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的婚姻观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28686279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尔扎克的婚姻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尔扎克的婚姻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尔扎克的婚姻观(2008-05-24 11:05:07) 转载 标签: 文化分类: 杂谈类 巴尔扎克是法国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饱满的热情奋笔不辍二十余年构筑了一座宏伟壮丽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在这座文学大厦中,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众多光彩照人为人所熟悉的人物形象,更有着对女性形象出神入化的描写。韩斯卡夫人在谈起巴尔扎克时曾说道,从来没有一个小说家能够这样深刻地看透女人的心,并对女性显露出如此深切的同情。纵观巴尔扎克笔下的女,其中因爱情、婚姻走向悲剧,走向毁灭的也着实不少。从这些女性的悲剧中,巴尔扎克形成了他对婚姻的诸多认识一、婚姻悲剧的成因1、“结婚必须服从一切社会法则和结合

2、一切世道所主张的习俗”作为一位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以广阔、全面、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著称,他也自称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的“书记员”。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巴尔扎克生活的时代正处于法国历史上政权更迭频繁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旧贵族之间反复拉锯夺权: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时代、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相继粉墨登场。而他的作品描写多集中于拿破仑倒台后的复辟时代和七月王朝时期。拿破仑倒台,第一帝国破灭,贵族们迎来了波旁复辟王朝,恢复了往昔的身份地位。但不事生产的贵族们的生活在经过了大革命的动乱后已不同于旧王朝时期,他们重新回到法国

3、,却只能得到精神上的赔偿,他们被加官封爵,但为战争而支付的费用却需要他们自己来承担。贵族阶级的虚荣与往昔的奢华吸引着他们重摆贵族的门面,纷纷试图恢复昔日的无限风光,然而苦于无金钱的支撑,这就给了资产阶级有利的时机。在拿破仑时期,资产阶级就把同贵族联姻看成是巩固自己政治地位,瓦解封建阶级势力的一种手段。到了此时,应着贵族阶级对金钱的需求,资产阶级的进攻更是顺风顺水,变本加厉了。巴尔扎克清醒地看到了旧贵族在资本主义金钱浪潮冲击下走向没落的必然趋势。他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贵族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资产阶级的逼攻之下逐渐被腐化以至于一步步走向灭亡。尽管他对心目中高贵典雅的贵族们充满了

4、同情,但他伟大的作品也仅能为这一必然崩溃的统治阶级的命运,奏响一曲无尽的挽歌。关于这个方面的描写,在“人间喜剧”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贵族妇女的高贵出身已无法与资产阶级妇女的巨额陪嫁相抗衡。资产阶级妇女成为上流社会交际圈的主体,贵族妇女被迫退出舞台,甚至沦为弃妇,德鲍赛昂子爵夫人的形象最为典型,她是在资产阶级暴发户的逼迫下走向灭亡的贵族代表。德鲍赛昂子爵夫人(高老头)是“天黄贵胄,蒲高涅王室的最后一个女儿”,出身极为尊贵,是“巴黎社交界的王后”,上流社会的妇女都以能进入她的客厅为荣。作为巴黎贵族妇女的领袖,鲍赛昂子爵夫人曾经对资产阶级妇女不屑一顾。她和葡萄牙大贵族阿瞿达侯爵相恋了三年,然而就在她春

5、风得意要举办盛大的舞会来庆祝他们的爱情时,侯爵却因每年 20 万法郎利息的陪嫁而抛弃了她投入了一个平凡的资产阶级女性洛希斐特小姐的怀抱。金钱这一可战胜一切的法宝,轻而易举的击败了拥有出众的容貌,高贵的门第和显赫地位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她为庆祝爱情而举办的盛大的舞会成了见证她下台的仪式。蜂拥而来的客人不再是为了抬高身价,而是为欣赏她的痛苦,连她最好的朋友也不放过奚落她的机会。极度痛苦的鲍赛昂子爵夫人焚烧了情书后隐居到了诺曼底乡间,与此同时,另一位过去曾受鲍赛昂子爵夫人百般奚落的资产阶级银行家纽沁根夫人却好不得意地挤进了她一心高攀的上流社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两个阶级的女性,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在续

6、篇弃妇中,这位高贵典雅、才华出众的德鲍赛昂子爵夫人因不幸的婚姻,隐秘的痛苦,而使她变得孤傲而内向。恰逢当时在诺曼底乡间休养的加斯东男爵正觉得平庸卑俗的乡间生活很乏味,听说了这位高贵的女性隐居于此,便想尽办法见到了鲍赛昂子爵夫人,并为她深深的倾倒。加斯东男爵用他单纯、炽热的激情重新点燃了鲍赛昂子爵夫人已冷却封闭的心,浇开了他们的爱情之花。他们在一起相恋了九年,有着深厚的感情,然而加斯东男爵最终经受不住四万法郎年租的诱惑而娶了他并不喜欢的资产阶级小姐罗地埃。美丽高贵的鲍赛昂子爵夫人再次被抛弃。这样一位优秀的贵族夫人两次被抛弃的遭遇是正是这个社会、这个时代所造成的,是时代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如蝇逐臭般地

