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688829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文学的体系和方法作为一门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一门学科得以成立的基本条件。而对于比较文学来说,要明确提出研究对象无疑是困难的,而将其研究对象作百科全书式的叙述又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研究比较文学的范围是目前所采用的比较合适的方法。比较文学的研究固然离不开比较,但“比较”作为比较文学的具体手段则有不同于一般运用上的特殊含义,它必须严格按照比较文学的原则,通过“影响研究”、“平行研究”的规定,对两国和两国以上的文学加以比较。在比较文学中,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才具有方法论的意义。一、影响研究影响研究指以历史方法处理不同民族文学间存在的实际联系的研究。它的根基在于各民族文学的相互接

2、触和交流。影响研究强调实证和事实联系,凡是缺乏事实依据的推测或判断均不属于影响研究的范围。影响研究是一种可靠的扎实的具有说服力的方法,也是比较文学领域里出现最早、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法国学者为影响研究的理论方法的建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比较文学的影响研究是建立在各国、各民族之间存在文学交流和影响这一事实基础上的,事实联系是影响研究的前提。所谓“事实联系”就是指影响接受者和影响放送者之间的联系,即国家、民族间存在过文化交流和作家接受外来干涉文化影响的客观事实。一个作家通过旅游、阅读以及与人交谈等各种途径,对某一个外国作家或作品有所了解,并受其影响,这两位作家就有了“事实联系”。 无论影响者与被影响者

3、的接触采用什么方式,他们之间必须发生联系才能从事影响研究。如我国 20 世纪 40 年代的“九叶派”诗人辛笛、陈敬容、袁可嘉等就是通过大学课堂上的传授或留学国外接受西方现代派文学的。1.何谓“影响”影响是影响研究的核心概念。首先,应区别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与一般意义上的“影响”概念。通常所说的影响指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发生作用,引起了后者的反应和反响。比较文学的“影响”概念强调“外来性”,它关注的是外来民族的文学的影响。正如约瑟夫肖在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所说:“一位作家和他的艺术作品,如果显示出某种外来的效果,而这种效果又是他的本国文学传统和他本人的发展无法解释的,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位作

4、家受到了外国作家的影响(INFLUENCE)。”(1、1 注:约瑟夫肖: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例如,鲁迅创作的小说无论是体裁内容,还是结构形式都与中国传统小说迥然不同,他的这些新的形式和新的内容与他对外国小说的借鉴有直接关系。早在南京求学时候,鲁迅就接受了达尔文、赫胥尼、斯宾塞等人的进化论学说,同时阅读了林纾译的英、美、法等国的文学作品。留日初期,鲁迅也先后译述了斯巴达之魂等一些外国文学作品。他的摩罗诗力说(1907)集中反映了鲁迅对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的关注和对具有反抗品格的作家的推崇。在新文化运动中,鲁迅又重点译介了俄国和东北欧现实主义

5、文学。因此,比较文学的“影响”不是在本民族产生的,而是外来因素作用的结果。美国的另一位比较文学家奥尔德里奇也认为:“影响系指某一作家倘若不读另一作家先前的作品就不可能存在于他作品中的那些部分。”下面,我们进一步将比较文学中的影响与相关概念加以区别。影响与接受 接受是一种阅读经验,仅表明影响的潜在性,只有当作家创作出作品来,影响才算真正实现。有些作品可能在某一阶段被许多读者接受,畅销一时,甚至引起轰动,但却未在当时的创作中留下痕迹。例如美国小说飘,20 世纪 40 年代后半期在国统区一度风行,却不曾对中国文学产生什么影响。相反,有些作品读者很少,却对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例但丁的神曲,无论中外,

6、阅读者寥寥,但我们从波德莱尔、艾略特这些大诗人的作品中,可以依稀感受到神曲的某些因子。荒原 中的伦敦,笼罩在死气沉沉的悲观气氛中,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由于缺乏宗教信仰而变得贪婪狠毒、卑劣猥琐,荒寅无耻,深陷在罪恶的泥潭里不能自拔。人类处于灾难、痛苦和绝望之中。如果我们将影响的过程分为三步的话,作品力量阅读经验创作因素,接受还停留在阅读经验这个层面上,只有达到创作上的启发才算发挥了影响。因此,影响不是一种单向的发射,而是相互作用过程,必须在作品中体现出某种可见性。影响与模仿 模仿是“作家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创作个性服从于另一个作家”。(1、2 注:约瑟夫肖,文学借鉴与比较文学研究,载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

