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8680670 上传时间:2018-0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一、元谋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元谋冬早蔬菜起步于 1977 年开始规模种植,历经 30 多年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商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其产值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 40%,成为全县最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富民产业。蔬菜年种植面积 13 万亩左右,外销量 20 多万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成为全省冬季蔬菜交易中心和南菜北运的集散中心。洋葱、番茄、黄瓜、菜豆等 30 多种量大质优的无公害蔬菜产品远销国内 24 个省(市、自治区)的140 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欧盟、俄罗斯、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元谋县已经发展成为云南省最大的冬早

2、蔬菜主产区,具有规模大、品种多、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深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冬早蔬菜外销量占全省冬春蔬菜出省外销总量的四分之一。2001 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首批 100 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 之一, 2004 年被列为云南省“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 首批 16 个示范基地 县之一,2005年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县” 和被省政府列为“云南省 40 个重点工业强县” ,2007 年 8 月 1 日启动绿色蔬菜(A 级)生产示范 县建设。2008 年 9 月 1 日,5.2 万亩出口蔬菜基地通过备案验收,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出口蔬菜基地区域化备案县。通

3、过这些项目建设,元谋蔬菜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普及了无公害农产品基本知识和生产技术。通过广泛-2-的宣传和培训,使全县干部和广大群众对无公害农产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以无公害蔬菜为主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菜农的种菜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全县蔬菜已实现无公害化生产,绿色蔬菜(A 级)生产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二是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通过狠抓源头控制及各项科技措施的大力推广,我县的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根据抽样速测结果表明,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质量安全标准的合格率已接近 100%。在历年农业部组织的年检中,各项抽检指标全部合格,多次被评为“先

4、进单位” 。2008 年全县抽检蔬菜水果样品 6489 个,合格样品 6483 个,合格率99.91%。其中:抽检蔬菜样品 6443 个,合格率 99.90%;抽检水果样品 46 个,合格率 100%。三是加快了蔬菜产业化步伐。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促进了蔬菜产业化经营,一大批加工、包装、冷藏保鲜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物流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已建设完成,总投资 2842.31 万元的二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入驻企业已达 42 户,其中总资产和年销售收入在 500 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 10 户。目前,全县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 户,州级龙头企业 18 户。2008 年 19

5、 户龙头企业完成总产值 43757 万元,比上年增加 5985.9 万元,增长 15.9%;直接支付给农民的农产品收购资金 30096 万元。产业化经营提高了蔬菜产业的整体效益,实现了量价同增。2007 年冬至 2008 年春菜季,全县冬早蔬菜种植总面积 132042 亩,外销蔬菜 262927 吨,农民卖菜总收入40160 万元。与上年相比,外销蔬菜量增加 33527 吨,增长-3-12.8%;农民卖菜总收入增加 3192.7 万元,增长 8.6%。去冬今春菜季,截至 2009 年 4 月 29 日,全县冬早蔬菜外销量 201932 吨,农民卖菜总收入 43147 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外销

6、量减少20118 吨,下降 9.1%;农民卖菜总收入增加 8044 万元,增长22.9%。四是树立了元谋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品牌形象。通过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粮食、水果向无公害、绿色生产方向发展。目前,全县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27 个,绿色食品(A 级)认证 15 个,有机食品认证 1 个;“ 元绿牌”无公害洋葱、番茄、菜豆被授予云南名牌产品称号。先后获得“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达标单位、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先进单位、中国冬早蔬菜之乡和省级蔬菜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县”等国家级、省 级殊荣。全县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 9.6 万亩,绿色

7、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达标面积 15.6 万亩,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面积 5.2 万亩。通过品牌认证,树立了元谋无公害蔬菜品牌的形象和声誉,提高了元谋农产品的知名度,促进了农产品的销售和出口,农民种菜收入大幅度增长,实现了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五是促进了农民增收。绿色产业已成为元谋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卖菜收入成为蔬菜产区农民现金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农民全部现金收入的 71%,为连续几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高速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 2001 年的 1773元增加到 2008 年的 4019 元,增长了 1.27 倍。元谋县 2001 年至 2008 年蔬菜生产情况表-4-种植面积 外

8、销量 总产值 平均亩 产值 农民人均 纯收入 项 目年 度(万亩)同比增长()%(万吨) 同比增长 ()% (万元) 同比增长 ()% (元) (元)2001 年 7.45 8.42 7578 1018 1773 2002 年 9.28 24.60 10.70 27.1 12701 67.6 1369 1886 2003 年 10.91 17.6 11.94 11.6 15789 24.3 1448 2233 2004 年 12.13 11.2 16.38 37.2 19167 21.4 1581 2542 2005 年 10.17 -16.1 22.29 36.1 20690 7.9 203

