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693300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整合阅读资源,追求高效教学高二阶段语文教学对“苏教版”阅读资源整合的实践和体会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 殷 飞 邮编:226400一、对苏教版教材阅读资源整合教学的总体安排1、必修教材:必修(五)2、必修课本:必修(五) 语文读本3、选修教材:选读 、 现代散文选读 、 短篇小说选读 、 选读 鲁迅作品选读 中外戏剧名著选读 (选历史方向的班级) 、 传记选读 、 唐诗宋词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 实用阅读4、配套用书“语文选修”读本:文学读本以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江苏省高考说明以及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命题为指导,整合之后的阅读教材资源,按照文本体裁特征归类,采用阅读板块(古

2、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分散或集中教学的方法,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系统地加强阅读思维的训练、初步编织阅读教学的智能情感目标网络为主线,通过课堂的高效教学和课外的自主阅读探究,提高阅读教学效益,从而达到发展和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二、对苏教版教材阅读资源整合教学的具体做法1、按文体重组必修(五)教材阅读教学专题,有利于明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以“人文母题”统领专题阅读的苏教版必修教材,突出了阅读文本的人文性地位和价值,凸显了当前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对于阅读者思想感情的熏陶。文以载道,道以教化。苏教版以这样的编排方式,给教与学呈现了阅读资源。但是这种

3、编排方式同时也模糊了对文体本身特征的感知,弱化了对文本阅读的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何依托这样的教材阅读资源,明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这是一个新的思考点。笔者认为,阅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可以从三个层面上来确定:一是在对文本阅读的思维品质和能力培养和训练的层面上,根据不同文本的基本特征以及表现手法,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着力达成对文本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阅读能力;二是在对阅读主体的教化层面上,通过对文本阅读的体验和感受,感悟社会、生活、人生、哲学、美学等某种道理,提升思想境界,陶冶高尚情操,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是在

4、对写作的帮助和推进的层面上,2通过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学习和掌握必备的写作技巧,整理和积累运用的写作素材,提升和发展个体的写作能力。第二个和第三个层面上的任务和目标,应该是在完成第一个层面上的任务和目标的过程中渗透、生成和增长的。以文体重组阅读教学专题,更好地体现阅读教学本位,有利于全面明了阅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2、对必修(五)教材阅读资源的取舍增补,加强阅读教学的针对性,使阅读教学的效益最大化。语文教材阅读资源本身就是例子,要用好例子。既然是例子,语文教材阅读资源本身也就有着取、舍、增、补的空间。取舍适当,增补适宜, “优”胜“劣”汰,优化重组,阅读教学就更有针对性,更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创

5、造更大的教学效益。取舍适当,增补适宜,其实就暗含了一个对阅读教材资源取舍增补的依据和原则的问题。取舍增补的依据是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 、 江苏省高考说明以及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命题的特点、规律和走向;取舍增补的原则是文本资源在阅读能力级各个“点”上的可供的训练性和操作性。对教材所提供的广泛而丰富的阅读资源,根据我们的阅读教学实际,这些阅读资源在多寡、高下、轻重、缓急方面我们还是要慎用!如果不学会取舍增补,阅读教学中就有可能增加了盲目性而减少了针对性、削弱了高效性。关于“古诗阅读”这一块,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必修(五)的“学习要求”是这样明确的:能够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感

6、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特点,学会通过意象的解读和鉴赏,体会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理解诗歌语言的深层意蕴,评价感情的表达效果。江苏省高考说明是这样要求的: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诗歌鉴赏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体裁的作品。因此在高二年级,我们舍去了必修(五)原来阅读与鉴赏资源的三首诗歌:第二专题第三板块的两首外国诗歌和一首中国现代诗歌;增补了必修(五) 语文读本的“永不褪色的友情”的中国古代诗歌。文言文阅读教学,除了完成必修(五)的六篇文言文外,增加必修(五) 语文读本的梅花岭记 、 左忠毅公逸事 、 与妻书 。必修(五)教材现代文阅读教学之第三专题和第四专题的阅读资源,不适宜作为论

7、述类文本阅读,只可作为学生阅读积累写作素材使用,增补必修(五)语文读本里的庸人人生三境 精神的魅力 ;第一专题阅读,还增补选修教材实用阅读里的“科普文3阅读”之神奇的极光 花的秘密 ;第三专题第二板块阅读,还增补了必修(五)语文读本里的集艺术与科学于一身的巨人 跨越百年的美丽 煌煌上庠 。3、变“选读”阅读资源为“必读”阅读资源,全面加强阅读教学智能训练和情感熏陶的目标网络构建,夯实阅读、鉴赏、表达的基础。(1)古诗阅读唐诗宋词选读这本古诗阅读与鉴赏教材资源,比较全面和系统地编选了反映唐诗宋词风采和成就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我们不能从“史”的角度来阅读,应该从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的学法指点和学生自主

8、欣赏诗歌能力培养的角度,指导学生学会诵读涵咏,结合诗歌的题目、作者、诗歌本身、教材里的注释、教材里的“品读与探讨” ,学会去读诗、解诗、入境、赏析和评价,读懂诗歌的意思,理解和赏析诗歌的艺术技巧,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古代诗歌阅读与鉴赏教学的自主性。在阅读与鉴赏的方式上,适时适当地运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式,要求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唐诗宋词。高二阶段,学生得到了比较系统全面和有效的诗歌阅读与鉴赏的教学训练,为过渡到高三的复习做好充分准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修 ,共 20 个课时。(2)文言文阅读如果完成五个模块的文言文教学任务和目标,学生从高一到高二再进入高三的高考复习迎考,也就阅读了 25 篇文