7、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或者说完全失去创作个性;而影响则是某种文学现象的创造性变形,被影响的作家所产生的作品本质上是属于他自己的。例玩 偶之家与伤逝,后者融入鲁迅对妇女解放的思考。如果鲁迅没有看过玩偶之家,就不可能创造出子君这样的人物;但它又不是对娜拉这个人物形象的亦步亦趋,而是融入了鲁迅的思考。鲁迅尖锐地看到,娜拉式出走的结局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妇女的解放既需要独立的意志,也需要相应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并且从伤逝中,我们还发现了对男性的虚伪性的揭露。需要提及的是,比较文学并不完全排斥模仿,关键是要寻找“崇高的范本”。创造不可能凭空而生,模仿好的范本是成功的开始。影响与类同 类同指没有任

8、何联系的两部作品在风格、结构、情调或观念等方面的近似。而影响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它必须有时间上的先后,因果上的机遇等,也就是说它需要有明确的事实作依据。废名的小说竹林的故事展示了儿童飘忽不定的思绪,有人说他的作品很像伍尔夫的意识流。废名却说他从未看过伍尔夫的作品。后来他找来一看,他自己也觉得很像。两位作家身居不同国家,素无接触,写作方法竟十分相似。这只能解释为类同。综上所述,我们给影响下一定义:比较文学中的影响指一国作家从外国作家、作品中获得一些新的因素并有机地融入到自己的创作过程中去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指出一个作家受到他国作家的影响并未贬低该作家的地位和成就。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在创作中,从

9、无中选择是不可能的。除作家的直接生活经验外,模仿、借用、吸收、消化乃至创新是作家的必经之路。梵第根说:“一种心智的产物是很少孤立的。不论作者有意无意,像一幅画,一座雕像,一首奏鸣曲一样,一部书也是归入一个系列之中的,它有着前驱者,它也会有后继者。”一位天才的作家的成功的秘诀之一就在于他如何从现有的成果中加以选择、利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造。其实,很多伟大的作家并不讳言别人对他的影响,也不以别人借用自己的作品而悻悻然。歌德对爱克曼说:“瓦尔特司各特援用过的艾格蒙特中的一个场景,他有权利这样做,而且他运用得很好,值得称赞。他在一部小说中还模仿过我写的蜜娘的性格,至于是否运用得一样高明,那却是另一个问

10、题。”仅以中国作家而论,承认自己接受外来影响的例子也颇多。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大约仰仗的全是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此外的准备,一点也没有。”他承认狂人日记里有果戈里和尼采的影子,药的结束也分明留着“安特莱夫似的阴冷”。2.影响研究的途径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中描述了文学影响的经过路线:起点,放送者;到达点,接受者;中间的经过路线为传递者。根据研究者立足点的不同而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子学科: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如果我们置身在放送者的立场,研究作家作品在国外的命运,包括传播过程中的声誉、成就和变异,这种研究即为流传学;如果我们置身于接受者的立场,探讨作家作品的来源,分

11、析它们所受到的各国文学的影响,这一研究被称为渊源学;如果我们研究文学传递的路线,即各国文学互相影响的途径和手段,就是通常所说的媒介学。这三个方面本身是一个过程,区分这是由于理论阐述和研究方法上的需要,采用不同的角度罢了。(1)影响产生的条件影响产生的条件包括影响者与被影响者两方面的因素。影响者作为施动者应具备释放的力量,必须在某些方面处于优越或领先的位置。这里我们主要从接受国的角度来考察影响产生的主客观条件。A 接受国的社会环境就像种子的生长需要合适的土壤和气候,影响的产生也需要相应的社会环境。接受国的社会环境首先是接受国的开放程度,这与当时的政治权力有关。接受国的政治权利有时直接作用于文化和

