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8709892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观摩课体会通过观看桂林山水三位老师的录像展示课,三位年轻老师的精彩演绎,让我受益匪浅,很多精彩的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一)实验一小黄艳梅老师的课把漓江水揉碎了,品透了。黄艳梅老师抓住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在品读、美读中体会作者怎样把水写形象具体。并通过仿写句子进一步体会排比句的特点。同时抓住典型的句子进行讲解,如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看见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让学生知道此句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运用对比后的表达效果。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多种形式的读,注重语文的读写结合。(二)高庄小学张克强老师的课简约、高效。张老师的课堂教学,给人的感觉是干净利落,不拖泥

2、带水。注重了第二自然教学,主要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漓江水的特点.设计独到:首先是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漓江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圈划出来。当学生找出静、清、绿之后,让学生用词把这三个字连起来说,学生说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又让学生把这三个字重叠起来说,如漓江的水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进而用感叹句式说。最后师生对读漓江水的特点,一步步体会作者对漓江水的喜欢之情及表达具体的特点。(三)四十里袁家好老师的课每个环节设计到位,教师驾驭课堂能力沉稳老练。首先合作交流环节识字训练扎实,整体感知引导学生一下子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和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为学习下文理清了脉络。其次,品读感悟环节,既重视了学生的品读、美读,又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在学生了解了漓江水的特点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桂林的山。因为第三节课文结构和第二节一样,所以在学习时,让学生按老师指导学习第二节的方法,自己读书,同桌互议,把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既轻松也很愉快,他们很快就能够说出写山的时候,作者是把桂林的山和泰山、香山进行对比来写的。写出了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最后老师在优美的诗、乐中结束课文,同时让学生做到读写结合。总之,三位老师的课异彩纷呈,各有精妙,让学习者享受到不同的风格,领略到语文课堂的各种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