7、追逐金钱、阶级门阀观念的结果。鲍赛昂子爵夫人在高老头中被迫离开巴黎,是没落贵族厄运的写真。她的两次被抛弃说明了在这个资产阶级金钱腐蚀和支配的社会里,贵族阶级是敌不过资产阶级的,他们让位于日益强大的资产阶级是历史的必然。在这个王朝复辟时期而金钱却占据统治地位的畸形社会中,资产阶级不仅追求金钱还追求门第地位。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天真、圣洁如天使般的欧也妮平静的生活被堂弟夏尔的到来打乱了,她对堂弟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真挚的,后因堂弟失去了父亲更激起了她女性温柔慈爱的天性,她为夏尔作了一切她能做到的。这一切使这位落难的巴黎公子感动了,他从中体会到了纯真而实在的爱情。分别前的海誓山盟“永远属于你,两个人都

8、将这句话说了两遍”,“天下没有别的誓言比这更纯洁了,欧也妮的天真顿时使夏尔的爱情也变得神圣了”。欧也妮的真情换来了堂弟一时的真爱。而她珍藏着拥有的夏尔的东西,在孤独、痛苦中坚守着,期待着更多的爱的回报。但是,现实是无情的。七年后,夏尔带着将近二百万法郎的财产回到巴黎。他为了获得一个贵族的姓氏进入上流社会,决心娶一个奇丑而且没有陪嫁的贵族女儿。天真痴情的欧也妮最终落得个被抛弃的可怜下场。欧也妮被抛弃的命运可以借用夏尔在退婚信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在婚姻中,爱情只是虚幻,婚姻必须服从一切社会法则和结合一切世道所主张的习俗”。而当时社会的法则,世道所主张的习俗就是没落的贵族凭借高贵的姓氏与拥有金钱的资

9、产阶级以婚姻为手段相结合,各自满足自己的需求。像阿瞿达侯爵娶了洛希斐特小姐,加斯东男爵娶了罗地埃小姐,雷斯托伯爵娶了面粉商的女儿。对贵族阶级的一切传统都坚守不渝的德封丹纳伯爵对子女婚事的态度更具代表性:他积极促成他的子女与资产阶级新贵的联姻。苏镇舞会中的国王路易十八竟亲自作主把伯爵的女儿许配给兴起的资产阶级新贵,并且把这看作是对封建贵族的一种恩赐。自上至下,这种贵族与资产者结合的婚姻方式已成为当时世道所积极推行的习俗。贵族女性德鲍赛昂子爵夫人企图寻找发自内心的丝丝恋情,则身价一跌再跌,从辉煌的“社交界王后”沦为乡村“弃妇”;而资产阶级小姐欧也妮那样痴心地保持“童贞”,却孤独地处身于人性与情感的

10、荒漠中,成了犹生虽死的金钱看护人。她们都是这个金钱门第社会下的牺牲品,她们纯真无私的爱情是美好圣洁的,但在这个追求金钱门第的社会中是难以持久长存的,终将被这个社会所摧毁。2、“将全部热情都倾注于对身份和门第的热爱上”在那个讲究金钱门第的社会中,金钱具有着一切不能阻挡的腐蚀和支配作用,它能够浸染某些世袭贵族四周的一切,却一时难以摧毁他们头脑里贵族观念的虚荣光圈。而世袭贵族们,一方面愿意享受资产阶级金钱为他们带来的安逸生活;另一方面,却又鄙视资产者以及资产阶级新贵,依然倨傲于祖先的高贵门阀与血统,更看重头衔和门第虚无的荣耀。他们自尊、自傲、自视高贵,骨子里幻想恢复贵族的特权,又梦想着家资丰厚,这使

11、他们对待社会的态度既愚顽执拗又复杂矛盾。苏镇舞会中的爱米莉小姐就是其中典型的一员。爱米莉小姐是德封丹纳伯爵最小的女儿,她姿色出众、聪慧过人,享受着巴黎的富贵荣华而视之当然。“她将青春的全部热情倾注在对身份和门第的热爱上,对于平民阶级表现出极端的轻蔑。她对新封的贵族也非常不逊,竭尽全力使她的父母和巴黎圣日耳曼区那些著名的世家并驾齐驱”。以爱米莉小姐的家庭和自身条件,理应结一门美满的婚事,但不幸的是,她太看重门第身份,既不喜欢司法界人士、金融界人士,也不喜欢没有贵族头衔的财主。她决心要嫁给一个议员,至少也要当个“伯爵夫人”,自然还要才貌双全、家产殷实。她曾郑重的宣布:“如果我不能成为一个法兰西贵族

