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v****1 文档编号:287208 上传时间:2017-0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专题训练【专题27】科普文阅读(含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科普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动物预测地震之谜孝文科学家近日表示,动物能够在地震即将发生前感知到地下水发生的化学变化,从而预测地震。2009 年,在意大利拉奎拉地震发生前几天,当地的蟾蜍纷纷离开池塘。观察到这一现象后,科学家开始对这种化学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动物出现的异常行为预测地震。研究小组描述了这样一种现象:地壳中受压的岩石释放出带电粒子,并与地下水发生反应。生活在地下水中或附近的动物对其发生的任何化学变化都非常敏感,可以在岩层断裂并引发地震前几天就预感到将有地震发生。此项研究由美国宇航局的弗莱德里曼弗伦德和英国开放大学的雷切尔格兰

2、特领导。他们希望自己的研究发现能够促使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展开密切合作,通过研究动物的行为识别地震即将发生前出现的一些难以捉摸的征兆。拉奎拉的蟾蜍并不是在地震发生前行为出现异常的第一个例子,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有关这种现象的报告。地震发生前,一些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的行为都会出现异常。在1975 年的中国海城,很多人发现蛇钻出巢穴,1 个月后,这座城市遭受大地震袭击。这是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因为当时正值冬季,蛇正在冬眠。蛇洞外的温度低于 0,冒险离开蛇洞对这些冷血动物来说无疑是一种自杀性行为。然而,无论是爬行动物从冬眠中苏醒,两栖动物逃离池塘,还是深海鱼类游到海面,都只是个别现象。由于大地震较为

3、罕见,即使对动物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观察其行为变化预测大地震也很难做到。这也正是拉奎拉蟾蜍的特殊性所在。作为博士项目的一部分,身为开放大学生物学家的雷切尔格兰特当时一直对蟾蜍群落进行着监视。她回忆说:“这非常具有戏剧性。所监视的 96 只蟾蜍几乎在短短 3 天内变成 0 只。在此之后,美国宇航局与我取得了联系。 ”宇航局科学家当时一直对岩石受到强大压力时的化学变化进行着研究。他们希望确定这种变化是否与蟾蜍大批撤离有关。他们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表明,蟾蜍的撤离确与化学变化之间存在联系,地壳能够直接影响蟾蜍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池塘的化学特征。宇航局地球物理学家弗伦德指出,在受到强大压力时(例如地震发生前的

4、巨大构造力),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这些带电粒子进入周围的岩石,在抵达地表时,它们与空气发生反应,将空气中的分子转变成带电粒子离子。他说:“空气中带正电的离子会导致人出现头疼和恶心、反胃症状,同时也会导致动物血液中的应激激素 5羟色胺水平升高。 ”此外,离子也会与水发生反应,将水变成过氧化氢。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影响了溶解在池塘中的有机物,将无害的有机物变成对水生动物具有毒性的物质。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科学家指出,需要进行全面彻底的测试和研究。格兰特表示,这是科学家发现的第一个令人信服的潜在地震预测机制,水生、半水生和穴居动物可能感知到地震即将发生并做出反应。她说:“岩层在地震前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5、,如果动物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那才是怪事。 ”弗伦德指出,可以预测地震的现象很多,动物出现的怪异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需要了解这些信号之间如何发生联系,如果发现几个信号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我们便可以得出将会发生地震的结论。 ”(选自科学之友 ,2012 年 2 月)1本文第段写拉奎拉蟾蜍的异常行为有何作用?_2根据文本,概述动物的异常行为与地震之间的关联性。_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结合文本分析其表达效果。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大象无形罗会仟盲人摸象:或摸鼻子,或摸尾巴,或摸大腿,或摸屁股,无一能摸出大象的真实面目,大概是因为“大象无形”吧?开个玩笑,事实上,此“

