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90073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外质量管理发展史1 质量检验阶段操作者质量管理:在 20 世纪以前,生产方式主要是小作坊形式,工人既是操作者,又是检验者,制造和检验的质量职能统一集中在操作者身上。 工长质量管理:20 世纪初, FWTaylor 提出了操作者与管理者的分工,建立了“工长制” ,由工长行使对产品质量的检验。这一变化强化了质量检验的职能。检验员质量管理: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在管理分工概念的影响下,企业中逐步产生了专职的质量检验岗位、专职的质量检验员和专门的质量检验部门,使质量检验的职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所使用的手段是各种各样的设备和仪表,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在

2、这一阶段,要实施有效的检验,必须对产品是否合格确立一个标准,这里必须提到两个重要的历史事实,一个是产品的标准化问题,一个是公差界限问题,因为这辆个问题的提出和实施为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作了必不可少的技术准备。所谓标准化问题是指,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大生产的发展,工厂工人劳动生产率几倍、几十倍甚至几百成千倍高于手工业工人,生产产品的大幅增长要求零部件系列化和标准化,从而达到互换性,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一生产要求又促使了精密量具的生产和应用。在 18 世纪 40、50 年代,美国的这种标准化生产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引起了欧洲各工业国家的广泛关注。随着生产的发展,人们实际上已经认识到一台机器再

3、精密、调试得再准确、操作工人再熟练,但生产出来得产品质量特征不可能只取一个数值,这已由精密量具得使用而得到证明,这种认识是十分必要的,于是人们提出了公差界限的问题。在 1840 年左右,美国提出生产者对装配的零部件精密度规定一个公差界限;1870 年更加明确规定,超出公差界限即为不合格品,从而保证装配的零部件的通用性、互换性。公差界限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反映了反映了人们追求质量水平和经济性最佳组合的一种新思考。质量检验阶段从操作者质量管理发展到检验员质量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生产力的发展,显露出质量检验阶段存在的许多不足:事后检验,犹如“死后验尸” ,没有在

4、制造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作用,即使检验查出废品,也已是“既成事实” ,质量问题造成的损失已难以挽回;全数检验,在大批量的情况下经济上不合理,还容易出现错检漏检,既增加了成本,又不能完全保证检验百分之百的准确;破坏性检验,判断质量与保留产品发生了矛盾。在大批量生产情况下,这些弱点尤为突出。2 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事后检验” 、 “全数检验”存在的不足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一些质量管理专家、数学家开始注意质量检验中的弱点,并设法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解决这些问题。在 20 世纪 20 年代,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的贝尔(Bell)实验室成立了两个研究组:以 WAShewhart 博士为首的工序控制组:提出 “事

5、先控制,预防废品”的观念,发明具有可操作性的“质量控制图” ,出版Economic Control of Quality of Manufactured Product一书(1931 年出版,该专著奠定了质量控制理论的基础) 。休哈特主张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应事先做好生产设备的调试工作、生产环境的整顿工作、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的培训工作,并要求生产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操作,保证生产过程处于控制之中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休哈特首创控制图,绝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背景。贝尔实验室是研究自动电话机的,在当时,每部电话机有 201 个零件,而实施电话机之间的通讯装置更为复杂,要有 11

6、万个零件,生产电话机和通讯装置的材料不但数量较多,而且价格昂贵。于是如何在生产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成为另一个必须突破的难题。当时数理统计的理论已经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又为休哈特的控制图的发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数理统计的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寻找应用新领域,而休哈特的控制图在生产实践中应运而生。在和休哈特几乎同时,德国柏林大学贝格等 3 人于 1927 年出版了数理统计学对大量生产问题的应用 ,他们得出了和休哈特几乎类似的结论,这也说明控制图的发明是时代造就的质量管理成果。另一个以 HFDodge 博士为首的产品控制组,HFDodge(道奇)和 HGRomig (罗米格)提出了“产品检查批容

7、许不合格品率的概念及抽样方案” ,后又提出“平均检出质量极限的概念及其抽样方案” ,这些方案在贝尔实验室的大批量产品的生产中进行了无数次的应用,表明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1944 年,正式公布了“道奇罗米格抽样方案” ,两人所提出的抽样的概念和抽样方法,并设计 “抽样检验表 ”,用于解决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所带来的问题。由于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衰退,这两套理论的推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需要大量生产军需用品,因而迫切要求进行质量控制,这才得以推广。20 世纪 40 年代,美国制定了三个战时质量控制标准:AWSZ1.1-1941 质量控制指南;AWSZ1.2-1

8、941 数据分析用控制图法;AWSZ1.3-1942 工序控制图法。20 世纪 40 年代起,W EDeming 博士把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传播给了日本企业,对日本的质量管理作出巨大贡献。从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一次飞跃,从“ 事后把关 ”变为预先控制,并很好地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但是,由于过多地强调了统计方法的作用,忽视了其它方法和组织管理对质量的影响,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又高深莫测,让人们望而生畏,质量管理成了统计学家的事情,限制了统计方法的推广发展,也限制了质量管理的范畴(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局限在制造和检验部

