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59133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北京高校后勤XX年表彰总结会上的讲话杜松彭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20*年总结表彰工作会,对商贸、幼儿园、接待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为20*年两个标准化达标学校进行颁牌,同时进行工作总结和计划部署。北京高校后勤系统评优工作已经开展三年了。前两年,我们对学生食堂、公寓、物业、思政等方面的先进进行了表彰,刚才,又有一批后勤商贸、幼儿园、接待工作的集体和个人受到表彰。我代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三年来,这项工作起到了鼓励先进,激发工作热情的目的。刚才,三所学校代表分别就本校标准化建设、商贸和节能工作进行了经验介绍,三个发言代表着北京高校后勤三个方

2、面工作的较高水平。希望今天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再接再厉、在各自的岗位上再创佳绩。也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对精益求精、进取奉献的工作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为首都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20*年,是中国不平凡的一年,北京更是承载了百年奥运的历史重任,北京高校后勤与这个使命紧密相联,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年,高校后勤确保平安奥运,应对物价上涨的冲击,发扬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圆满地完成了奥运保障及日常各项工作任务,后勤的实力、能力、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也从中得到锻炼与提高。在这里,

3、我代表市教委向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大家辛苦了!一、北京高校后勤在服务奥运、平安奥运工作中贡献突出北京有6所高校建有奥运比赛场馆,分别是:北京大学乒乓球馆、北京科技大学柔道与跆拳道馆、北京工业大学羽毛球与艺术体操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重馆、中国农业大学摔跤馆、北京理工大学排球馆。除此之外,还有9所高校内设有21个训练场馆,这些学校是:北京交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育学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这些比赛和训练场馆的建设和改造历时几年,这些学校的后勤后勤部门为施工场地提供了多项保障工作,使得工程得以顺利进行。北京高校后勤服务奥运

4、主要肩负以下任务:一是担负20万高校场馆志愿者、城市志愿者及在学校服务奥运的学生食、宿、洗澡等及部分通勤保障服务工作;二是奥运期间全国21个省市590辆大客车和920名司机、维修、管理人员组成的奥运通勤保障车队,每天负责接送北京高校志愿者,北京64所高校分头担负为这920名司机提供食宿等生活保障;三是15所内有比赛或训练场馆的学校,后勤直接被选入参与场馆保洁、动力等保障服务,以及大量的奥运场馆外围服务;四是部分高校负责奥运村学生服务生的住宿和后勤保障;五是接待近万名国内外志愿者及相关人员的食、宿等后勤保障服务任务;六是承担了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部分节目排练场地服务和演职员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5、七是确保学校后勤水、电、气、校园绿化、保洁等日常工作运行;可以说,每所高校后勤都直接或间接承担了奥运重任。奥运既是对北京高校后勤的一场检验,北京高校后勤的工作水平和质量也在这次锻炼中得到升华。在服务与保障奥运工作中,我们产生大量的好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例如:精心组织指挥、计划严谨周密、动员部署到位、各项制度健全、责任落实到位、培训实战演练、不断完善细节以及服从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高校后勤为奥运添上亮丽的一笔,为我们的奥运工作任务画上出色完美的句号。各校要认真总结服务保障奥运的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使之固化下来,运用到后勤日常管理服务中,同时,对于在服务奥运暴露和检验出的种种不足,应该进一步改

6、进和完善。通过奥运还可以检验出: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北京高校后勤发生深刻变化,这支队伍无论在思想观念、服务意识、管理水平、业务技能还是人员素质,都在与时俱进地成长,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形成特色、服务领域、服务市场有了很大发展,综合应急应变能力增强,一些高校后勤企业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基本建立。这支队伍已经成长为一支训练有素、敢打硬仗,能打高水平硬仗的队伍。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校不断推进和深化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得益于各校积极引入9000质量管理体系;利益于各校大力加强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利益于各校不断对后勤职工进行培训;得益于各校不断加强后勤队伍建设、开展文化

7、建设。这些年来,后勤在学校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勤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并未削弱,而且进一步加强。二、从首都高校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以运行机制改革为主的深化完善阶段。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立适应首都高校需求、具有首都高校特点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对我们而言,高校后勤的改革和发展、服务师生永远是我们的责任,我们仍然要坚持从北京实际出发,坚持政府主导、因校制宜、区域联合、行业联办的十六字指导方针。工作重点应放在运行机制的改革和持续发展上,工作重心定位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指导作用,各高校发挥好

8、改革主体作用,不断深化运行机制改革,内涵发展、规范管理、提高水平、锻炼队伍。当前高校后勤改革和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还是发展中、前进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要办法依然是依靠继续改革和继续发展,而不是不改革不发展。我们将继续探索符合北京高校特点、富有首都高校特色的后勤管理模式。(一)关于部分高校后勤管理模式北京高校后勤改革管理模式总体分为两种,一种是小机关大实体,一种是小机关多实体。目前全市91所高校中,27校为小机关大实体模式,即组建后勤集团,占学校总数的30,选择这种模式的多为规模较大院校;其余64校为小机关多实体模式,由学校后勤处直接管理后勤各中心,占学校总数的70,选择这种模式的

9、多为中小规模院校。这两种典型后勤管理模式都是各校从实际出发,针对本校规模以及后勤基础,本着有利于开展后勤工作和服务学校的原则,根据自身需求自主选择的,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点。近年来,陆续有9校由原来的小机关大实体调整为小机关多实体,即撤销了后勤集团,强化后勤甲方的指导监控力量,由学校甲方直接管理各后勤中心。这9所学校占学校总数的10,这种后勤管理模式的调整在高校后勤界引发了一定的议论,有些同志认为这是一种后勤改革的倒退。我认为,不能简单地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这两种模式都是北京各高校自20*年来采用的后勤管理模式,只有哪个模式更适合哪所高校,不存在哪个模式更为先进。其次,北京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一贯坚

