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8030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高三哲学古诗文言文选择题精选(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 届高三哲学 古诗文、成语、文言文选择题精选1. 唐代名医孙思邈曾有感而发:“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这告诉我们: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脱离实践的人难以获得认识A. B. C. D.2. “物质的山水,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基;精神的山水,则是人们心灵深处追寻的乐园。”与这段话的意境相近的是:A.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B.有水银河天外落,无需妙手自成帘C.繁华厚禄只等闲,洗尽铅华归田园 D.绣鞍有泪春愁重,铁甲无声夜气凉3. “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

2、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下列选项中与这一观点体现的哲学思想相一致的是:A.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在这里 B.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D.天下为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也4. 与“不以己欲为欲,而以众心为心”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A.吾身虽瘦,天下必肥 B.仁者见仁,智者见智C.勿以物喜,勿以己悲 D.兵强则灭,木强则折5. 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尚书中有“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天听自我民听”论述。周易中也有“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这种“民意”即“天意”的观点的台理性在于:包含了朴素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强调了人民群众是

3、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强调了天与人的对立统一 肯定了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与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一致性 A. B. C. D.6. 下列诗句与“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C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D.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7. 下列选项与右侧漫画蕴涵的哲理相近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8. 李克强在谈到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解决好政府错位、缺位问题时强调,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把不该管的事坚决放掉,

4、避免“拍脑袋”决策。下列成语与“拍脑袋”决策蕴含的哲理一致的一组是:A.抱薪救火 随机应变 B.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C.画蛇添足 闭门造车 D.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9.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013 年 6 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养成勤正衣冠的习惯,能收到防微杜渐之效,能有效避免“积羽沉舟,群轻折轴”。这是因为:A.没有质变的量变是不存在的 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的存在方式C.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 D.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0.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

5、弃疾)对诗中描写的少年的“愁情”与其所处的“环境”理解正确的是:A.“愁情”对“环境”起决定作用 B.“愁情”是“环境”的载体C.“愁情”是“环境”的主观映象 D.“愁情”是“环境”的复制11. 清代诗人翁格在暮春中写道:“莫怨春归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下列诗句中与此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B.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D.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12.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风满楼 B.纸上得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

6、自苦寒 D.沉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13. 下列诗句蕴含的哲理与下图漫画相一致的有: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取胜 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A. B. C. D.14. “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始终制约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脚踏实地、埋头实干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A. B. C. D.15. 亚洲有一种毛竹,最初 5 年里在地下生根长达几千米,人们几乎看不到它的生长。第 6 年雨季到来时,它

7、钻进地面,以每天 60 厘米的速度涨到 30 米高。下列选项与其所含哲理一致的有: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旋岚偃岳而常静,江河竞注而不流,野马飘鼓而不动,日月历天而不周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A. B. C. D.16.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历久而弥新,不朽而璀璨。下列蕴含“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的是: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C.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7. 唐元稹蚁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粱蠹,深藏柱

8、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下列诗句与蚁诗文蕴涵哲理相致的是:A.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 B.黄河后浪推前浪,跳上浪头干一场C.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18. 下列成语中与图 7 漫画“镜头”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图 7“镜头”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C.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D.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19. 中国古人在生活实践中留下许多富含哲理的谚语与诗句。下列对谚语和诗句所蕴涵的哲理表述正确的是: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具有特殊性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实

9、践是认识的来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A. B. C. D.20. 马丁路德金有一句名言:“黑暗不能驱走黑暗,只有光明才能做到。仇恨不能驱走仇恨,只有爱心才能做到”。这一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正确的价值观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 要正确把握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新事物是在取代旧事物的过程中成长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A. B. C. D.21. 古代诗文中有许多蕴含丰富人生哲理的佳句。下列诗句与哲理对应正确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射人

10、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立足局部,统筹整体A B C D22. 2013 新年伊始,浓浓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雾霾笼罩,使整个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积累的负面效应充分显示了出来,也使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迫切性前所未有地突显出来。与材料蕴涵的哲理一致的是: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奢靡之始,危亡之渐C.牵牛要牵牛鼻子 D.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23. 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的是( )A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与“人的命天注定,努力半天没有用”B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与“天不变,道亦不变”C “我在故我思”与“我思故我在”D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11、”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24.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顾炎武批评两晋亡于清谈(空谈误国),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强调“实干兴邦”。这表明:社会意识变化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脱离实践的理论没有实际意义离开“谈”,“干”就失去目标和方向 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A. B. C. D.25. 素问四气调神太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未病”与“已病”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治“未病”实质也是治“已病” 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治病的预见性A B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