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93428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介绍本单元由三篇精读课文莲叶青青、萧山杨梅、地震中的父与子、一篇略读课文母亲的呼唤和一个语文百花园组成。单元课文都围绕了“爱是人世间伟大而纯真的情感”这个主题。莲叶青青记叙了祖母十分喜爱荷叶,每年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一缸荷花。今年荷叶长大了,她却把荷叶剪下来送给别人家孩子治疮。文章赞美了亲邻间的爱。萧山杨梅讲的是作者小学时代的一位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关心、爱护学生的事,表达了师爱。地震中的父与子赞扬的是父爱。一次大地震中,一位父亲为了寻找儿子,锲而不舍地在废墟中挖掘,最终与儿子劫后相逢的感人故事。母亲的呼唤的作者回忆了儿时母亲亲切的声声呼唤,抒发了“

2、我”和母亲之间的深厚感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教育他们把爱的火种撒向生活的每个角落。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以下几方面:1认读 19 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 26 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2掌握常用词语,指导学生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3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多读书、多体会,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体验。4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学习者分析:对单元课文中故事,学生充满好奇心,对父爱、母爱、师爱、亲邻之爱有或多或少的感受,

3、容易融入文中所表达的情感之中,从而受到爱的教育。对于本单元的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学生不会感到太多的困难。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去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再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四年级下学期是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阶段,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更强,因此学生对个性化评价的需求更强烈,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刻的理解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四组成。四篇课文中,我站在祖国地图前陈嘉庚办学舞动的北京是精读课文,大使馆妈妈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感。我站在祖国地图前用诗歌的形式歌颂了

4、祖国的壮丽山河。陈嘉庚办学讲的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宁可自己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也要支援家乡办学,几十年如一日,为家乡、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舞动的北京则是介绍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诞生、会徽图案的象征意义以及产生的积极影响。大使馆妈妈讲的是一位去荷兰投亲的年轻人,由于语言不通,身处异乡感到十分孤独与害怕,是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使他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回了自信。从此,他把中国大使馆称为“大使馆妈妈”,表现了海外游子对祖国的依恋。四篇课文虽然是同一个主题,但是文章的表达方式却有所不同。我站在祖国地图前是通过诗歌的形式,来描绘祖国壮丽的山河,表达作者对祖国妈妈的无比热爱。陈嘉庚办

5、学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具体叙述了陈嘉庚几十年如一日支援家乡办学校的爱国行为。舞动的北京围绕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采用记叙与说明相结合的方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它的图案及其象征意义和积极影响。大使馆妈妈则通过一个真实的小故事,说明了在海外游子的眼中,大使馆就是祖国妈妈的象征。语文百花园四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分别是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能说会道以及笔下生辉。这些学习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言运用,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单元以“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习专题。单元导语情感浓烈,情境图生动活泼,能激发爱国情感,引导学生带着爱国热情去学习

6、后面的课文。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字、词、句等语文基础知识,感悟语言规律;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训练,发展语言能力;随文认识 28个字,会写 35 个字,掌握常用词语。二、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抓人物的语言描写,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有关课外资料,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抓住重点句借助图片、录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与秀丽;通过陈小龙的感人故事体会祖国对子女的爱,深刻领会文中的爱国情,报国志。2、认识 28 个字,会写 35 个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4、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

7、,边读边展开想象,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涵。5、能够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仔细观察自己家乡变化,着重围绕家乡的一方面变化,写出变化前后的不同,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三、学习状况分析四年级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本单元的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爱国情感,因此本单元注重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内容相对抽象,陈嘉庚办学大使馆妈妈离学生生活较远,为了能更好

8、的学习课文,教学时应适时地加入资料以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尤其是以 2008 年奥运会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从而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其中古诗三首桂林山水走进丽江是精读课文,五彩池是略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以描写景物为主。古诗三首中的三首古诗分别描绘了不同地方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当时各自不同的心情。桂林山水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走进丽江写的是位于我国云南西北高原之上的丽江神奇而美丽的景色。五彩池描写了我国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美丽的景色。三篇以写景为主的课文,共同的主题是通过描写祖国山河的

