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769736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本科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考本科毕业论文专 业_论文题目准考证号_姓 名_指导教师_考生电话_州_县目 录一、西部发展的背景 .2(一) 、西部经济落后和社会发展缓慢 .21、经济落后 .22、社会发展缓慢 .2(二) 、西部重要的地理位置 .31、西部是重要的生态屏障 .32、西部少数民族众多 .33、西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边境线 .3(三)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 .4(四) 、西部的落后影响着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4(五) 、西部发展是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4二、西部发展的战略意义 .5(一) 、西部发展有利于推进西部现代化进程 .5(二) 、西部发展有利于构建西部和谐的民族关系 .5(三) 、西

2、部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安全 和社会的稳定 .5(四) 、西部发展有利于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三、西部发展的对策 .6(一) 、调整经济发展方式 .6(二) 、投资方式由重纵向投入向重横向投资转型 .7(三) 、区域开发模式上由重城市发展向重视农村、民族及贫困地区发展转型 .7(四) 、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 .7(五) 、发展西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8(六) 、发展西部科技和教育,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9(七) 、西部社会保障的实施 .9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1内 容 摘 要实施西部发展战略,是一项振兴中华的宏伟任务,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和

3、社会方面的深远意义是难以估量的。本文从西部特有的发展背景、特殊的战略意义为出发点,结合成都市的旅游现状,探讨适合西部发展的经济、科技、文化策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为全国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广阔空间,也有力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为西部人民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祖国的共同繁荣和现代化的实现贡献更大的力量。关键词:西部发展 战略意义 对策 低碳经济 社会保障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2西部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其对策研究西部发展是 20 世纪与 21 世纪之交中国中央政府为推动西部发展、缩小东西发展差距而实施的一项重大

4、区域发展战略。本文着重研究其发展的背景、意义及对策。一、西部发展的背景针对西部地区人均收入低、产业机构不均衡、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及医疗水平较低、生态环境脆弱的发展背景,在西部发展实施之初,中央政府主导型的大规模倾斜投资便成为了国家实施西部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一) 、西部经济落后和社会发展缓慢1、经济落后自实施西部发展以来,西部十二省区市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都获得了较快增长。从纵向比较来看,西部发展促进了西部经济的较快增长,但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发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1999 至 2006 的 7 年间,东部 11 省市 GDP 年均增长 15.72%,而西部是 14

5、.36%; 东部 11 省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7. 79%,而西部是 6.99%。从产业结构来看,西部 12 省区市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从 1999 年的26. 44:38.81 :34.74 发展到 2006 年的 18.58:43.62 :37.79,虽然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明显上升,但是第一产业比重仍然较大。从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西部 12 省区市工业占第二产业比重的从 1999 年的 80.21%上升到 2006 年的 84.8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 1999 年的 19. 47%下降到 2006 年的 15.9%,金融保

6、险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 1999 年的 10.02%下降到 2006 年的 7. 6%。西部地区铁路干线运输能力不足,公路技术等级低、质量差,航空运输发展不平衡、经济效益低,管道建设投资大,广大农村通讯水平低,水利设施、生态环境设施与城市基础设施等与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2、社会发展缓慢教育部在中国实施全民教育的概况报告中提到,由于人口众多,国力相对落后,中国内地仍有 8700 万成人文盲,其中青壮年文盲 2300 万人,全部集中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3在西部地区。全国尚未脱贫的 3000 万人中,绝大部分生活在西部,农村人均纯收入约为全国水平的 70%左右。西部教育还存在着师资匮乏、

7、乡村教师素质不高、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育内容与西部经济社会脱节等问题。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西部医疗卫生事业得到较大发展。但是,与中东部相比,不但基础薄弱,体制改革滞后,资金严重不足,卫生人才匮乏,技术设施落后,而且农村合作医疗几近空白,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突出。中国西部是我国四大高原和四大盆地的所在地,在高原和高原、高原与盆地的结合部,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西北地区伸出内陆,属于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沙漠较多。此外,历史上长期战乱,20 世纪中叶开发大西北,7080 年代“ 以粮为纲” ,以及草原利用中长期超载过牧、乱采乱挖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带来

8、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二) 、西部重要的地理位置1、西部是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倾斜的独特地形地势,中国西部是国内主要大江大河长江、黄河、珠江的发源地。西部生态环境状况将直接关系到其中下游流域地区,即中国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西部地区还是中国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其沙漠化、荒漠化和石漠化的扩展必然影响到中、东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生产发展。2、西部少数民族众多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西部地区是中国众多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和世居地,如云南就是 15 个特有世居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如白族的大理洱海文化、纳西族

9、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的哀牢文化等。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既相互交融又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因而成为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传承与创新区域。3、西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边境线在地理空间上,我国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心脏地带,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隆起于中国西南,喜马拉雅山脉横亘西南边境,帕米尔高原屹立于西部边境,阿尔泰山山脉呈北西向矗立于西北边境,独特而优越的地形地势使得西部地区成为中国军事战准考证号: 姓名: 专业: 4略上的战略高地和战略纵深,也是我国三线建设时期的大后方。(三)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西部地区人均 GDP 低,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 ,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发展区域。西部地区的政府在财政上捉襟见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国有企业因比重较大企业失业人员较多、西部的贫困人口比重较大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 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和城乡居民的收入条件相对较低,也极大地限制了西部区域的购买力,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