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691932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是 一 个多重角色的扮演者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班主任要做擎天柱,也得通过多重角色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一、 一个标志性的形象班主任是集体的一份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的代言人,是最初的成功的关键。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然而,这仅仅是因为:在求知的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所以,为着这一个单纯而

2、执着的期望,他们的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复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所有的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个体,班主任可以有很多缺点或弱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很正常,但是却不足以被学生接受,不足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因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规范自己的言行,赢得学生的认同,并不是虚伪的掩饰,而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是德行之列。为人师者,本也应以此为先。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认知上的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在社会心理学中,它被称为首因效应,为以后的交往打造着一种心理定势。然而,这一印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尤其注意自己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并

3、且用自己最美好的德行不断填充这一印象。从仪表到谈吐举止到人品素养,都是不容忽视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漂亮或帅气,但至少可以从容大方,让人赏心悦目。不是每一个人都伶牙俐齿,但至少可以严谨而掷地有声,让人心服口服。然而,即使原有的印象很好,相处时间久了,仍然会呈现一些问题或出现疏漏。这时,敢于面对问题承认错误也同样会赢得尊敬与认可。有一次自习,我在教室内巡堂,由于疏忽忘了关手机,结果在安静的教室内响起了不安分的铃声。我手忙脚乱地冲出教室,身后是还未反应过来的惊愕的目光。在第二天的课前,我又一次提起了这件难堪的事。因为在集体之中,任何一个因私而影响他人的人都是损害集体利益的,所以我诚挚地向每一个人道歉

4、。本来我是很不好意思的,但看到那些微笑,听到那些掌声,我突然意识到:学生对班主任期望是很高的,也是很宽容的,所以我不应该让这些宽容的学生们失望。其实,之所以要全力塑造好这个标志性的形象,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学生最在乎的赞赏与批评必定是来自他钦佩或欣赏的人。当班主任被学生们认同为心目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可以不怒而自威,许多道德观念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深入人心。二、 一个严厉的尊长老师这一形象向来以和蔼、平易而深得人心。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时常有人告诉我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没有距离,应该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亲近学生。诚然,人性化的教育是应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

5、、贴近学生的心灵,但若要以牺牲严格的管理为代价,将得不偿失。过于淡化距离,容易导致这一不良的后果。现代开放型社会,老师这一形象本身所具有的严肃外衣早已不再有效。许多时候,学生会想尽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磨得老师的原谅,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若时时以这样的讲情面去换取学生的近距离,最终只能陷入班级工作的恶性循环。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也许会一时感激一个心软的老师,或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说话的老师可以轻松蒙混过关,然而,他却会一辈子埋怨一个不够严厉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身上所承担的重大的教育任务,绝大部分将转化为他以后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做人的方法与准则。获取学生的尊

6、敬与爱戴,不是一种乞讨,而是用自身人格的魅力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严谨态度去赢得。谁又能说严厉的处罚就不是一种关爱?试问为人父母者,有谁从未呵斥、告诫、处罚过自己的孩子?一贯严格的要求和偶尔严厉的处理,又有谁会怀疑不是为了孩子好呢?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心软是没用的,拉不下脸面也是没用的,这样只能教得学生也同样不能明辨是非。必须遵循一条公平的原则,一视同仁,该管则必管。我非常喜欢学生送给我的这一句赠言您是一位船长,把好了船舵,带领着我们扬帆远航,因为这是一个班主任应该尽到的责任,而若缺乏了严厉二字,它可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严厉的班主任,严格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班级。如果违纪而不能找出主观原因

7、承认错误,或者无改过倾向,或者一犯再犯,班主任若不严肃处理,校纪校规岂不成了儿戏?无疑是对被错误行为侵犯的受害者和未犯错误者的打击,这种姑息和软弱正是教育的巨大失败。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才能有效地避免班级学生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放任,避免集体班风与学风的涣散。三、 一个永恒的宽恕者宽容,紧承严厉而来,矛盾吗?不。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的转变与进步。我曾是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踏上这方讲台的,我曾经认为一所省重点高中的学生都该是自尊上进、

8、自觉勤奋的,那是因为我还生活在象牙塔中。如今,在每一日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不时地接触到迟到的、上课睡觉的、不完成作业的实例,一桩桩一件件,说是对我一次次的打击绝不过分。然而,因着曾经美好的憧憬,我对每一个学生依然有着一份执着的期待,尽管有的在当时看来不过是一种幻想。这种思想,曾被我的学生称为单纯幼稚,然而正是这种单纯的期待换来了满不在乎的学生的悔过,赢得了几近于顽固不化的学生的转变。有句话叫无条件地相信难以置信的事,才是真正的信任,同样,无限次的原谅、永恒的宽恕,才是真正的宽容与理解。有时觉得自己像个耶稣,为他们背负着一个沉重的痛苦的十字架,但相信耶稣也是幸福的,因为十字架给更多祈福的人带来了幸

9、福。老师的宽恕,是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时候,应该表现为一种永远宽恕的心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必然停止错误行为,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错和应有的正确行为是什么,弄不好可能钻牛角尖,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而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过错,并留心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误区。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

