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78029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类专业完备学习计划对于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类专业的同学而言,首先要明确北师历年出题的一个特点:重基础,因此考研指定的相关书目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将这些参考书目看熟、看透的情况下,才有必要再去看别的参考书和相关的期刊论文。由于北师文学专业科目复习看考书较多,考试的内容比较细,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比较多,专业课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一遍的参考书学习,一定要仔细梳理参考书的知识点并全面进行把握。专业课的复习需要拿出百分百劲头亲自动手去学习,去思考。当然,考生也要注意心里有数,这所有的参考书其实是对应着两个科目、四门内容:第一个科目是中国文学史(150 分),其中古代文学部

2、分和现当代文学部分各占 75 分,对应的六本书是中国文学史(古代)四本(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刘勇邹红)、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四本书共占75 分,考试命题会平均分布在各个朝代的文学,因此考生对这四本书用力要均等,不可偏废;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合起来占 75 分,但这两本书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现代文学要占到 50 分左右,而当代文学占 2030 分。第二个科目是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总分 150 分。其中文艺理论部分占 75 分,对应的书是文学理论教程(约占 50 分)和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约占 20 分或稍多);外国文学史部分占 75分,对应三本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约占 5

3、0 分)、东方文学史通论和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这两本合起来占 20-30 分)。总结一下:这 11 本书中非常重要的(根据分值来确定)有:中国文学史(古代)4 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和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对于这几本书,一定要事无巨细得看,争取烂熟于心,有可能一个细节就是一道考题,比如 2010 年的“实验小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等题,都是这种细节类的题目。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东方文学史通论以及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注意,只是相对),大家在复习时最好采用搭框架、之后往里填内容的点式记忆方法。相信在明确了这些情况之后,大家就能合理分配看书的时间和详略。

4、 一、专业信息介绍1、院系专业信息,包括就业、导师、科研情况学校简介:北京师范大学创办于 1902 年,它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现在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国政府正在实施的“211”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之一。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大学之一,1949 年以前就培养过研究生。1981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4 年被批准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大学之一。就读于此,就会发现北师大的学风非常严谨,整个学校也非常的有人文气息,学术氛围较浓,是读研的理想选择。 具体专业: 北师大的各个文学专业实力都非常强,一般均排名在全国前 5 名

5、之内。其中文艺学专业是北师大最为王牌的专业,但是就这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古代文学和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两个专业较为热门,竞争最为激烈,但是由于这几个专业的初试试题一样,考生可以先安心复习,报名时再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关于研究生报考的任何情况都可以及时察看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http:/ 100) 其他有关学费、学制等、同等学力报考(陆渊要注意,看招生简章对发表论文的要求http:/ 50 分,专业课成绩要达到 90分,否则即使是总成绩过线也有可能被淘汰!3、出题老师情况由于初试有四个专业方向的命题,因此基本上是四个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所、现当代文学研究所、文艺学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

6、日针对四个不同部分各自出题,每个研究所参与出题的老师又有多名,可见出题的方向不好直接把握,一般论述题的题目可能会跟该研究所所长或学科带头人的研究方向有关,如文艺学研究所所长是赵勇老师,近年研究媒介文化,因此 09 年、10 年这两年文学理论的论述题就都与“纸质媒介消亡、新媒介产生“这一相关命题有关。但还是建议考生将前期精力全部用于对参考书的复习上,在备考最后阶段如还有时间再去看老师最近的研究兴趣和相关论文。4复试情况1、复试总分为 300 分,包括专业笔试、专业面试和外语听力口语三部分。专业笔试 180 分,专业面试 100 分,外语听力和口语 20 分。凡笔试成绩低于 108 分、面试成绩低

7、于 60 分者,不予录取。 2. 总成绩等于初试成绩加复试成绩。3. 录取顺序:一般分专业按总成绩顺序录取,凡在专业名称后注明方向的按方向录取。注:由于不同专业的复试题目和情况完全不同,因此考生在准备初试时不要担忧复试的事,北师的录取是非常看重初试成绩的,因此如果进了差额复试,但初试成绩较低,录取希望还是不大。初试考到一个非常高的成绩才是王道。二、复习规划指导复习规划指导 1、往年大纲变化解读近几年大纲几乎没什么变化,参考书目就是那 11 本书(后面会详细列出)如果说有一点变化,就是文学理论教程换成了新版第 4 版,我考的时候还是用的旧版,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变化,一定要按新的参考书进行复习。大

8、家要注意定时看北师大研究生院网站,及时察看更新的信息,一般而言参考书目不会有大的变化。每年在 8、9 月会出新的招生简章并规定参考书目,如果一旦有更换参考书目,大家也不要害怕,因为所有的考生面对的情况都是一样的,把上一年考研的参考书看好,以不变应万变,就会有充足的时间。2、历年考试难度分析从近五年题型来看,两张卷子必考的题型有名词解释、简答、论述,还有可能考文本分析(2009年分析杜甫的诗歌、雨果的小说九三年片断),在文学史上地位重要的作家仍是命题的重中之重,所以对这样的作家要做到全面复习,包括他的非重要作品和非重要题裁的写作、文论等;名词解释的范围非常广,但绝大多数都能在课本里找到,有些较为