12、议员的夫人,我宁可去当修女”。她 22 岁了,在她周围成群结队的追求者中,还没有一个使她倾心的合乎标准的意中人。在一次巴黎附近的苏城郊游中,爱米莉对风流倜傥、举止高雅、才智过人的陌生青年马克西米利安一见倾心,并暗自认定他必是贵族无疑。但在热烈的初恋中,不管爱米莉如何盘问,年轻人却始终避免明确地说出自己的职业和身世。回到巴黎,爱米莉在一家布店与马克西米利安的不期而遇打碎了她爱情的美梦:原来她的意中人竟是个站柜台的商人。这一突如其来打击,严重的挫伤了这位贵族小姐的自尊和虚荣、傲慢与偏见残酷地遏制了少女燃烧的恋情。为了维护自尊,获得“伯爵夫人”的头衔,她愤然地嫁给了年至耄耋的 70 多岁的老舅公。爱

13、米莉总算当上了“伯爵夫人”,但同时也永远失去了宝贵的青春与爱情。更使她后悔不已的是,马克西米利安不仅真的是贵族的后裔,而且品德十分高尚,他是为了哥哥的利益而主动放弃父亲的财产去经商的。后来由于父兄相继去世,他便承袭了贵族议员的封号,并且拥有丰厚的资财。总之,这个年轻人具备着爱米莉理想爱人的一切条件,但是巴尔扎克以一种揶揄嘲讽的笔调来叙述爱米莉的恋爱婚姻悲剧。这位贵族娇女冥顽不化的门阀观念,违时逆势的固存的贵族式阶级观念是她悲剧的根由所在。爱米莉爱情命运的阴差阳错体现了封建门阀观念对人性尤其是贵族女性无情戕害。3、“因政治、因财产而联姻,就会因情感、因好奇而背弃”幽谷百合中的德莫瑟夫伯爵夫人是一

14、个纯美、真情、娴雅、蕴藉的贵族女性,她的美与她身居的幽谷乡村相互映衬。她的一切都令男主人公“我”着迷,这乡村也因她的存在充满着诗情画意。而她那位 45 岁看上去却象年近花甲的伯爵丈夫,则是不讲究穿着,像个乡巴佬,还仰仗着传统的观念和特权,处处将自己凌驾于众人之上,脾性粗暴同时又懦弱,一个病态的人。莫瑟夫夫人从新婚时起就感到了失望,她为家庭的无私的付出换不回一声谢谢甚至一个感激的目光。伯爵身体的不幸后来转移到了他们的两个孩子身上,莫瑟夫夫人每天都要重新生养他们一次。当她认清了丈夫的面目,了解了两个孩子的身体状况后,她的心死了。可“我”的出现,使她从心灵深处受到了震动,“谁把您领进我们家里来了呢?

15、难道是天主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赐给我一个热情的朋友支持我生活下去的吗?”只作为一个朋友对她来说就已足够,她理智地把握着感情的发展,“您始终没把爱情说出来,不过您提到的那种感情是我闻所未闻的,而且我是压根儿不能接受的。您得明白,我的心仿佛被母爱陶醉了!我爱伯爵先生,我爱我的孩子们,请您尊重我这起码的自卫要求”。这以后,她深深地隐藏着一颗充满情爱的心,而是以保护人的身份处处保护“我”,以纯母爱的方式温暖着“我”;在她的面前,“我”的那种如饥似渴、炙热灼人的爱情亦变得纯洁无比了。后来,“我”要去巴黎,行前她给了“我”一些母亲般的忠告,使得“我”去巴黎后能徜徉自如,不久就得到了国王身边一个深受信任的位

16、置。当“我”从巴黎来幽谷度假时,她于秘处拿出自己与“我”分别后一年中脱落的长发给“我”,令人从这一细节中体察出她对“我”的含情之深、用心之至。而当“我”远离她在巴黎因人的本能需要而成为一个英国女郎的情人被她知悉后,她所面临的痛苦比所有其他的痛苦加起来还多。当“我”因她病危去看望她时,她于垂危之中还要梳妆之后再见“我”,并叫人搬走了床前应有的医疗用品,当她得知“我”只是出于本能而不是在感情上、精神上背叛她时,便还想活下去,但已为时已晚了,临死之前只来得及道出长期压抑着的强烈之爱:“没有您,我觉得山谷死气沉沉的,您别再离开我了!我希望有人爱我,我会像迪特利小姐(英国女郎)那样疯狂的爱”。这是她长期自我压抑之后唯一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呼号,饱含了她的痛悔,如泣如诉、动人心魄。巴尔扎克曾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但莫瑟夫夫人就是被这不道德的婚姻所束缚着,为此她一直深深压抑自己的感情和个性,以丈夫、孩子和社会公德为上,不敢追求幸福和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爱情,而是把自己紧紧地约束着直到生命即将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