10、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自有其情分在。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班主任。就凭这一份牵挂,作为他们成长见证人的班主任,有何理由去为他们的少不更事而耿耿于怀呢?四、 一个特别的朋友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与学生同龄的朋友更成熟之意。一个朋友,容易让学生亲近;一个特别的朋友,才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有一次自习课,我在教室窗外静观纪律。学生不曾防备,我收到了一张字条,是一个男生写给一个女生的,其中有着真诚的心意,只是发生在了不该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当这个男同学来到办公室时,我感觉得到他的紧张,因为他不知道他的班主任将会如何定义他的行为。我觉得,我如果是善意的,就不应

11、该在这个时候伤害他。在这短短几十字的字条上,竟有多达十来个的错别字。我微笑着,只叫他先检查这张字条的错误,并把字典借给了他。当他完成时,已经不再那么紧张了。我便以此为切入点,与他谈了谈我的观点:关于爱情与责任、关于人生与幸福。结束时,他带着释然的微笑,对我说谢谢,我能感到他抖擞的精神。此后他的每次进步,无不让我回忆起这次谈话的成功。班主任工作中不乏与学生的个别谈心与交流。这时,除了正面直接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更应该做一个良好的倾诉对象。现代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发言,再进行对症的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在人际交谈中,当一方在侃侃而谈

12、时,总是希望对方专心致志在聆听,当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就能建立自信。因此,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从神情上,注视的眼睛、赞同的微笑、肯定的点头、集中的注意力、随时作出积极反应的手势体态等,都能给予学生一个畅所欲言的空间。在探讨话题的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在给予学生现有思想诸多肯定的基础上将思考引向深入。这时,才显得比学生更稳重成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于情于理让学生心悦诚服。无论哪种角色,都是同一的形象。班主任用自己的爱心打造的,便是学生的天堂。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目的是: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13、尊重学生的精神世界,特别是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主人翁意识,时时关注社会,忧国忧民,主动参与,开拓创新,把握命运,做生活的主人。多年班主任工作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角,成为主宰自己学习生活的主人,是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有效途径。一、创设机会,让学生进入主人角色。教师的独特价值在于创设环境,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而不是代替学生发展。新学期伊始,我激励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姿态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班里大小活动全部采用自荐主持人、策划人。入学的第一次“新学年,新打算”主题班会在我的鼓励下,唐琼同学勇敢地站起来担任主持人,紧接着 9 月 1

14、0 日“教师节庆祝会”由周颖珂同学自荐主持人并负责筹备,时间只有三天,同学们互相之间还不太认识,名字都叫不全。周颖珂带领同学们布置教室、张灯结彩、安排游戏、排练节目,为教师制作节日贺卡。庆祝会开得井井有条,气氛热烈,圆满成功。这两位敢于“吃螃蟹”的带头人,成功地激发了大家的自信心。使同学们在思想上对新的学习生活有了一个新的定位。这里的教育不同于小学,这里的德育是与人才市场的需求接轨的,是与她们将来的社会角色所需具备的素质接轨的,所以在新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是自己的主人,处处都要有主动参与、主动出击、主动创造的意识和行为。二、竞聘上岗,让学生树立主人意识。要把学生当成一个自主的人,一个不断自我构建的

15、成长者,一个有自己独立精神世界的生命体,就要让学生“自治”即: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个人和各个团体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他们能最大可能管理个人和集体生活。健立健全班集体组织是班级“自治”的重要一环。班干部的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班风学风的形成。为组建一支既有工作热情和工作能力,又有团队精神的有威信的班集体干部队伍,班集体干部采用竞选方式产生。为确保自荐原则与竞选制度的健康发展我重点抓了以下两件事情:一是竞选之前的动员。班主任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与热情,鼓起她们战胜胆怯的勇气,更要让它们懂得竞选中有成功也必然有失败,而如何正确面对失败也是人生的重要课题。因为进入社会后遭受失败与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

16、生时代就应学会面对挫折,辨证地审视失败的得失,把竞选失败看成锻炼心理平衡能力的机会。二是在竞选完成后,及时引导竞选失败的学生顺利度过难关,把落选的失败变成培养学生自我调控、自我剖析、自我完善能力的契机。我告诉他们:学生时代有机会身处不同角色与地位来观察别人,审视自己是如何重要;有机会来认识、体验多种角色的社会责任及思维与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引导她们认识“能上能下”不仅是一种适应生存的能力,更是无私精神的最高境界。通过书信交流,倾心交谈,新老班委座谈会等等,使新老班干部心心相通到相贴。以老班长唐琼为首的前任班委们顺利地完成了从主角到配角的转换过程,成为新班委各部门工作的骨干。在精神品质成长过程中,成功地迈向了新的高度。以上两项工作及时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确保了班级干部竞选制度进入了健康的良性循环,使“在德育中学生是主角,在管理中学生是主人”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有了重要的保证。因为班干部是通过竞选上任的,所以每位当选者都踌躇满志,认真实施自己的竞选承诺,工作主动积极,如第二学期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