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722083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7.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考一轮复习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复习课件(10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一:,一、专题概析, 总体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和儒家思想形成。,汉代经董仲舒改造后成为正统思想。,宋明时期融合儒释道而形成理学(新儒学)。,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批判地继承,儒学新发展。,第1课: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的主要主张,治理思想: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反对战争:平等博爱、热爱和平,这些思想的光辉早就在古代社会散发着光芒,让我们共同去探寻它们的源头。,新课导入,一、“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形容学术流派的纷杂。史记中按照诸子学说的主要倾向,将其划分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 “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

2、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1、概念解析:书P7知识链接,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文化风格、不同学术主张的派别相互竞争,同时相互学习、相互吸收的形势。,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1)在经济上,井田制崩溃: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使井田制走向瓦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2)在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

3、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3)在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礼贤下士;“士”们也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主张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愿望。(4) 在思想文化领域,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 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5) 科技上,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一)儒家学派:,1、孔子

4、:,孔子生平:,姓孔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出生于没落的贵族家庭。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尊为“至圣”。 自小勤奋好学,受到良好的教育。 曾先后担任过下级官吏和地方官;五十多岁担任司寇(最高司法长官)。 后仕途失意,周游列国达十四年; 晚年,从事文化教育活动: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整理诗书 礼乐 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提出“仁”和“礼”和中庸思想:,A、“仁”的思想核心,含义:,“仁者爱人。”,方法:,“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呢?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

5、人。”(先生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三层内容:a、爱自己的亲人;b、爱他人;c、统治者实行仁政,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1)思想:, “仁”的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民本思想,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礼”的思想:,含义:,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a、于社会: 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狭义

6、:周礼(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广义:总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待鬼神: “敬鬼神而远之”,你怎样理解他的“敬鬼神而远之”?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体现了他的人本主义思想。,C、中庸之道 选修人物P22中庸的含义: a、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 b、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妥善加以调和,使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制约。达到中庸的做法: “和而不同”中庸与仁礼的关系 a、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b、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教学内容

7、:孔子整理过的“六经”,(2)教育方面:选修人物P2324,(3)整理文献:诗书 礼乐 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1)对中国: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统一);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教育方面,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3)对世界: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我们应如何评价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 具有民本思想,对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他主张维护周礼,代表当时没

8、落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具有保守性,不可能被当时统治阶级所接受。他首倡私学,打破奴隶主贵族对教育的垄断,促进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编订古籍,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思考:1.孔子宣传的一套恢复周礼的主张,为何没有人接受?2.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但当时各国的国君为何没有采纳孔子的主张?,提示:1. 孔子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在春秋末年奴隶制正在走向灭亡的背景下,它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他的这一保守思想不可能受到普遍重视。2.孔子“仁礼德”的思想本身有进步性的一面,后经发展顺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当时

9、社会动乱,孔子的学说不可能被重视!,2、孟子:,孟子,战国时期儒家的著名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被尊为“亚圣”,有孟子为经典著作。,2、孟子:,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发挥孔子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反映了孟子的什么思想?,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这一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另外孟子还提出了什么主张?,孟子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他认为大丈夫应该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3、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君者舟

10、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后世不少统治者都以此为鉴,举出一个典型事例。, 重“礼”,(3)评价:,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法家和道家)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对后人的认知产生一定影响。,(1)生平:,(2)主张:,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是有其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这是唯物主义的思想倾向。 反映了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的增强。,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学说,经孟子、荀子的总结、改造与发展,儒家

11、思想体系更加完备。,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 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 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1)形成:,(2)特点:,主题升华,从诸子百家思想中,你认为哪些思想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有借鉴意义?,儒学思想中哪些具有现实意义?,“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教育理论: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伦理道德: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观)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税)维护国家统一:大一统思想(统一祖国)个人修养: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二)道家老庄之学,1、道家学派的

12、整体特点:,这一学派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2、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老子,2、老子,用“道”来说明万物的起源和演变:,朴素辨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哲学

13、思想: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变; 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政治主张:消极悲观的态度,(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13题)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 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解析:本题为最佳选择题。“制天命而用之”和“天行有常”是荀子的思想,排除B、D项。选项A出自庄子南华经,原文是“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意指上古时的有识之士顺应自然,不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去破坏自然规律,或去影响自然,典型体现了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出自道德经,“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在

14、祭祀之前,人们对它敬若神明,祭祀一结束,就被丢弃了。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无所谓仁慈,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主旨是建议人要效法天地的“无所谓仁,也无所谓不仁”的精神,养成这样的胸襟。,A,3、庄子:,(3)“逍遥”的人生哲学:崇尚自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这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1)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2)提出“齐物论”,即齐一万物,任何事物本质上相同,没有区别。,逍遥的境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4)他在文学艺术上,如寓言、散文上有深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战国时期,道家

15、代表,庄周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将法、术、势相结合,而法律是处理政事的基本,权术是君主控制群臣的工具,势力是君主的权威,从而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张变法革新。,韩非子,(三)法家:,1、理论来源,2、观点主张:,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改革观:“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的主张。,法、术、势三派,道家思想,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耕战,(三)法家:,韩非子,韩非子,韩非子: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适应地主阶级建立新政权的需要,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适应了地主阶级兼并战争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