9、生僻,这就要求考生对课本上的任何细节知识都不能放过。近两年出题有一个几个新倾向:题量增大(主要表现在名词解释上,要求考生答题速度加快,对基础知识非常熟悉);注重考察考生自己的想法和逻辑能力(比如文本分析和针对某些现象、命题给出自己的看法等)、出现一些时间跨度较大的题目(如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脉络、农村题材小说在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情况)这就要求考生不能再一味死记硬背独立的知识点,而是要在复习时要有意训练自己的逻辑能力和分析文本的能力,最终将整个学科体系打通。3、复习方向点拨一般来说,英语和政治对总分的影响很大,而且必须超过北师划的分数线(50 分),否则即使总分很高也没有复试资格。所以对这两门的复习

10、也不可掉以轻心。英语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从考研开始,就要坚持天天背单词,根据情况给自己制定一定的量(比如每天背 5 页),俞敏洪的那本考研英语词汇,被称为红宝书,对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人手必备的,最好将上面的单词认认真真地背两遍。开始复习时可以每天做两篇阅读或完型填空,认真分析,对完答案后好好分析原文(整个约用一小时左右)。随着复习第二阶段的到来,近十年的真题都可以拿来练习(从最近的年份开始),反复的做、揣摩,至少做三遍(我有同学做过不下十遍),真题熟悉的基础上可以再做一些模拟题(但要挑选好的参考书),在第二阶段开始时也要慢慢积累一些写作的固定句型和模板。政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零基础,所以不用

11、担心自己的能力。只要做好计划,跟着这份复习规划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进入复试绝对没有问题。同样的,我建议以将 9 月份以前的大部分时间花在准备公共课上,因为短期之内靠突击提高英语分数很难(英语要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政治也需要大量时间背诵和理解。在 8 月底政治大纲出来后再复习完全来得及,推荐的书目是任汝芬的政治四本,因为兴趣和意志会慢慢地消磨殆尽,所以考前的三四个月突击背诵完全来得及,而且可以保持新鲜完整的记忆。4、参考书目推荐及书目复习方法初试: 当然,考生也要注意心里有数,这所有的参考书其实是对应着两个科目、四门内容:第一个科目是中国文学史(150 分),其中古代文学部分和现当代文学部分

12、各占 75 分,对应的六本书是中国文学史(古代)四本(袁行霈)、中国现代文学(刘勇邹红)、当代文学史。也就是说,古代文学四本书共占75 分,考试命题会平均分布在各个朝代的文学,因此考生对这四本书用力要均等,不可偏废;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合起来占 75 分,但这两本书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说,现代文学要占到 50 分左右,而当代文学占 2030 分,指定的现代文学史是北师大自己的教材,有其不同于其他教材的着力点,因此在现代文学史复习时一定要以这本书为主,特别是第一遍看书时要将整本书的框架和知识点一一整理,因为就这一本书就占到 50 左右,可见其考点的密集度很大;洪子诚的当代文学史是一本框架性、具有

13、拔高性质的书,用语其为精炼,因此只能提供一个考试的范围,而且当代文学史覆盖面广但出题少,不易把握重点,最好的办法是在第一轮复习时全面了解这本薄书里都提到了哪些点、构建起连续的当代文学史框架,然后在今后几轮的复习中,如果学有余力根据情况我会推荐给你们更适合背诵知识的书。第二个科目是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总分 150 分。其中文艺理论部分占 75 分,对应的书是文学理论教程(约占 50 分)和中国古代文论教程(约占 20 分或稍多);文学理论教程(2008 年版)较以前的版本做了一些改动,这本书有个特点,它是利用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框架,致力于将西方文学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行综合打通,所以它的内容

14、虽然不多,但是信息量非常的大,古今中外都包含在内,因此要认真研读这本书,细节也不可放过。中国古代文学史内容虽多,但是考试分值较少,复习时抓住大的脉落和重要知识点即可。外国文学史部分占 75 分,对应三本书:外国文学史(欧美卷)(约占 50 分)、东方文学史通论和比较文学学科新论(这两本合起来占 20-30 分)。从分值来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无疑是复习的重点,每个细节都要注意到;而对于新论和东方这两本书以简答题把形式握一些重要内容、将名词解释整理一下记忆即可。总结一下:这 11 本书中非常重要的有,中国文学史(古代)4 本、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学理论教程和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对于这几本书,一定要事无巨细得看(古代文学史中那些名不见经传的作家可以忽略),有可能一个细节就是一道考题,比如 2010 年的“实验小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死了”等题,都是这种细节类的题目。而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东方文学史通论以及比较文学学科新论的重要性相对低一些(注意,只是相对),大家在复习时最好采用搭框架、之后往里填内容的点式记忆方法。相信在明确了这些情况之后,大家就能合理分配看书的时间和详略。另有一些参考书:西方文论史(马新国)、外国文学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等等。(今后我会随着你们的复习进度详细说明这些参考书怎么使用,现在就请大家安心看好指定的十一本书)复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