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93699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PPT 页数:185 大小:4.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第四节 其他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五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什么是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国际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它是解释国际直接投资发生机理的理论,即为什么国际直接投资会发生的理论,因此,也可以称为国际直接投资动因理论。,国际投资是资本“过剩”的结果,马克思、列宁的观点,英国特拉福德的老城区,发展中国家技术落后,资源丰富赶超战略,日新月异,滨海新区入区百旗广场,开发区金融街,塘沽海河湾,2006年5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

2、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标志着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正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十年来,天津滨海新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万亿元,年均增长201,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42家在滨海新区投资。,一、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纳克斯的理论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理论二、主流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微观)厂商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三、国际直接投资的宏观理论资本化率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国际投资发展水平理论产业内双向投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第二讲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四、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美)刘易斯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英)

3、拉奥的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坎特威尔、托兰惕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英)邓宁的投资发展周期理论五、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1.动态比较优势理论,2.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3.价值链理论,4.竞争优势理论,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纳克斯的理论2.麦克道格尔和肯普的理论,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纳克斯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前)(一)纳克斯的研究纳克斯是最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他于193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资本流动的原因和效应的论文;虽然纳克斯从未提及过国际直接投资这一概念,但后人则往往认为他是最早研究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学者;他把国际直接投资当作国际资本流动来研究的

4、,他没有明确国际直接投资这一概念,他所分析的国际资本流动主要是分析产业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跨国流动,是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国际直接投资。,(二)纳克斯的利率诱因理论1理论观点(1)国际资本流动是由于各国间利率水平的不同而引起的,资本总是从利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而产生利率差的原因又是因为各国资本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诱因”会打破原来的供求关系。(2)纳克斯的利率诱因理论只解释为通过借贷来促使跨国资本流动的,表现交叉投资和相互投资。纳克斯利率诱因理论实际上体现了两个观点: 资本跨国流动最直接的动机是利润,而且是产业资本的利润; 引起资本跨国资本流动主要因素是产业资本。,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

5、投资理论,纳克斯的研究,R.纳克斯:资本流动的效应和原因(1933),各国资本的不同供求关系,国家间利息率/利润率差异,国际资本流动,资本的国际流动使利息/利润率高的国家利息/利润率下降,利息/利润率低的国家利息/利润率上升, 最后使国际资本的供求达到平衡。,2理论缺陷他实际上研究的是国际直接投资,但没有把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区分开来,只是朦胧地看出他研究的实际上是国际直接投资。只把FDI解释为通过借贷进行跨国资本流动的,但他论文中涉及的市场需求、产业活动、技术创新和利润机会等都是研究国际直接投资所必需考虑的主要因素。,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二、麦克道格尔(G.D.A. Mac

6、-Dougall)和肯普(M.C.Kemp) 的资本流动理论(20世纪40年代以后至60年代) 麦肯图式 1.基本假定: (1)两个国家:一国资本丰富而另一国资本短缺;世界资本总量不变。 (2)资本可以无障碍地在两国间自由流动; 由国际投资产生的收益能两国间得到公平分配; (3)资本的边际产值呈递减状态。,第一节 早期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现在假设世界由资本输出国(A国)和资本输入国(B国)组成。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两国存在充分的竞争,资本的价格由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决定。由于资本边际生产力存在递减的现象,资本供应丰裕的输出国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低于资本输入国。,2.麦克道格尔(Mac-Dougall)

7、模型,资本在各国间的自由流动,可以使资本的边际产值在国际上得到平均化,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使用效率,增加世界财富总量。,总收益的增加(PUW)并不是因为资本总量的增加,而是因为资本在世界范围内 得到了合理的流动。,K,3.局限性把国际直接投资笼统地归于国际资本流动没有阐明国际资本流动是通过信贷方式还是通过生产转移方式来进行的;没有谈及投资者是否参与或控制经营活动没有提及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产业、技术和市场等),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论,产品生命周期论,国际生产折衷论,第二节 以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

8、e Theory),1.理论背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 ;垄断优势理论又称所有权优势论、公司特有优势理论。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Hymer)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来解释FDI的理论;后来,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er)在对外直接投资的垄断理论等文中对该理论进行了补充和系统阐述。两人开创了新的研究领域,二人并列为这一理论的创立者;由于该理论主要是以产业组织学说为基础展开分析,因此也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分析法。,斯蒂芬赫伯特海默,斯蒂芬赫伯特海默(St

9、ephen Herbert Hymer),1934-1974, 加拿大经济学家,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生于蒙特利尔,死于美国纽约州的山达肯的一场车祸。 1960年美国学者斯蒂芬海默(Stephen Hymer)在麻省理工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率先对传统理论提出了挑战,首次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2.理论内容:创立者斯蒂芬海默(S.HHymer)认为,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如果不能形成对国内其他企业和对东道国企业的任何优势,就没有必要、同时也难以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市场的不完全性,什么叫市场