6、大象”非彼“大象” ,乃是老子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大象无形”之“大象” 。物理学中的流体便是这种“无形的大象” 。所谓流体,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流动的物体,也可以从形象上理解为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你可以把流体塑造成任何形状圆的、方的、球的都可以,但这些形状都是不稳定的只要撤掉容器,流体就成别的形状了。从微观角度来说,组成流体的分子或者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分子之间的束缚很小,它们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因外界扰动而改变。表现到宏观上,就是流体可以轻松拥有任意形状。用“大象无形”来形容流体是再恰当不过了。伯努利的流体动力学建立的描述流体定常流动的伯努利方程,让人们从物理学角度全面认识流体。伯努利方程

7、的一个简单的推论就是:流体高处压力低,流体低处压力高。例子在中国科技馆可以看到:放一个气球到圆锥形的容器里面,从顶端往下吹气,气球并不是顺着气流往下掉而是往上爬;一个注满水的 V 形玻璃管,两边分别放一个木球和一个空心铁球,静止时木球浮在水面而铁球沉在水底,当 V 形管旋转起来并达到一定速度时,铁球会浮上来而木球反而沉下去了。实际上,飞机快速飞上天空,喷雾器和汽缸发动机原理、足球中香蕉球和乒乓球中旋转球等问题,都可以用伯努利方程来解释。流体的魅力在于它总是有一些捉摸不定的东西让你惊讶。生活中,最常见也是最特殊的流体当属水。常见,是因为水覆盖了地球的绝大部分表面,水孕育了并维持着地球上的一切生命

8、。不只是“女人是水做的” ,其实男人也差不多都是“水货” 。说水特殊,是因为水作为流体,水分子之间除了范德瓦尔斯作用,还有一种更特殊的相互作用氢键,即水分子由于电荷极化,造成分子和分子之间还存在一种更强的电磁作用。正因如此,水结成冰才体积变大,浮在水表面而不是沉积在下面,否则地球上大部分的鱼在冬天都死翘翘了,整个生态系统都可能因此崩溃。氢键的存在,也使得水的结晶态冰有各种非常漂亮的形状,人们至今也没有弄清楚水究竟有多少种变相。除了水之外,生活中的流体还有空气。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使得我们这个世界有风、雨、雷、雾、霜、雪等复杂的气候。正是因为空气随处流动, “没有不透风的墙”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9、才充满生机。全球大气循环带来的季风,就是地球的“呼吸机” 。而大洋中水的循环则构成了洋流,为冰冷的两极送去了温暖。地球内部的熔岩不断地流动,形成了地磁场有效地屏蔽了宇宙中大量的高能辐射,为地球撑起了一把保护伞。正是这些流体的存在,使得地球成为人类的美好家园。流体没有固定形状,用科学的话来说就是存在许多亚稳态甚至非平衡态,不稳定是流体的典型特征。水流的不稳定会有湍流的出现,小河里的小涡旋就是个例子。流体的最不稳定状态是混沌,一个小小的初始状态的改变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南美洲的小蝴蝶轻轻扇动翅膀,若干天后在北美洲就会引起一场飓风“蝴蝶效应”虽说夸张了点,这种可能性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科幻电影认为

10、,如果我们跨越时空回到古代,哪怕是踩了一棵小草,也许就毁灭了当今的一片森林。影片后天讲述的故事就是:全球变暖导致洋流紊乱和气候恶化,地球从极地开始迅速进入冰川期,引发了全球性的大灾难。这并不是人类的可怕臆想,如果现在不善待这些“善变”的流体,终有一天人类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报应的。认识了地球上的一些流体,再让我们看看宇宙中的流体。现代宇宙学发现了一种玄妙的流体暗能量,它占据了宇宙的 73%左右的质量,是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暗能量究竟是什么东西,人们还在云里雾里。这个暗能量最匪夷所思的特征就是它具有负压强。一般来说,我们常见的流体都是体积越小压强越大的,或者说体积越大压强越小的。但是暗能量不同,它是体积越大压强越大。正是由于大量暗能量的存在,才使得我们的宇宙在加速膨胀,越变越大。(摘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水煮物理 ,有删改)1本文从“盲人摸象”写起,对文章有何作用?_2根据文本,概括流体的主要特征。_3本文的标题有何丰富的意蕴?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