9、神奇而壮丽,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课文,语言生动,展现的自然景观让人心旷神怡,能让读者获得美得享受。 教学本单元,要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秀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本单元以“学习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为训练重点。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插图直观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感受自然景观。借助插图还能引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精读课文后面都编排有三道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编排了一道综合思考练习题。有的课文在思考练习题后面编排了带*号的选做题,还有的课文编排了“学习链接”。课后思考练习题注重学生语文综合素

10、养的养成。表现在重视以读为主,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链接”提供了阅读课文的相关背景资料,丰富了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解读文本,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语文百花园中安排的学习内容更富多彩。安排了运用同音字、读词语说词语、比较句子、读读背背、积累关于名胜古迹的知识、朗读诗歌、设计校园风景线、想象作文等语文活动。目的在于通过语文实践,巩固识字,积累词语,体会句子的表达效果,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单元学习目标:1、 通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体会丽江的“神奇而美丽

11、”,欣赏五彩池美丽的景色,产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2、 认识 31 个生字,会写 28 个,掌握常用词语。3、 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感悟自然景观,体会语言文字。4、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位来理解课文内容。5、 根据插图和注释提出不懂的问题。6、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5、6 课。7、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8、 能够分类积累词语。9、 运用已有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自己独立阅读理解现代诗。10、能够清楚、明白地把一件事介绍清楚。 1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选择一件寒假中的事记叙,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学习状况分析:学生独立识字从第一单元开始渐渐

12、放手,在课堂上应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通过一个单元的适应,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可以让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在第二单元的学习中教师还要继续加强词语积累与运用的练习。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本单元写景状物的文章为主,因此还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本单元写景文章语言优美,在阅读教学中,应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同样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训练和优美语句的积累,教师可利用比较、填空等多种方法来训练学生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材介绍本单元以“热爱科学,保护环境”为单

13、元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和一个语文百花园。这四篇课文分别是精读课文: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和略读课文绿色记事本。卫星比武通过孩子们观看的电影介绍了几种人造卫星的特点和用途;巴斯德征服狂犬病介绍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征服狂犬病,造福人类的故事;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通过对小树的死因的调查、分析及所得出的结论呼吁人们增强环保意识,避免人为地破坏绿化成果。绿色记事本则通过小奥茨和同学们的环保周记,教育孩子们环保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语文百花园”中的积少成多、阅读平台和语文大课堂也都是围绕着科学、环保这一主题设计的。单元课文的训练重点是“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了解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目的

14、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识字: 1认读 31 个字,认识字形,读准字音。会写 35 个字,正确掌握字形,能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注意字的间架结构。2理解课文,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学习科学家的崇高品质增强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3在阅读中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表演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4感悟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的写作方式,体会段与段之间的联系。练习用“并且”造句。掌握与“宛如”、“约莫”意思相近的词语。继续运用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的方法进行阅读,深入理解课文。5通过收集资料、说、写调查报告,促进学生

15、接触、了解社会,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6促进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收集并记忆科学家名言。7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观察、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认真观察每一个会写字,指导学生写好生字。二学习者分析:进入本单元学习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解、品读能力以及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对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也有了相当的了解与认识。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现象和情节,学生容易感悟和理解,特别是对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学生都会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容易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从而对单元主题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本单元的语言文字中有一些涉及到一些科学领域中的专用词语,所讲的知识也需要借助

16、有关资料才能理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能力进行拓展学习,这样才能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如:卫星比武中侦察卫星的得意何来?气象卫星“庄重地宣布”时什么样子?什么语气?巴斯德治愈小梅斯泰尔前后的情绪变化因为学生与课文所涉及的知识、时代、人物等之间距离较大,学生很难有太深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资料、重点语句、重点词语,引导学生在想像、表演、反复品读中去理解。如:分角色扮演各种卫星进行比武的表演;查找有关巴斯德是怎样一个人?思考为什么巴斯德会那么不安?在当时狂犬病是怎样的一种病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去感悟、理解、从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对于单元中的一些词语,如“炽烈”、“扶摇直上”、“飓风”、“琳琅满目”、“目不暇接”、“孜孜不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