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881864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说】2015高考地理 11.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以美国为例复习 湘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3分,共 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下图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示意。读图回答 12 题。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A地形结构单一,以高原、山地为主B耕地后备资源不足C降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D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解析:从图中信息来看,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平原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答案:B2该地形结构,有利于发展()A种植业 B园艺业C多种经营 D大牧场放牧业解析:多种多样的地形类型,适宜多种经营。答案:C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现在该地区道路 2014保 定

2、 模 拟 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 。读图回答 34 题。3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 BC D解析:结合图中的河流和经纬度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处我国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土质疏松,旱涝灾害和水土流失严重。答案:D24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解析:该区域干旱严重,说明降水少,但这样的地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答案:B我国某地

3、形区面积为 10.89104 km2,1月均温为2118,7 月均温为 2122。下图示意该地形区 1954年和 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图回答 57 题。5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城市化水平较低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人多地少,人口压力大A BC D解析:结合该地区的气温数据和土地利用构成可判断出该地形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 50年来其耕地面积大幅增加,这与“北大荒”的开发(外来人口涌入)和国家对粮食的需求增加有关。答案:D6与 20世纪 50年代相比,目前该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A劳动力短缺 B低温冷

4、害更严重C人均耕地面积减小 D洪涝灾害更频繁解析:50 年来该地区的沼泽地和滩地大幅度减少,林地和草地的比重也有所减少,湿地和林草地的减少导致其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大大减弱,使得旱涝灾害更加频繁。答案:D7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是()A退耕还草,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水果园艺业D扩大耕地面积,进行规模化生产解析:该地草地面积比重小,不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退耕还湿,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与可持续发展。答案:B下面是我国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图甲)和成熟期(图乙)分布图。读 2014成 都 二 诊 图回答 89 题。38三江平

5、原春小麦的生长期大约为()A90 天 B115 天C130 天 D140 天解析:图中显示三江平原春小麦播种期在 4月 1日至 4月 11日,成熟期在 7月 21日至 8月 1日,经计算可知春小麦的生长期为 102122 天之间,故 B项正确。答案:B9关于东北地区春小麦播种期和成熟期早晚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部山地降水多,播种期早B西部高原日照丰富,成熟期早C南部热量丰富,播种期和成熟期早D中部平原土壤肥沃,播种期和成熟期早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看出,南部比北部播种期和成熟期都要早,故 C项正确。东部山地播种期晚于同纬度西部平原区;西部高原区地势高、气温低而播种期和成熟期较晚。答案:C读我

6、国某生态农牧业养殖场生态农业循环图,回答 1012 题。10该农场最有可能位于()A黑龙江 B新疆C山东 D浙江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区位。提取有效信息“藕田”(水田),调用水田分布知识(我国南方地区)进行链接,可知 D选项正确。答案:D11该养殖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解析:本题考查了农业地域类型。由题干和图可知,该养殖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答案:D12对该生态农业的叙述有误的是()A不需要任何技术B不用从外部购买燃料、肥料C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4D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循环利用解析:本题考查了生态农业。该生态农业模式中,建设沼

7、气池等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A选项叙述有误。答案:A下图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据此回答 1315 题。13下列关于甲、乙两地马铃薯生产条件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水热充足,土壤肥沃,单产较高B乙地旱涝多发,土壤贫瘠,单产较低C甲地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D乙地耕地少,人口稠密,商品率低解析:甲地位于东北平原,地势平坦,人均耕地多,商品率高;乙地较干旱,人口较少。答案:C14针对马铃薯优势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的治理措施是()A平整土地 B修建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 D植树种草解析:马铃薯优势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植被破坏,因此最根本的治理措施是恢复植被,即植树种草。

8、答案:D15下列关于甲马铃薯优势区所在农业基地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有()大力开垦黑土地和沼泽地,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依靠科技,提高单产全面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减少农业基地开发,使农业基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 BC D解析:甲马铃薯优势区所在农业基地为我国东北农业生产基地,该地区农业发展方向为依靠科技,提高单产,促进农业全面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而不应大力开垦土地和减少农业基地开发。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2小题,共 55分)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0 分)材料一下图为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5材料二美国实行农业地区专业化

9、生产,其中央平原地区主要分布着小麦带和玉米带,是美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目前美国对小麦带实施了保护性耕作措施,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材料三洛杉矶是中美经贸交往的重镇,洛杉矶港承接超过 40%从海上进入美国的中国货,是“中国制造”进入美国的第一门户。(1)甲乙丙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何种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沿 40N纬线从美国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可能经过哪些地形区?(2)试分析美国小麦带形成的区位条件及实施保护性耕作措施的目的。(3)分析洛杉矶港成为“中国制造”进入美国第一门户的

10、自然原因。解析:第(1)问,结合美国自然带和主要地形区分布即可作答。第(2)问,小麦带形成的区位条件可从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交通、市场、科技、工业基础等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保护性耕作是美国小麦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主要目的是减少土壤侵蚀。第(3)问,从地理位置、筑港条件等方面分析。答案:(1)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西部山间盆地落基山脉中央大平原东部山地。(2)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社会经济条件:交通便捷;市场广阔;科技发达;工业基础好。(两点即可)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和风对土壤的侵蚀。(3)洛杉矶港位于美国西海岸,与中国距离较近;筑港条件好。

11、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 分)材料一下面左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位于该区域的 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三十年来 M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下面右图为M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材料二下表为 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2008年 40.2% 44.1% 6.2% 1.3% 8.2%(1)根据材料,分析 M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的原因。(2)若 M区域及其周围地区过度发展种植业,可能会对 N湖泊产生什么不利影响?(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该地区在今

12、后农业发展中应重点发展_。A灌溉农业 B立体农业C生态农业 D河谷农业6解析:第(1)问,从表中可以看出,林地、草地比例增大,使水土流失减轻。第(2)问,如果过度发展种植业,会使水土流失加重,从而导致湖泊泥沙淤积,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第(3)问,因为该地区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应重点发展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答案:(1)原因:林地、草地比例增大,水土流失减轻。(2)过度发展种植业会使区域水土流失加重,从而导致湖泊泥沙淤积,湖泊面积缩小,调蓄功能减弱;化肥、农药会导致水污染(或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坏);生物多样性减少。(3)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