9、言文。两年阅读了 25 篇文言文,平均每年阅读了 12.5 篇,每学期阅读了 6.25 篇。从涉及到的古文体裁、题材以及积累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以及对古代作品艺术和思想感情的鉴赏评价的角度来看,这 25 篇的阅读的“量”和“质”似乎足够了,但是,留给学生自主阅读、积累、迁移和探究的空间还是很狭窄,要养成文言文阅读的习惯、形成文言文阅读的能力,实在还是不够的。从高考对当前阅读文本中的实词、虚词意义的理解以及典型(特殊)的文言句子来看,除了在必修教材的 25 篇中学过,有很多的文言实词的意义以及典型(特殊)的文言句子,在必修教材之外的经典篇目中出现。文言实词的学习和积累,仅靠 25 篇文言文的“量”

10、,笔者认为还是不足的。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必修(五)的“教学建议”中说:学习文言文,要强调积累。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实词。在积累实词时,要指导学生重视语言环境, “归词于句” ,就是在阅读中要注意的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要指导学生摘记特殊的实词,如古今异义词。要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而不仅仅依赖老师课堂讲解。此外,要让学生学会质疑,并学会利用工具书和合作学习来解疑。要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学文化常识,并4能灵活运用以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意蕴。我们知道,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是对文言文字词句的理解,要突破这个

11、难点,着力点是学会在具体的语言坏境里,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实词,准确翻译文言句子;揣摩和领悟,积累和运用,比较和质疑;形成文言文阅读的敏感度。这种“敏感度”越强,阅读的质量也就越高。因此, “要扩大文言文的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在课外借助注解和工具书自主阅读浅易文言文,而不仅仅依赖老师课堂讲解”这一点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将史记的“本纪”和“列传”的有关篇目作为扩大文言文阅读量的重点材料;从苏教版选修教材的唐宋八大家选读中选择使用了其中的若干篇目,用来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夯实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础。(3)现代文阅读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目标的“语文 1”至“语文

12、5”的五个模块中,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也有梯度不清,层次不明,要求模糊、训练无序之嫌。 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必修(五)现代文阅读“内容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了解文学作品抒情言志手法的多样性。能理解哲理散文的哲思情怀和艺术特色。能够阅读实用类文本中的说明文,了解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方法和语言特点。为了加强小说阅读训练和散文阅读的有序进展,我们整合重组了选修教材短篇小说选读和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里的阅读资源。为了加强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与鉴赏教学,我们利用文学读本和实用阅读 ,依托高考说明要求,精选其中的篇目,旨在进

13、一步培养阅读、思考和解题等能力,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总结规律,举一反三,增强自主意识。4、深入挖掘教材阅读资源的训练点,以精练精讲推进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发展。唐诗宋词选读资源的整合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鉴赏的角度,比如:(1)从字词提炼的角度,着重分析关键词语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名句赏析的角度,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3)从修辞的角度,研讨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4)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诗歌是怎样5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的;(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理解和赏析诗歌中借景抒情或情景交

14、融、想像联想、烘托或对比衬托、托物言志、正面侧面、欲扬先抑、化用典故、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虚实相生、比兴寄托、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意境的营造以及对表情达意的作用;(6)从音韵的角度,通过诵读欣赏诗歌富有的音乐性和音乐美。可以就某一首诗词挖掘阅读与鉴赏的能力级训练点,也可以采用比较阅读鉴赏的方法,进一步提升能力。整合重组的文言文阅读教材资源教学,以建立相应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通过集中或分散的阅读,进行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整理积累,逐渐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选修教材阅读资源史记选读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作为文言文阅读基础和能力突破提升而整合的阅读资源,贯穿基础知识的整理积累、基本技能的拓展的阅读目

15、标的主线,以师生双边活动,自读、精讲、练习相结合的方式,阅读的重点是强调积累,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实词和句子翻译。要求学生人人都有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的积累笔记本。对于整合的现代文教材阅读资源,如果让学生只是流于一般性的阅读而没用思考则无大的实用,思考而没有明确的问题探讨训练则无大的效用。因此对整合的现代文教材阅读资源要进行“二度开发” 。按照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求,挖掘出文本中有效的“能力级点” 。对于篇幅较长的原有文本,要科学合理的压缩、删改、节选;挖掘、找准教材阅读资源的训练点;精编高质量的阅读训练题。根据阅读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挖掘教材阅读资源中的阅读能力

16、级训练点。这种能力级训练点,可以是单项的,可以是多项的,也可以是综合的。5、采用多种方法,增强学生的自觉阅读自主思考自行积累自我提升的“四自”能力。(1)对整合的教材阅读资源,进行集中的或分散的教学。(2)利用相关的文字资料(如教材的导言“致同学” 、视频(如唐之韵;古典诗词鉴赏百家讲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文言阅读的重点是强调积累,多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尤其是实词和句子翻译。要求学生人人都有文言文阅读基础知识的积累笔记本。对积累本,采用展示、交流、抽查等形式进行学习督促。疑难之处,则由教师引导、疏导和辅导。(4)采用摘抄、概述、评注和写读后感等形式,指定阅读篇目。(5)课堂上让学生充分思考充分发表充分交流充分质疑,拨亮学生阅读思维的火花。(6)根据阅读文本,要求学生尝试命题,并选择优秀命题评点。通过采用多种方法和渠道,把学生自主学习兴奋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