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3828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1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2017新课标创新历史总复习第20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第 20 讲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考纲展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热点提示:(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和意义;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和特点; (4)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和意义。考点 1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年代1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经济状况:粉碎“四人帮”后,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思想基础: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

2、想解放。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指导思想。(2)标志: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3)内容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济方针: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4)意义: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 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措施 影响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78 年,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1

3、983 年,撤销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生产大队,建立村民委员会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生产积极性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促进了城市的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管理体制:政企分开,简政放权,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有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所有制:变单一公有制经济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提高点拨经济体制改革(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和经营权,而没有所有权,经营方式改为“

4、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2)1984 年以后,从重庆试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2)过程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基本建立。(3)意义促进了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中国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从总体上

5、达到小康水平,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点拨我国的经济体制明显有三个阶段的发展变化:1956 1978 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19781992 年实行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管理体制,1992 年以后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思考从对内视角来看,怎样理解“21 世纪始于中国的 1978 年”?提示:1978 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计划经济开始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 世纪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问题 1:探究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材料一到 1979 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

6、步下放到家庭中。到 1981 年或 1982 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 1983 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材料二只有坚决地系统地进行改革,城市经济才能兴旺繁荣,才能适应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需要,真正起到应有的主导作用,推动整个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什么具体内容?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方面否定了集体化的成果?为什么?(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1984 年以后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信息解读 材料一反映出 1978 年以后,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材料二反映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尝试解答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因为这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2)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从农业转向国有企业。问题 2: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材料一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

8、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 年 10 月 23 日)材料二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1)概括材料一中邓小平的主要观点。(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邓小平提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的意义何在?信息解读 材料一指出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实质上是主张进行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材料二说明计划和市场不是区分

9、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标准,社会主义同样需要市场经济。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尝试解答 (1)观点: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2)进一步解放了思想,为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思想基础。【归纳总结】1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从扩大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了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是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3)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10、济体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各种市场,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由市场形成价格,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决定性配置作用。2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比较项目 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落后、工业化程度低、国防力量薄弱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速现代化建设国内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主义事业在世界范围内处于低潮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特点单一公有制行政手段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

11、性作用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期计划经济逐步僵化,严重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人民生活水平极大提高1(2016邢台质检)1949 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 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解析:选 A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改革开放。结合 1949 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程可知, “根本改造”指的是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有所改变是

12、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放宽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以及将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单一的公有制变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体制,因此答案为 A。2我国某地农村曾流传一首民谣:“社员干活听敲钟,一天干活真稀松。队长哨子吹半天,社员还不到地边。 ”改变这种状况的措施是()A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发动“大跃进”运动C发展乡镇企业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解析:选 D本题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民谣体现了人民公社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的弊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 项符合题意。3. 1986 年 8 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

13、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发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事件:中国东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 , 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 。 ”破产事件为什么引起反响的原因是()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序幕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 D本题主要考查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逐步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大大地冲击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故选 D。 A 项不是最主要的原因,B 项早在 1984 年开始,C 项是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打破的。4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

14、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年代及版次 收录的部分新词汇 1978 年第 1 版 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 1996 年第 3 版 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 2012 年第 6 版 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 A.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主体C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历程 D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解析:选 C表中部分新词汇反映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态度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人版权所有: 中国好课堂 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故 A 项错误;私营经济所占比重较小,不

15、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故 B 项错误;表格反映出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肯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体现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故 C 项正确;1978 年就已经实现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故 D 项错误。5(2016新余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分田到户、包产到户在那些已经使用机械生产的平原地区显然是倒退。因为单干就要废弃机耕,实行畜耕和人耕,而农业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耕作机械化。但是,人少地多,干部分配不公,农民宁愿出力出汗也愿意分田到户。从机耕到人耕,确实令人感到可笑,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却高涨起来了。他们不惜出力出汗,也要把地种好,为了能畜耕,他们自动地互相换地,然后或一家买牲口,或两三家合买牲口,一时牲口的价格猛涨。评价材料中关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的观点。解析:首先结合材料中的“分田到户、包产到户”推断出其出现于改革开放新时期,然后结合当时中国的国情、生产力、生产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对其进行评价,评价时应一分为二,切忌单纯地肯定或者否定。答案: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动了农民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