10、完全?市场具有效率、信息不产生费用、没有贸易障碍、公平竞争,产品市场的不完全,要素市场的不完全,与政府力量对比的优势,专利、技术诀窍等差异,产品的差异性,即投入同样的资本,只有少数企业可以得到规模收益递增效益,规模引起的市场不完全,四种类型的不完全竞争产生企业的垄断优势:,政府干预、税收、利率和汇率,海默的垄断优势主要是指知识产权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知识产权优势案例:,可口可乐的神秘保密配方,可口可乐的神秘保密配方,可口可乐位于亚特兰大的总部内的保险柜,里面装有可口可乐的保密配方,在厚墙之中是另一个保险柜,安全性能更高。在保险柜里面,是一个装着“全世界保卫最森严的商业机密”的金属盒。,被外资

11、搞垮的八大国产饮料:重庆的天府可乐广州的亚洲汽水北京的北冰洋饮料山东的崂山可乐河南的少林可乐上海的正广和沈阳的八王寺天津的山海关,例如:美国向海外直接投资的企业主要是哪些行业?汽车、石油、电子、化工等制造业部门中具有独特垄断优势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其他企业所没有的“独占性生产要素”:资本集中度较高、技术先进、开发设计能力强、有完备的销售系统、管理水平高等,能够生产出东道国企业无法生产的高技术优质产品,借以控制东道国市场,谋取高额垄断利润。,规模经济优势案例:,企业是国内融资成本低还是国外融资成本低?,公司规模较小,国内融资成本低公司规模较大,国际融资成本低,瑞士雀巢公司英国糖果

12、公司,知识产权优势,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及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资产在内。,销售技能、渠道的重要性,投资要重视现金流的连续性,案例:山东秦池酒厂的没落,渠道为王现金为王,规模经济优势,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规模庞大而产生的低价优势。,第五种优势:管理优势,完善的组织系统高效率的运营速度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他被誉为“最受尊敬的CEO”,“全球第一CEO”,“美国当代最成功最伟大的企业家。在他的领导下,通用电气的市值由他上任时的130亿美元上升到了4800亿美元,也从全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排名第十位发展位列全球第一的世界级大公司。他所推行的“六

13、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2001年9月退休, 杰克韦尔奇自传全球经理人几乎人手一本。,松下幸之助(日语: ;英文名:Konosuke Matsushita;1894年11月27日1989年4月27日),是日本著名跨国公司“松下电器”的创始人,被人称为“经营之神”。“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都由他首创,海默的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在美国公司在国外一书中对垄断优势论进行了补充:仅以国外利润率高或劳动成本低廉还不足以说明对外直接投资的产生原因,还必须解释清楚为什么不由东道国当地企业生产,而是由美国企业通过直接投资来生产。

14、原因:外国投资者因拥有各种垄断优势,如资金、技术、管理、商标、信誉、规模等,可以抵消国外经营中的不利因素,取得高于东道国企业的利润。,3.对垄断优势理论的完善:(1)约翰逊的核心资产论 约翰逊(HGJohnson)于1970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公司的效率与福利意义的论文,他在继承了海默和金德尔伯格垄断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资产的核心部分为技术和知识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技术诀窍、管理技能、市场技能等。与其他资产相比,知识资产的生产成本较高,而通过国际直接投资方式来对这些知识资产加以利用则成本较低。所以,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只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2)凯夫斯的产品差异论凯夫斯(H

15、ECaves)于1871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国际公司:对外投资的产业经济学的论文,在承认垄断优势的同时,认为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在于产品的差异性,即跨国公司所拥有的是产品发生异质的能力。该能力是其拥有的重要优势之一。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可以针对不同层次和不同地区的消费者偏好设计、改造产品,并通过广告宣传、公关活动等促销手段促使消费者偏爱和购买这些产品,独占东道国市场。,(3)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论美国学者尼克博克(FTKnickerbocker)沿着与海默的不同的思路,对美国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现象提出新的见解。他在分析了美国1948年至1967年的对外投资状况之后,于1973年发表

16、的一篇题为寡占反应与跨国公司(Oligopolistic Reaction and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的论文中指出,垄断优势理论不足以全面解释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他在运用垄断优势论研究美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发现,美国这类对外投资主要是由垄断程度较高的少数寡头公司进行,这些寡头公司具有成批地在同一时期对外直接投资现象,这就是“寡占反应”。寡占意指少数大的跨国公司处于行业或市场结构的支配地位。,我国现实经济中有哪些显著的寡占现象?,45,案例: 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的寡占反应过程根据尼克博克的寡占反应理论,中国作为一个大的汽车市场,任何一家汽车寡头在华的投资都会使其他竞争对手做出强烈的反应,从而避免因对手的投资而使自己的竞争地位受到任何的削弱。1997年,通用汽车公司和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共出资15.2亿美元,各占股份50,建成年产10万辆生产能力的别克轿车生产线,并承诺向中国转让重要技术。同时通用和上汽的合作敦促大众公司向上汽转让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的档次。1998年,广州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日本本田工业株式会社共出资11.4亿人民币,各持50股份,生产1998型本田雅阁。1999年丰田公司在天津投资生产定价10万元以下的经济型夏利。到2001年底,全球九大汽车厂商在我国都有大规模的投资,建立了合资汽车制造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