9、4 2838 2006 年 12.00 18.0 17.14 -23.1 30294 46.4 2524 3044 2007 年 13.80 15.0 22.94 33.9 36967 22.0 2679 3556 2008 年 13.20 -4.3 26.29 14.6 40160 8.6 3042 4019 二、元谋县蔬菜产业建设的主要做法(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县委、政府高度重视蔬菜产业的发展,始终把蔬菜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县级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领导机构,打牢坚强的组织保障。从宣传动员、生产种植、市场建设、产品促销

10、等各个方面切实加强领导,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在全县上下形成发展蔬菜产业、富民兴县的共识,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措施深入各生产种植环节、云南元谋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建设顺利推进实施、外销工作更加规范和平稳有序,构建蔬菜产业发展的和谐环境。(二)加强农业环境保护,为产业建设提供优良的环境支撑良好的农业生产环境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基础。-5-元谋境内工业不发达,农业生产环境未受到污染。经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对元谋主要农业生产区域内的水、土、气采集样品检测分析表明,元谋农业环境清洁无污染,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完全适合生产无公害农产

11、品和绿色食品。为保护这一清洁的农业生产环境,我县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农业环境的保护,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抓好农业环境监测,坚决杜绝建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建设垃圾处理厂对县城的生产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水土保持以及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产业建设提供清洁的环境保障。(三)规范生产技术,统一生产标准根据国家规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和元谋蔬菜生产实际,先后编印了元谋县创建全国无公害蔬菜示范县实用手册、元谋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手册、元谋无公害蔬菜综合标准、元谋县 A 级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手册等技术资料,制定了生产标准,对蔬菜生产技术进行规范,为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了

12、技术保障。其中,元谋无公害蔬菜综合标准已由省质监局发布为云南省地方标准。(四)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堵死污染源头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指标主要有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硝酸盐含量、有害微生物含量等几项。在目前的生产条件下,农药残留量是最为重要的检测指标,也是各级各地检测的重点。为从生产源头上治理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环境的污染,我县采取坚决措施,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堵死污染源头。2002 年,县人民政府按照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对农药使-6-用的规范要求,制定了元谋县农药管理暂行规定,发布了禁止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公告,对农药市场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在全县范围内坚决禁止经营和使用高毒

13、高残留农药。2003年对元谋县农药管理暂行规定进行了修订,形成元谋县农药管理规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奖励举报人、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管理制度。2007 年又按照生产绿色食品对农药使用的规范要求,对元谋县农药管理规定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元谋县A 级绿色蔬菜农药使用准则,对农药的销售和使用实行更加严格的管理,试行企业生产基地农药定点供应方式。(五)加强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应用,实现科技创新一是通过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宣讲团、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和农民田间学校等形式,多元化开展技术培训,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宣传,不断提高广大菜农的技术水平和质量安全意识。7 年来,累计举办各种科技培训班 180

14、1 场次,培训菜农 16.06 万人次,印发宣传和技术材料 16.71 万份。二是加强蔬菜新品种的引进与试验示范,加快优良品种的推广应用。近几年来,每年引进试验示范的蔬菜新品种达 300 多个,主要蔬菜品种的更新换代速度明显加快,蔬菜品质不断提高。三是大力推广应用物理杀虫灯、黄板、昆虫性诱剂、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联防联治等植保新技术,在降低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方面成效显著。全县共推广应用物理杀虫灯 3080 盏,覆盖面积达 12 万亩,蔬菜病虫害联防联治面积已达到种植面积的 50%以上。四是加快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高毒高残留农药禁用的情况下,县植保部门加强对生物源、矿物

15、源等新型农药的引进和试验示范,筛选出一批适合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7-品生产使用的新型农药。教育农民科学施用农药,施药后不到安全间隔期不采收上市。五是积极示范推广应用滴灌、大棚等先进的生产技术,提高灌水、施肥的科学性,促进植株生长健壮,可明显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提高产品质量。上述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六)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确保上市产品的质量安全为加强对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督,最大限度地确保上市的农产品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安全标准,近几年来,我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扶持下,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县为主,县、乡联动的农产品

16、质量安全检测监督体系。全县拥有全自动高感度大量样品速测仪 1 台,台式速测仪 11 台,便携式速测仪 22 台,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农残速测仪等 20 台定量分析仪器及辅助设备。检测体系建设规模、仪器设施在全省各县( 市) 中是最先进的。 为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督工作有章可循,县人民政府制订了元谋县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元谋县果蔬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办法及实施细则,强化检测措施,严把市场准入、准出关,不合格的蔬菜一律不得外运。(七)抓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建设,探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长效机制为适应国家实行出口农产品基地备案制度的新形势,我县2008 年 1 月启动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建设工作。 2008年 9 月 1 日,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省农业厅、商务厅的负责人及专家对我县的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评审验收,通过在现场检查了农药经销点、检-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