12、文学交流。康乾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直接导致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中断。其次是社会的心理需求。国民的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化是吸收还是拒斥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卢梭以他的坦白,他对人类的爱,他为对人权而战的勇敢热忱,他对理想的追求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精神,而卢梭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则是很小的。B 接受国的艺术传统、欣赏习惯接受国的艺术传统是强大的,(民乐)中国是诗歌的黄金之国,唐诗宋词妇孺能诵,因此西方的十四行诗始终在中国未形成气候。相反,若传统比较薄弱,外来的东西进入时阻力就较小。晚清小说中的时间倒置技巧(吴沃尧的小说九命奇冤就是时间倒置的最初的例子。)虽然直接受到西方侦探小说技法的影响。但需要说明

13、的是,根据胡适考证,时间技巧在我国说书人和民间艺人的作品中已开始发育,因此,民众能够适应这一叙述上的变化。这说明影响发生的又一因素是接受国的文学和欣赏中需要或已开始孕育类似的因素。特别是当接受国的文学传统遭到抨击或面临解体,社会呼唤新的文学,在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思想和技巧很容易作为新的因素结构到新的文学中去。尤其是当人们否定传统的文学技法时,借鉴外来的形式和技巧就成为必然。C 被影响者个人的内在条件被影响者在思想、个性、气质等方面与影响者的共鸣或吻合是影响产生的主观原因。鲁迅和郭沫若就是典型的例子。鲁迅冷峻,郭沫若奔放,他们在对外来作品的选择是显然有明显的差异。(站点链接:鲁迅的阿 Q 正传与

14、郭沫若的凤凰涅磐)。陈思和、李辉在巴金与俄国文学一文中曾对巴金的接受作了剖析。同是俄国作家,巴金何以接受赫尔岑而不是果戈理;同是托尔斯泰的作品,巴金何以没提到过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却偏对复活中聂赫留多夫的赎罪感兴趣,这与作家所思考、关注的焦点直接相关。(2)影响的类型文学中的影响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错综复杂的。这里我们主要谈谈两组类型。A 正影响和负影响这一分类是一种价值判断,往往有意识形态和权力的因素。但作为文化交流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这种分析又是不可避免的。就放送国来说,正影响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的作用是积极的,它推动、丰富了他国的创作。负影响指影响者对被影响者的作用是消极的,阻碍或

15、破坏了他国的创作。就接受国而言,被影响者吸收、消化外来因素,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正影响。如美国诗人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1885-19 2),把辞约义丰的中国小诗视为意象派诗歌的催化剂。他从美国人费若罗萨几百页的笔记中选取了十几首诗,于 1915 年翻译出版了神州集。在这本诗集中,庞德充分认识到了中国诗歌洗练简洁,形象丰富的特点,将这一特点融会到了自己的意象派诗歌理论之中。这里有积极影响。负影响则是被影响者对影响者的某些因素加以抵制、否定。例如华兹华斯号召英国诗人抵制德国当时出现的“病态的悲剧”,就是接受者对外来影响的态度。在有些情况下,被影响者通过对影响者的抵制和反动,反其意而用

16、之,也许会构成一种创造性的契机,产生一些新的因素。正影响和负影响在很些情况下是交织在一起。五四时期西方各种文学思潮对中国文坛的影响就是这种情况。它一方面激发、推动和丰富了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同时也造成了新文学与传统文学在一定程度上的断裂。(当然,对五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专门讨论。)这种正负影响也会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接受者在创作中会吸收一些外来因素,也会排斥、曲解一些外来因素。例如鲁迅对尼采的态度就在如此,鲁迅在欣赏尼采的反叛和孤独的执著的同时,对尼采所表现出的对民众的轻蔑也持批评态度。B 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指作家直接接触和吸收外国作家或作品中的影响,用图式表示即乙甲,间接影响指作家通过一个或几个中介吸收外国作家、作品的营养。直接影响与间接影响在概念上容易定义,但具体分析起来则比较复杂。尤其是间接影响,线索的追 踪是困难的。中国近代的西学翻译曾受到日本的影响,中国的一些仁人志士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