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871492 上传时间:2017-07-28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六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使用说明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为了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真正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 、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等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加快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推动兴隆镇“351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在兴隆镇学校全面推进,全面提

2、高兴安小学教育质量,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为此,我们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学习资料。“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 ,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 ,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 的作用。小学语文“ 导学案”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融入了多年来 “小语整改” 、 “自主探究式教学” 、 “批注式阅读”等科研成果,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读中得法。整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可以说导学案的

3、设计真正落实了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二、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的基本结构目标解读课文导读预习导航 基础达标学后疑惑自我挑战拓展阅读作业及活动设置 相关链接三、板块使用说明关于“目标解读”:学生在学习每课前依据导学案预先明确 “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 ,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关于“预习导航”: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设计了此环节。它包括四个小版块,即:课文导读、基础达标、学后疑惑、自我挑战。 “课文导读”:主要是为了发挥导学案的引领作用,用感情充沛的话语来激

4、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或向学生提示阅读的主要内容、基本要求、提示学习方法和策略等,使学生对即将进行的阅读活动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一个怎样的结果等。将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方面的教育自然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不断尝试、认真体会,其教育效果远远优于生硬的要求与灌输。 “基础达标”:这个环节是为进一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出现的,通过达标检测巩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为课中的深化学习做好铺垫,同时使教师能够依据学情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学后疑惑”:学生在自学课文后还有哪些主要疑问记录下来,以供课上学习探究中共同解决,以此培养学生形成发现

5、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自我挑战”:此环节是为鼓励学生深度探究而设计的问题,2既关注整体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避免了一刀齐,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发展自我的空间。关于“拓展阅读” 。拓展延伸是内容形式相近的短文再阅读,以此加深学生对同类文章的理解和感悟,积累知识,扩大阅读,掌握学法。此版块在讲读课文中可以安排在第二课时,阅读课文,根据学情也要尽可能地安排在课上,也可以当成课下作业。关于“作业设置”和“活动设计” 。根据课文的内容有些课文设计了此版块,有些课文没有设计。导学案上设计的内容供教师参考。是否在课后布置作业和活动,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关于“相关链接” 。选编了与课文相关的文

6、章或资料,结合学生学习适时完成,可以在课前、课中、课后,随机处理。关于课时,本学案在课时安排上,对讲读课文一般建议两课时,阅读课文一课时。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增加课时。讲读课文的课时内容没有具体划分,目的是给教师留有空间,根据本班实际情况来定,避免一刀切带来的弊病。四、两点意见1、学案使用要凸显小学语文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然后回到整体,每堂课都要重视学生读书积累,丰富学生的词汇、语言、为学生打下厚实的语言基本功。2、一份好的“导学案”是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于一体的,也渗透着好的学法指导,各知识点及内在联系、知识结构非常清晰,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全

7、面掌握教材内容,提高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但老师们应该十分明确的是,课堂具有情境性、多变性和生成性,教师决不能仅仅局限于已设计好的“导学案” ,因为再好的“导学案”也不可能把课堂上的所有情境都设计到。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堂上的不同情形,迅速且不断的搜集学生学习的信息,进行多元化备课,对“导学案”进行添加、修改,使其进一步完善,而不能受其固定思维框架的束缚。“导学案”不是教案的翻版,更不能把 “导学案 ”当成练习题。要创造性的使用导学案。五、导学案的基本使用过程:学生在家查阅资料或在家长的指导下预习课文,完成相关导学案作业,不懂的作为疑问留待课堂交流(自学能力的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

8、力培养。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课堂小组交流,完善导学案(体现学生知识的互补性,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课堂汇报,老师、同学评价(注意语言的激励性,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正确评价能力)老师归纳总结(一、针对课本知识进行总结;二、针对学生汇报进行评价总结)布置作业(课堂或课外作业、拓展训练、活动安排等,有些内容可在课堂安排交流完成)3第一单元 导 读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六年级了,这是小学阶段最高年级,我们要把以前所学过的语文知识和我们已经具备的语文能力综合运用,进入最后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那么,我们先来看一看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呢?我的目标:1、学会本组 8 个生字。2、

9、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3、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4、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学习重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体会作者是运用哪些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学法提示:开始新的单元学习时,首先要看一看单元导语。在导读中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会体会到,本组课文作者要在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方面要帮助我们。那我们在读文是就要看一看作者写了生活中的那些事情,在

10、这些事情中又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这是要边读边思考的。第二自然段告诉我们在读文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句段认真去读,并能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句段中蕴含的道理,同时在读课文的时候,还要把握主要内容,思考他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把这样的内容说清楚的,在我们的习作当中,试着用一用这些方法,这样边读边想边用,才能通过几年的学习,把我们已经具有的自学能力运用好。同学们,到了六年级了,我们要注重自学、自悟、自得。这样,我们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学习准备:课前查阅有关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 学习课时: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315 课时。其中精读课文 67 课时,略读课

11、文 23 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习作 3 课时,回顾拓展 12 课时。1、文言文两则 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学习重、难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学习准备:学生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课 时:建议两课时,也可以根据学情适当划分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航:课文导读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 杨氏之子 、 伯牙绝弦这两篇文言文吗?课文短小精悍,却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12、给人深刻的启发。让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曾经是怎样学习的?有哪些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两则新的文言文,看看从这两个小故事中,你又能感悟到什么?明白怎样的道理呢?4基础达标1、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学弈( ) 惟( ) 鸿鹄( ) 缴( ) 弗( )矣( ) 与( ) 盘盂( ) 沧( )沧凉凉 孰( )为汝( )多知乎?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的意思,再回答问题。弈( )秋,通国( )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 ) 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wi)( )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 )将至,思援弓缴(zhu)而射之。虽与之( )俱( )学,弗(f )若之矣

13、(y) 。为是其 ( )智弗若与(y) ?曰:非然也。短文主要讲弈秋还是那两个学习下棋的人?结果怎样?短文运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学习不能 ,应该 )?3、联系课文注释,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f)若之矣 (y)。为是其智弗若与(y)?曰:非然也。“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孰(sh)为汝(r)多知(zh)乎?”4、我知道学弈写了 两小儿辩日写了 。我的疑惑:通过读书我有疑惑要和同学、老师探讨:疑惑一: 疑惑二: 我的收获有:挑战自我:如果你学有余力,可以尝试完成下面内容。1、

14、背诵课文。2、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从故事中悟出的道理。二、拓展阅读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回答问题。(一)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 l,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 du,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 d,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5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他说:“你为什么不用你的脚试鞋呢?”他说:“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郑人买履的原文中,有你读不懂的句子吗?画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你对郑人买履这件事有哪些想法?我会采取以下方法攻克困难:1、仔细阅读课文,把重要的词、句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