 过 程 无 穷 无尽 。 这 三 个 字 简 直 就 是 辩 证 唯 物 主 义 宇 宙 观 的 诗 的 说 明 , 必 须 注 意 。 再 次 , 明 白 了 “天3难 老 ”的 涵 义 , 也 就 明 白 了 “人 生 易 老 ”的 说 法 , 不 但 不 是 慨 叹 人 命 朝 露 , 而 且 恰 恰 相反 , 在 这 里 是 说 正 由 于 “人 生 易 老 ”, 所 以 必 须 把 有 限 的 生 命

12、献 给 无 限 壮 丽 的 革 命 事 业 ,以 有 涯 积 为 无 涯 , 尽 可 能 多 地 发 些 光 和 热 , 但 这 又 何 妨 ? 天 是 难 老 的 呀 。 这 意 义 是 丰 富的 , 这 情 绪 是 昂 扬 的 。 它 揭 示 出 不 朽 的 历 史 发 展 规 律 , 它 体 现 了 革 命 的 乐 观 主 义 精 神 ,象 格 言 一 样 精 警 , 真 是 耐 人 寻 味 。 在 这 壮 大 , 它 是 由 “岁 岁 重 阳 ”这 一 自 然 现 象 或 客 观现 实 生 发 出 来 , 是 通 过 具 体 感 性 而 显 现 的 抽 象 理 念 。 所 以 , 前

13、主 后 宾 , 后 句 是 前 句 的 申 说 ,却 不 意 味 着 后 句 较 之 前 句 不 重 要 ; 因 为 , 从 另 一 角 度 着 眼 , 便 又 看 到 : 前 虚 后 实 , 诗 意 乃是 由 “岁 岁 重 阳 ”逗 起 的 , “人 生 易 老 天 难 老 ”, 则 是 升 华 , 两 句 是 有 机 合 成 的 精 金 , 缺一 不 可 。 “今 又 重 阳 , 战 地 黄 花 分 外 香 。 ”岁 岁 年 年 , 都 有 重 阳 , 重 阳 是 过 不 完 的 。 古 人 每 逢重 阳 , 也 往 往 作 诗 填 词 , 大 约 不 外 花 酒 空 愁 , 一 片 萧

14、瑟 , 满 怀 岑 寂 。 只 有 毛 泽 东 此 词 不 达意 , 意 趣 横 生 , 戛 然 独 造 。 假 如 说 “今 又 重 阳 ”, 犹 略 似 “日 月 依 辰 至 ”; 而 “战 地 黄 花分 外 香 ”, 那 就 横 扫 千 古 了 。 为 什 么 “战 地 ”的 “黄 花 ”会 “分 外 香 ”呢 ? 战 地 播 种 着 英雄 的 头 颅 , 灌 溉 着 烈 士 的 鲜 血 , 在 炮 火 连 天 中 野 菊 挺 立 开 放 , 绽 黄 吐 芳 , 使 人 看 了 怎 能 不感 到 格 外 美 丽 , 怎 能 不 感 到 加 倍 喜 悦 ? “一 年 一 度 秋 风 劲 ,

15、 不 似 春 光 。 ”紧 承 上 片 意 , 写 景 , 写 的 是 真 实 感 受 。 自 是 秋 风 劲厉 , 不 似 春 光 妩 媚 。 但 却 绝 对 不 是 “春 华 落 尽 , 满 怀 萧 瑟 ”。 假 如 说 在 这 两 句 中 , 于 秋 风春 光 , 尚 无 所 轩 轾 ; 那 么 , 紧 接 着 写 道 : “胜 似 春 光 , 廖 廓 江 天 万 里 霜 ”, 这 就 于 秋 风春 光 , 已 有 所 抑 扬 了 。 为 什 么 “胜 似 春 光 ”? 春 天 里 哪 能 有 这 天 高 气 爽 、 江 净 波 平 的 既鲜 明 又 绚 丽 的 寥 廓 景 象 呢 ?

16、“寥 廓 江 天 万 里 霜 ”, 这 可 同 杜 甫 的 “天 宇 清 霜 净 , 公 堂 宿 雾披 ”, 大 不 相 同 。 同 是 秋 霜 , 杜 甫 联 想 到 的 是 “公 堂 ”, 毛 泽 东 联 想 到 的 是 “春 光 ”。 而以 秋 比 春 , 所 作 出 的 审 美 评 价 , 显 然 根 据 不 全 然 在 于 春 与 秋 的 自 然 属 性 , 关 键 还 是 在 诗 人的 战 斗 性 格 更 喜 欢 劲 厉 , 不 接 近 妩 媚 。 因 而 在 这 种 借 景 抒 情 之 中 , 自 然 便 有 了 寓 意 , 有 了寄 托 。 “秋 风 劲 ”使 人 联 想 到 如 花 似 锦 的 和 平 生 活 。 于 是 “胜 似 春 光 ”, 便 是 合 乎 逻 辑 的推 论 了 。 “江 天 ”句 则 预 示 了 革 命 前 途 的 光 明 , 表 现 了 胜 利 信 心 的 坚 定 。 这 些 寓 意 和 寄 托 ,都 是 在 写 景 言 情 中 的 “言 外 意 ”, “味 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