10、持在改革方向、改革目标不变的情况下,允许学校自主选择改革管理模式。学校采取何种后勤组织模式并不是改革的关键,改革的关键在于这种组织模式是否实行市场化的运行机制,是否有利于各领域、各部门、各岗位按照清晰的责权关系履行职责。各校在改革过程中,不断调整模式,是为了更有利于加强后勤管理,更适应国家对资产、财务等的规范要求,更适应学校发展对后勤的需要。学校无论对改革模式如何调整,其目的只有一个,是为了更好地对后勤进行管理,不断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无论采取哪种模式,学校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并没有变。因此,不能片面地理解为调整管理模式是改革的倒退。(二)关于高校后勤队伍建设虽然北京高校后勤出色完成了奥

11、运期间的保障任务,但各校都是在克服困难的基础上,靠拼搏和打硬仗完成的。困难之一就来自于后勤人力资源。由于前些年部分学校的理解偏差,认为学校后勤未来将全部由社会管理,所以几年来对后勤队伍一直没有充实高素质人才。目前这支队伍面临外聘员工收入低、流动性大,管理层人员老化、人才短缺、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现象。后勤要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高服务层次,必须要依靠人才、培养人才。要提高管理者水平和知识型员工比例,招聘优秀大学生和研究生充实管理队伍,放权使用,着力培养,形成储备梯队,还要提高待遇。未来高校后勤,虽然部分学校不同程度地引入了社会企业经营,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后勤仍然是教学保障体系的一部

12、分,学生基本伙餐饮和住宿等基础后勤仍然不宜全部托出去,还是由学校管理为好,学校后勤市场操控主体也依然是原学校改制的后勤实体。因此未来的各校后勤应该建立和拥有一支自己的、正式编制的、小而精干管理阶层的人才梯队,实施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责任。三、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高校后勤的重点工作(一)安全稳定工作安全与稳定工作是高校后勤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安全工作的重点是防火与防中毒。防火工作检查,重点检查后勤所管辖的消防设施、应急照明、指示标志、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是否符合消防工作要求。北京高校多年来坚持春秋两季学生公寓和食堂的卫生安全大检查,在保障消防安全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08年这一年,尽管外省和本市高校

13、发生了一些火灾,但学生最密集的学生公寓和食堂还没有明显的火灾发生。这一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平时在确保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09年,安全工作要坚持不能松懈。目前,市教委正在逐校检查学生公寓安装智能限电装置和电磁门的情况,对尚未安装并且还没有计划安装的学校,将列为重点检查对象。目前,各校学生数量大,人员密集,各校除了传统的安全检查与管理外,应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建设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防措施。除消防安全外,一是应该对学校的卫生设施、餐饮设施、日常饮用水、自备水源及二次供水设施(包括饮用水设施)的管理情况,食品卫生许可证领取情况,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等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应该对设施设备的使

14、用维护情况进行检查。重点检查锅炉、燃气、水电气、体育场地与器材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维护情况,放射物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等危险物质存放设施,以及游泳池、实验室、礼堂、学生食堂、宿舍、厕所等重要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三是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治安状况、道路交通和经营场所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四是对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二)应对物价上涨,做好学生食堂工作20*年秋至今,市场伙食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给高校伙食工作带来极大压力。目前市场价格虽稍有回落,但仍在高位运行。与20*年同期相比,涨价导致北京高校生均月伙食费增加58.7元(其中人工成本生均月16.7元),占

15、月人均280元伙食费的21。但我市为确保稳定,办好奥运,高校食堂饭菜价格至今未变,仍维持在涨价前水平。面对涨价,各高校从稳定大局出发,在普遍经营性亏损情况下,克服困难,落实国家和北京市相关要求,对学生食堂房屋、设备实行零租赁、减免水电气费用、承担正式职工基本工资、大型设备的购置费用、设施改造及装修费用,积极参加伙食原材料集中采购、加强成本核算、调剂品种、节约挖潜等措施,努力降低伙食成本。此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除中央和北京市补贴外,各高校自06年涨价后一直对本校食堂进行补贴,有效维护了两年来特别是奥运期间学校的安全稳定。目前,中央和北京市的普惠性临时伙食补贴已结束,近期,财政部、教育部发文针对

16、享受助学金群体的学生进行为期5个月的补贴,标准为每生每月40元。补贴已发放部委属高校,市属高校稍后发放。教育部关于建立高校学生食堂长效保障机制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指出,高校食堂伙食价格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随市场物价波动合理浮动。尤其是国家特惠性补贴开始后,应该是理顺伙食价格的合适时机,但目前客观情况对理顺食堂价格不利。一是国家发改委宣布,从去年五月采取控制价格过快上涨的措施以来,物价上涨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居民消费指数CPI涨势回落。二是媒体热炒老字号饭店肉菜价格下调。这样,给学生造成错觉,似乎食堂价格应该下调了。事实上我市少数学校的少数学生已经在网上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三是临近期末,新年将至,不是调价的时机。出于安全稳定的原因,我们还在密切观察市场走势,关注学校食堂办伙情况,采取找到合适的措施。希望学校要继续努力克服困难,维护高校的稳定。目前还有个别学校没有完全落实教育部、北京市相关文件精神,对本校学生食堂没有进行必要的政策优惠和补贴支持,至使学校食堂运行艰难。希望这些学校尽快落实国家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