9、门) 。 3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促成全面质量管理的因素:高、精、尖产品的质量控制要求,人们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从单纯的使用性能发展为对耐用性、美观性、安全性、可靠性及经济性的全面关注,这对质量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社会进步带来的观念变革质量责任,许多国家发起了“保护消费者权益”运动,这就迫使企业更加强化质量管理,该运动成为质量管理理论发展和实践推行的巨大动力。系统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等管理理论的出现和发展,系统分析的观念和方法日趋成熟并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管理中、于是人们认识到质量管理问题不能同外部环境相隔离,只能把其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乃至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于是联系的观点、制约的观点、沟通的观点在质量管

10、理中被广泛应用。并且,以人为本的观念被充分强调,于是重视人的积极因素、调动人的积极因素、组织员工的广泛参与成为质量管理中被广泛接受的理念,并付诸实施。国际市场竞争加剧。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市场竞争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各国企业都十分重视产品责任和质量保证问题,强化质量管理、以确保用户要求、可靠地使用产品。基于此,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质量总经理 AVFeigenbaum 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 JMJuran 等人在 20 世纪 60 年代先后提出了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开创了质量管理的一个新的时代。1961 年,AVFeigenbaum 出版了Total

11、 Quality Control一书,指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有效体系。 ”,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QC 强调:质量管理仅靠检验和统计控制方法是不够的,解决质量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还必须有一整套的组织管理工作;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人员的责任,企业全体人员都应具有质量意识和承担质量责任;质量问题不限于产品的制造过程,解决质量问题也是如此,应该在整个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实现的全过程中都实施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综合考虑质量、价格、交货期和服务,而不能

12、只考虑狭义的产品质量。朱兰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有三个环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这就是“朱兰三部曲” ,并于 1951 年首次出版了质量控制手册 1,成为质量管理领域的权威著作。关于朱兰:被誉为质量领域的“首席建筑师” 。在朱兰博士70 多年的质量管理生涯中,他从企业主管、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公司董事、管理咨询师等诸多角色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战后的经济复兴和质量革命的推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世界质量管理的理念拓展和方法论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关于质量方面的著作已被翻译成 20 多种文字,为数以百万计的人员所传阅。日本在推进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作出了创新探索,提出开展 QC 小组活

13、动,使质量管理工作扎根于员工之中,使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并且提出了“质量改进七种工具” 。在日本有被称为“全公司的质量控制(CWQC) ”或一贯质量管理(新日本制铁公司) 。日本著名 QM 专家石川馨提出“广义的质量”以及“因果图” ,田口玄一提出“质量损失函数概念” ,赤尾洋二提出 QFD 等方法,这些方法都对质量管理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推广。美国虽然是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诞生地,但该理论真正取得成功的却是在日本,其实施特点是结合本国实际。80 年代,面对国际竞争的不利局面,美国人反思了自身在质量上的失误,在 DEMING 的推动下,又把质量管理置于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

14、,并努力付诸实施,终于取得成效,到了 90 年代,美国的钢铁、汽车等质量又超过了日本。这种经历又为全面质量管理重在实践、重在应用作了一个最好的注脚。从 TQC 发展为 TQM(management),使管理的概念更全面、更人性化、更具有竞争性。1该书自从 1951 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前四版的书名为质量控制手册(Quality Control Handbook),1999 年出版的第五版更改为现名朱兰质量手册 。由于这本手册所具有的全面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再加上朱兰本人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大师级地位,在半个多世纪中,这本手册一直是质量管理领域中最具有影响的出版物之一。4

15、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一.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ISO 9000 族标准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简称 ISO)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 ISO/TC 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 ”ISO9000 族标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基础:(1)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是产生 ISO 9000 族标准的社会基础。(2)消除国际贸易中的质量体系注册/认证等方面的技术壁垒,促进国际贸易顺利发展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经济基础,这是产生 ISO 9000 族标准的直接原因。1973 年在海

16、牙国际司法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产品责任适用法律公约 ,之后欧洲理事会在丹麦斯特拉斯堡缔结了关于造成人身伤害与死亡的产品责任欧洲公约 。同时,为了消除非关税壁垒,经缔约国谈判通过的技术标准守则对商品质量检测合格评定、技术法规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规定。由于许多国家和地方性组织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国际标准已成为一项迫切的需要。为此,经理事会成员国多年酝酿,ISO 于1979 年单独建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 ,负责制定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3)高科技产品的需求,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技术基础。(4)世界各国制定与颁布的质量责任、法令、法律、法规,把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为强制性的社会要求。这是 ISO 9000 族标准产生的法律基础。在加拿大有四级质量大纲标准(即 CSA299) ,在英国有三级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即 BS5750)等。(5)各国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的广泛深入开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