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75073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教案遂川正人红军小学 刘招琴识字 1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组关于秋天的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既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又描绘了秋天的气候特点和丰收景象。三组词语排列有序,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学习目标: 1 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重点: 重点是识字写字: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教学难点: 1 指导学生注意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挂图,生字词卡片。 生:课前观察秋天,了解秋天,查找、搜集有关

2、秋天的词语及诗文。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读文、识字。 学习目标: 1 会认 12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收集关于秋天的词语的兴趣,培养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 借助本组导语导入。 二、 读文 出示课文内容。指名读。 三、 生字 四、 扩展活动 小结。 五、作业 课文中又是怎样描述的呢?今天开始学习第一组“美丽的秋天” 。板书课题。 1 提示: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 方法:看下面苹果里的生字注音。 3 下面自己再读一读,要边读边想象,看看你脑子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 4 游戏:选词语,读词语。出示图片。 生字小朋友们都认识了吗? 你们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呢? 1 教师注意方法的提示与总结。 2 庆丰收: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 板书:“粮仓” 。 将学生说的词语板书在粮仓内。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指导写字。 学习目标: 1 复习生字词。 2 指导学生写好 10 个生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及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 二次备课 一、复习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 指导写字 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积累词汇的习惯。 三 作业 注意开展语文

4、实践活动。 1 出示生字卡片。 2 游戏:读字找字。 师读字。 3 出示一片关于秋天的短文,并让学生试着读一读,找出生字。 1 出示要写的生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如, “宜”与“实” ,上边都有一个宝盖儿,区别在于“宜”的下边是个“且” , “实”的下边是个“头” 。 2 教师范写。 检查、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写字姿势、习惯。注意指导偏旁和部件的占格位置,把字写正确,写美观。 1 继续收集有关秋天的词语,诗文。 2 把这美丽的秋天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可以写一写,也可以画一画。资料袋: 1 关于秋天的词语 一叶知秋 春种秋收 春兰秋菊 春花秋月 秋色宜人 秋风过耳 秋风萧瑟 秋雨绵绵 秋收 立秋

5、 中秋节 2 关于秋天的文章 秋天的图画教学目标:1、会认 8 个生字,会写 8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喜欢秋天,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愿意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表示秋天。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教学难点:朗读感悟教学准备:字卡、词卡、挂图、小黑板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昨天我们学的识字(一)是讲述了秋天的知识,今天让我们继续认识秋天吧。二、揭题1、板书课题,齐读,思:读后想知道什么?(1)秋天是怎样一幅图画?(秋天的图画里有些什么景物?)(2)它的色彩是怎样的?2、翻书,自读课文。3、考虑:课文共有几句话?( 4 句)4、指名分句朗读,读

6、后评议。(注意轻声音节:灯笼高粱)5、小组合作读,好的协助差的,读正确,读流利。三、认读生字1、找出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自读。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重点字音:梨笼颊浪勤劳四、朗读感悟1、教师范读,同学注意体会教师在朗读中表达的喜爱与赞美的情感。 2、同学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秋天的图画。3、小组内读,说说自身的感受。4、小组内选出自身喜欢的句子来读,并说说为甚么喜欢。5、竞赛读,看谁读得美。6、寻找自身喜欢的学习小伙伴,读喜欢的句子。7、看着画面用自身的话说说秋天,再试着背诵。五、扩展活动根据本课内容,创编一个秋天的童话。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 ,山姑娘兴高采烈地呼喊着、欢笑着,她招呼大

7、家来开一个庆丰收的晚会。梨弟弟、苹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赶来安排会场六、作业1、小黑板出示 “我会读”中的句子,读熟至背。2、练习背诵。第二课时一、复习1、认读课文中要求认的生字2、背诵课文二、新授(一)认记生字字音出示要求写的生字,认读。重点字音:浪灯作字苹丽劳(二)识记字形采用自身最喜欢的识字方法:提示:编字谜加偏旁换偏旁做动作(三)组词语理解字义(四)范写指导重点写好含有三点水和草字头的字。三、作业1、我会画:画秋天的果园2、我会做:(1)用落叶做书签(2)用自身的画做贺卡(3)用句子、短诗赞美秋天(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做准备)黄山奇石知识与技能: 1.学会 12 个生字和由这

8、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4.朗读课文,背诵 3、5 两个自然段。 方法与过程: 教学本课应从指导看图开始,让学生对黄山奇石有个具体的印象。再通过朗读认识奇石特点。讲解课文,要让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充分运用图画,启发学生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展开想象。 通过朗读,加深对一些长句的理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用具: 黄山奇石的幻灯片,黄山风景录相或图片。 教学过程:

9、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 知道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了解主要内容。 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解释指定词语。 4 读懂第 1、2 段课文。 5 认识并列段式,能读懂第 2 自然段是怎样具体写两块奇石的形状,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并列段式,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 2 自然段。 教学难点:读懂第 2 自然段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朗读录音; 2 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1(师板书:“黄山”)

10、同学们,你们去过黄山吗?谁能介绍一下那是一个怎样的地方。2师简介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的精辟评价。古人还有“天下名景集黄山” 之说。1990 年,黄山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风景区的面积约 154 平方公里,有大小 72 个山峰,其中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三大主峰都在海拔 1800 米以上。黄山有四绝,即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 四绝

11、”。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 之一的“ 奇石”(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1 播放全文录音 2 自读课文,把课文介绍的奇石用“ 划下来 3 说说课文写了黄山哪些奇石,具体写了哪几块奇石的样子. 4 这 4 块奇石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5 你觉得文中哪个段落与众不同?为什么? 三、学习本课生字词。 1 .挂小黑板,出示本课 12 个生字。 区省秀尤其仙翻滚巨著形 状 2. 指读。省、著、状三字是翘舌音。 3. 字形指导。 状:右边是“犬”。组词为“形状” ,意思即样子;“壮”多指人力气大。二字要注意区别。著:要和“着”区别。著,音 zh,组词为“著名” ;“着”,音

12、 zhe,可组词“拿着”。 尤:应与龙字区别。 4 多音字组词: tn ( ) 弹 dn ( ) 5辨字组词: 徽()尤( )陡()状()臂()峭() 微()龙( )徒()壮()避()消() 6字形分析:微、脖,并交流如何巧记难字。 7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神奇、陡峭、云海、闻名中外、奇形怪状 闻名:有名。“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8质疑问难。 四、讲读第 1 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共有几句?分别写了什么? a) 黄山风景区的地理位置。

13、b) 黄山风景区的景色特点。 师提问: “闻名”是什么意思?“闻名中外” 是什么意思? 除了黄山风景区闻名中外,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风景区或成就闻名中外? 3.“那里”指什么地方?黄山风景区整体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奇特什么意思?黄山风景区什么很奇特?(石头)哪一句总写了黄山石的神奇?哪个词点明了在黄山景色中,“奇石”是最有名的?(尤其)给“尤其 ”找个近义词。 五、研读第 2 自然段 1投影出示第 2 自然段 2指导学生认识并列段式: 像第 2 自然段这样在一段话中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内容的“段”叫并列段,并列段中的几个内容可以调换顺序,它与总分段式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总起句,各句之间是表示并列的

14、关系。 3 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说说:并列段式可分几步来学?讨论后出示小黑板: 1)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2)每个内容是怎样写的? 3)这几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 4 根据学法学习第 2 自然段 (1)指名读第 2 自然段,思考:这一段讲了几个内容? (2)这两个内容分别是怎样写的? (出示“猴子观海”投影片)齐读写“猴子观海” 的话,“ 猴子观海”奇在什么地方? a) 在哪里观海? b) 观什么“海”? c) 怎样观海?圈出 3 个动词 (出示“仙人指路”投影片)齐读写“仙人指路” 的话,说说“ 仙人指路”又奇在什么地方? a) 第 5 句把什么比作什么? b) 圈出写仙人姿势动作的

15、3 个动词,并在投影上指认 “仙人”、“手臂” 等。 (3)这两个内容是怎样连接起来的呢? a) 默读,用“”划出这句话,并圈出最重要的连接词。(“仙人指路”也很有趣。) b) 指导朗读这句话( “也”读重音) c) 你能把“也很有趣 ”换个词说说吗?(也很有意思 ) (4)小结:口头填空后完成作业本第 5 题。 (5)指导朗读并背诵第 2 段。 六、作业:作业本第 2、3 题。 板书: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黄山奇石仙桃石 金鸡叫天都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进一步感受黄山奇石的神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2 读懂课文第 3 段是怎样具体描写两块山石的奇特,又是怎样把并列的两个内容连接起来,认识并列段式的结构特点,掌握其阅读方法。 3 背诵课文第 2、3 段,听写第 4 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读懂用并列段式写的第 3 自然段。 教学难点:理解语言文字,读懂第 3 自然段是怎样把黄山奇石的样子写具体的。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录音; 2 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多音字组词。 2 解释词语。 3 听写。 4 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5 复习“自学提示”,出示小黑板。 二、学习第 3 自然段 1自读课文第 3 段。 2这一段讲了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